薛如丝陷在了生活的矛盾里,她完全抽抽绎不出思想的条理,种种问题混杂得光怪陆离,纠缠得令她千头万绪,像有解不开的千千心结。
也许她依然是一个思想单纯的女子,她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也许她完全变成了一个随心所欲的女人,她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但是她的身心陷在了一条夹缝之中,像是为两种压力所挤,于是被钳在当中。
这种可怕的日子如果始终看不到尽头,那就是一个恶魇,她单薄的身子就无法挣脱出重负的压抑,于是很可能被那种奇怪的命运所吞噬。
可怜的人啊,在你还不够伟大或者百折不挠的时候,如果你的毅志无法支撑你走出困境,逃离危险,那么你的曙光也许就不会重新升起,黑暗的时代就会到来,寒冷,漠不关心,无望,它们就会将命运缠住。
不过,在李慕放开手的时候,薛如丝并没有离开他,在那种对峙里,她依然在抉择的时候蜷曲在了他的身边,这对他来说是多么振奋人心的迹象,那一幕于是非常深刻地投射在了他的心坎。因为它的存在,所以他完全相信希望的存在,相信他们有过的快乐的光明还是闪烁着执着的活力,还在他们昨日流连忘返的地方顽强地保持着固有的真实与生命,这对他而言是一种鼓励。
所以他希望他们之间的情感经历一次浴火重生的演变,让他们之间因为生活转徙而疲惫的和被压抑的力量重新苏醒,恢复它的朝气蓬勃,恢复它旺盛的喜气洋洋。那些美好的光阴啊,真是多么珍贵的记忆,他几乎觉悟到了因为缺乏细心的培养和加以关怀的照顾,所以被搁置在了容易被人的思维落掉的已经逝去的角落里,这样也磨损许多的光辉和鲜为人知的迷人的片刻,还有许许多多丰富的臆想与磨合,也就是使得人生熠熠生辉的那些闪亮的碎片,那是一些像珠蚌或者星星所释放出的光芒,生命往往因为这些屑末而精彩纷呈,幸福快乐。
为了找回失落的那些乐趣,李慕想出了一个法子,那就是找来一个曾经和他们一起生活一起成长的人,委托她帮助薛如丝完好无缺地记忆起那些点点滴滴的快乐,天真,甜蜜。那时对未来有着饱含一见衷情的看法,有着信心满怀地筹谋,不过它们终究过于理想,在现实的沟沟坎坎里站不住脚,所以想起来也就多少显得虚情假义。
理想和现实存在差距,它没有什么不可思议的,思想原本就是一个美丽的万花筒,它创造的总是只有在出现奇迹的情况下才能发生并完成的精美杰作,所以他并不对现实现状感到沮丧和压抑,因为他正在付出卓著的努力,他坚信勤劳和智慧会带来丰硕的结果,会使现实和理想应有的距离越来越近。
经过完全的运思,思前想后的比较,权衡,他最终认定杨平平是最佳人选。她真诚,朴实,善良,胸无城府,给人以亲近平易,可以信赖。因为清贫的家境,所以从小养成了吃苦耐劳的性格和坚韧的毅志,受大山的熏陶与耳濡目染,她没有沾染城市习性的市侩和狡黠,以及唯利是图,因此她能够让人信任,在需要帮助的时候就会被人记起。
杨平平的确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姑娘,凭借她的智慧和能干在人生的竞技舞台上逐渐显现出她的独特个性和魅力,已经是小有成就。大山的土地有着它的贫瘠和偏僻,但是它养育的孩子往往非同凡响,因为她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就强烈地意识到要改变自己的命运,贫苦使她们变得毅志坚韧而能吃苦耐劳,所以她们对知识的渴望总是表现出一种如饥似渴的状态,并且不分昼夜地攫取其中的精华,于是不知不觉地就获得了积累的宝贵学识和丰富的才能,于是她们固有的模样开始蜕变,这就是为什么常说:丑小鸭变成了金凤凰。
自从走入社会以来,杨平平的每一个日子都是充实且忙碌的,她几乎是马不停蹄,夜以继晷,但她快乐,勇敢,乐观,这一切帮助她战胜了劳累和辛苦,因此她神采焕发,谈笑风生,像一匹不知疲乏的马,在她的人生道路上一路驰骋。。
虽然她的时间那么紧促和宝贵,但她接到李慕的请求后便随即赶了过来,在她心中,情感和友谊的份量要胜过财富,甚至是地位,她依然是那样真诚实在。
别后重逢,相互感慨激动,而李慕向对方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需要你的帮助,我心中的快乐之源正在枯竭,那个可爱的恋人啊,她像是迷失了方向,正在一个令人忧虑的路口徘徊,她的思想里出现了复杂的关系,我担心她会跌倒或者是突然奔向一个陌生的地方,因为昏愦,头脑紧张和发热,她完全可以表现出荒诞的行径来,现在,我每天都过得提心吊胆,惴惴不安,生怕异外的事发生让我痛不欲生!”他情不自禁地眼含热泪,一副忧心如焚的样子。
杨平平十分吃惊,问道,“昔日那个信誓旦旦体态娇柔的少女难道这么容易就动摇了心中的意志?她曾经表现得多么出色,坚定不移,像是一个爱情卫士,有着矢志不渝的风采,我不相信那一切就这样经受不住磨砺,这么迅速地土崩瓦解。”
李慕面露伤感与失落地说,“社会是一个大熔炉,只有能够经得住千锤百炼的人才能风采依旧。掉在漩涡里的人,掉在五光十色的诱惑的大染缸里的人,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拒绝头晕目眩,它是多么困难的事,因为心怀憧憬的人的思想总是不由自主地离开现实的地方去寻求美妙的境界,而社会的舞台正是这种境界的大展放,所以走在路上的时候,人不知不觉就生长出怀念的臆想,不知不觉地一边思考一边左顾右盼了。”
杨平平持反对的态度,说道,“我的观点不同,社会不应该成为我们逃避生活责任改变生活态度的理由,它是我们生存的土壤和基石,我们应该从它的环境里获取有益的健康的空气,而不是披挂着它的幌子来糟蹋生活。与其说是社会现象改变了我们的观念和认识,不如说是人为的结果在把人推向了社会的中央,从而开始随波逐流,在这些过程中人始终是主观能动的主体,是所有事由的缔造者,社会只是一个背景,谁能说它的存在左右了我们的行为举止?一句话,是人的爱好在起作用,是人的思想在敷化出人的行为。”
李慕虽然完全赞同上面的观点,但他还是尽最大的努力维护着那个令他着迷的女人,说道,“不过我确实相信是社会氛围改变了那个性情天真的姑娘的主观态度,缤纷绚丽的街景啊,它对纯洁的心灵不能不说有一种有着相当威胁的腐蚀,不能不说它的潜移默化地渲染的作用。”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