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本书收录的诗篇,出自中华书局1960年版《全唐诗》和中华书局1992年版《全唐诗补编》。
三、不论作者诗名大小,也不论儒林佛道,或作者于何地作的诗,只要是反映了“唐诗之路”所经之地――浙东的人文风光的诗篇,一般均予收录。
四、为了便于踏访者领略本书篇目,依本书所附的《浙东唐诗之路路线图》依次编排。
五、跨地区称主词目,如“浙东”、“会稽山”、“四明山”、“天台山”、“剡溪”等,排在词目的最前面。
六、读者如需查阅诗歌作者的生平事迹和在浙东的行迹等,请另在《唐诗之路唐代诗人行迹考》中查阅。
唐诗之路系列丛书(一)
唐诗之路唐代诗人行迹考
本书是竺岳兵先生的力作,共考证451位唐代诗人来浙东的年月、路线、交友、事迹、古迹、动因等,共引用考据参考书121种,其史料积累,始于1983年,至今已有二十年左右。本书由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李白研究会会长、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郁贤皓作序。
唐代诗人离开我们已一千余年,他们的事迹和行踪,有许多已被今人淡忘。如欲了解他们在唐诗之路上的行迹,往往要在堆积如山的古书中寻检数日,方得一二,有时甚至一无所获。为了免除读者的劳苦,另编《唐诗之路唐代诗人行迹资料索引》一书,对此提供了快速简捷的查阅方法。如:李白《全唐诗》6/184/1885(《越女词五首》),表示李白写的《越女词五首》,见《全唐诗》第6册、184卷、1885页。该索引共提供参考书181种。
精彩书摘
罗隐与浙东
罗隐(833-910)本名横,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人。少英敏,善性文,诗名藉甚,尤长于咏史,然多所讥讽,为时所忌。自号“江东生”。后梁开平二年,钱表授吴越国给事中,世称罗给事。寓居萧山,十二月病卒。隐工诗善文,尤精小品。《全唐诗》卷六五五至六六五编其诗为一一卷。
【考证】罗隐在浙东有十年左右,《全唐诗》19/655/7534录罗隐《往年进士赵能卿尝话金庭胜事见示叙》云:“两火一刀罹乱后,会须乘兴雪中行。”“两火一刀”,为“剡”字,“罹乱”,指裘甫起义。大中十三年(859)十二月,裘甫以百人起义,攻占象山,明州(今宁波)城门昼闭,浙东骚动。次年二月,起义军众至二万,分三十二队,陷剡县(今嵊州、新昌)、余姚、慈溪、奉化、宁海。七月,起义失败。是年秋冬,罗隐渡钱塘,有《钱塘江潮》诗,以潮涨潮平,比喻时事,抨击朝政。后经西陵入浙东,足迹遍及镜湖、稽山、金庭、逵溪、石城、沃洲、石桥、华顶、禹祠、兰渚,东至县,南达苍岭。直到王任越州刺史时,他还在浙东,有《投浙东王大夫二十韵》诗可证,王大夫,即王。据《唐刺史考》4/1775,咸通八年至十一年(867-870)王为越州刺史,而《罗隐集杂著湖南应用集序》云:“隐大中末即在贡籍中。命薄地卑,自己卯至于庚寅,一十二年,看人变化。”己卯岁为大中十三年(859),庚寅为咸通十一年(870),计为一十二年。《序》又云:“明年夏,隐得衡阳县主簿。”“明年”当为咸通十二年(871),就是说,从裘甫起义失败到王任越州刺史期间,罗隐在浙东。
关于罗隐的籍贯,《旧唐书》14/181/4693和《唐语林》259说是钱塘人。《旧五代史》1/24/326和《唐诗纪事校笺》下/69/1851则谓罗隐余杭人。《唐才子传校笺》4/9/113:“隐之籍贯似以新城(今浙江省富阳县西南)为是。”《浙江通志》40/918:“罗隐宅《名胜志》在新城县西五里。”47/1041:“罗隐宅《名胜志》东阳县鲍令岩右,有唐诗人罗隐宅。”178/3100:“新城人。”235/4010:“吴越给事罗隐墓《成化杭州府志》在定山乡,居山里。”《重修浙江通志稿》36/8同。《中国地方志集成》40/63/477:“杭州新城人……后寓居萧山卒……”
以上三说,实为一也。说罗隐为余杭人者,是以郡而言。说罗隐为钱塘人者,或说罗隐为新城人者,则是以县而言。按唐武德四年(621)平李子通,改余杭郡置杭州,天宝元年(742)复改余杭郡,治钱塘。而《唐才子传校笺》4/9/113云“隐之籍贯似以新城(今浙江省富阳县西南)为是。”这是很对的。但“新城”,就是现在富阳县的新登镇。《浙江古今地名辞典》676“新城县”条云:“三国吴黄武五年(226)分富春县置。《郡县释名浙江上》:‘今邑而城之,故云新城。‘故治在今富阳县新登镇东,属东安郡。……隋开皇九年(569)省入钱唐,后复置。唐武德七年(624)省入富阳,永淳元年(682)复置,属杭州。五代梁开平二年(908),避梁太祖父诚讳,吴越改名新登县。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复旧名。”因此,正确的说法,按照唐代后期的行政管辖,罗隐是余杭郡钱塘新城人。按照现在的说法,罗隐是杭州市富阳新登人。
【附录】《全唐诗》收罗隐浙东诗有:《西施》、《雪中怀友人》、《旅梦》、《初夏寄顾绍宗》、《寄崔庆孙》、《送杨秘书》、《送z6光大师》、《江南行》、《投浙东王大夫二十韵》、《春晚寄钟尚书》、《送程尊师东游有寄》、《秦望山僧院》、《寄杨秘书》、《送裴饶归会稽》、《钱塘江潮》、《往年进士赵能卿尝话金庭胜事见示叙》、《寄剡县主簿》、《寄右省王谏议》、《寄聂尊师》、《题玄同先生草堂三首》、《闲居早秋》等,其中《会稽掇英总集》收三首、《天台山方外志》收一首、《天台集》收五首。《全唐诗补编》下/1407录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