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经理是不顾一切地在欧洲大地上尽兴地呆了半个月。在这半个月里他只单独逛过一次大街,他花心思专程去购买了一粒红宝石钻戒,他要把它作为心灵之约和这一年里她的生日礼物,郑重地送给贝思宁。在这半个月里他把中国的事务完全搁置在了记忆之外,直到他感觉到事情再也不能拖延,直到他在日内瓦湖畔的连日逗留使得他对那里的景色在感觉里渐生饱餍,直到他和贝思宁之间那种久别重逢的惊喜、刺激和新鲜的美感日趋宁静,经理的心又开始了新的蠢蠢欲动,像一只栖息了数日的候鸟,接下来的任务又是继续飞翔,对它而言天空是永恒不变的诱惑,天空里的自由是令人砰然心跳的东西!
应该对每一个人都是这样,快乐是一个时间范畴,它有着流逝的特征,从它在心里生长出的那一刻起,它就开始衰减,因为它最初出现的那一刻所释放出来的魅力是最动人的,就像是浪花潮来的那一瞬间,它活泼可爱,令人欢喜,迷人,如同红舞鞋的脚一样逗起人的种种美感。但是当这种快乐的浪峰过去之后,人又会回到现实的平淡里,又会面对脚下那条普通的路,又得去脚踏实地行走,没有一个人可以长久的腾云驾雾和天马行空,因为幻想不能填充我们的胃口,更不能用它的素材垒砌起我们的未来。
人啊,注定要对真实作出承诺,这是生活所完全规定的,人的精神与活力都应该因为它而存在,复活,饱含真情。
这样,经理在种种奇思异想的争奇夺艳过后,他恢复了大脑的思考,于是他要回到他的工作中去了,激情,放纵,歌酒,美人,这一切都不能把他永远地留下来。男人是原野的马,奔放不羁,它也许是有道理的。在他终于记起另外一些事的时候,欧式经典建筑,异域优美风光,浪漫的美人,精致的生活,都不能解除他心中正在滋生的念头。
经理于是对他的女人说,“我要回中国了。”
就这样一句十分简短的话却让那个女人非常地惊恐失措,但她注定是不能挽留下他,虽然她一夜未眠,虽然她抽泣不已,她只想像一条丝草缠绕在他的生命的枝杆,永远相伴着,依靠着。
虽然贝思宁的沮丧与悲伤使得经理的心情变成灰色,但他还是在第二天破晓的时候趁她睡着了的片刻匆匆地走了,只留下一个纸条,写道:
“贝思宁,你是我心中永远的天使,朋友,爱人。”
贝思宁一觉醒来,环顾四壁,某些痕迹使整个房间弥漫着划不开的寂寥与孤独,她于是惊恐万状的奔到窗前,那张纸条像一个诅咒,把她推向了一个痛不欲生的悲惨处境。
纵目所望,高空里没有一只飞鸟,她真是欲哭无泪,跌靠在窗台上,像被忧伤的炽焰把她内在的思想烧干了般艰涩地叫着,“他走了,带走了生命的日头和光明!”这个残酷的现实几乎要使她窒息昏厥,她几乎感到手脚痉挛了,幸好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有一线某个意识里突然诞生的亮光为她似乎就要僵硬的感觉灌注了复苏的活力,于是她像一只疯鸟般朝着她心想的道路驶去,她把车驾驶得像惊隼掠翅般凶猛,把她路遇的司机惊悚得慌于躲闪,像羚羊见了猎物那般慌于逃奔。
到了机场外围,贝思宁一眼就看到了正在空阔的广场上向前走去的陈久,那个气质和性格与西方人完全不同的男子可以说把她彻头彻尾地征服了,情急之下毫不忌讳地叫喊着,“我的朋友,爱人,不要把我一个人留下,要走,带走我吧!”
但是距离太远,那个男人根本听不到她的声音,因为当它传递到他的耳边的时候已经在空气的磨擦和传递中衰减得相当的弱小了,于是它所产生的震动已经不能提醒它的感官,也就是和周围的环境对他的影响基本持平。这对那个急于把他叫唤的女人来说真是一种可怕的现实,好像有一层严实的障碍把他们之间隔离,她满头满脑都是要把它拆除的念头。这样她慌慌张张地跨过几道有着阶梯的路坎,然后绕着环形的小径朝着面向广场敞开的入口跑去。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