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廷医术秘典-第9部分阅读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部分阅读(2 / 2)

'制用法'将前四味药分别为极细末,混合均匀,徐徐加人芝麻油中搅匀,贮瓶备用。用时,根据痔疮大小,取药膏l…2克,涂搽患处,用药前应排净大便,不需包扎。每晚用药1次。3次为1个疗程。

'验证'用本方治疗外痔患者125例,均于用药l…4个疗程,均获治愈。

11.蒲公英土茯苓治混合痔

'方剂'蒲公英、土茯苓、苦参、芒硝、马齿览各30克,生大黄、生甘草各10克。

'加减'若术后肛门水肿,加重芒硝至50克;若分泌物比较多,加重蒲公英、苦参、土茯苓、马齿觅至50克;若伤面有衡肉,加丹参、乌梅各15克。

'制用法]将上药加水适量,浓煎至600ml;自术后第1次大便后立即坐浴,坐浴时将肛门放松,清除粪便,一般坐浴时间以20…0分钟为宜,每日坐浴l…2次,浴后揩干患处,用无菌敷料覆盖胶布固定。

'验证'用本方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症患者133例,经用药2…10天,均获治愈。

12.南瓜子煎熏治内痔

'方剂'南瓜子l000克。

'制用法'加水煎煮。趁热熏肛门,每日最少2次,连熏数天即愈。熏药期间禁食鱼类发物。

'功效'用治内痔。

'验证'牛xx,女,32岁,用上方后内痔即痊愈。

13.茄子末治内痔

'方剂'茄子。

'制用法'茄子切片,烧成炭,研成细末。每日服3次,每次10克,连服10天。

'功效'清热止血:用治内痔。

'验证'屡用效佳。

14.鲫鱼治内外痔疮

'方剂'鲫鱼1条(重200克),韭菜适量,酱油、盐各少许。

'制用法'将鱼开膛去杂物留鳞,鱼腹内洗净,纳满韭菜,放人盖碗内,加酱油、盐,盖上盖,蒸半小时即成。食鱼肉饮汤,每日1次。

'功效'治疗痔漏、内外痔疮。

'验证'杨、,女,35岁,患痔疮久治不愈,经服上方3剂好转,坚持服用后逐渐痊愈。

15.蝎蚕蛋治痔疮

'方剂'全蝎6克,僵蚕6克,鸡蛋适量。

'制用法'全蝎、僵蚕(中药店有售)研成细末,共分为15份。每日早晨取新鲜鸡蛋1枚,在蛋壳上打一个小孔,将l份全蝎僵蚕粉从小孔内装人鸡蛋,搅匀后用面粉将鸡蛋上的小孔糊上,放人锅内蒸熟。服用时将鸡蛋去皮整个吃下,每日1个,连吃15天为一疗程。如一疗程未能痊愈,可再吃一两疗程,以巩固疗效。

'功效'理气血,除热毒。

'验证'据《老年报》介绍,本方疗效良好。

16.猪汤绿豆清热润肠

'方剂'绿豆200克,猪大肠1截,醋少许。

'制用法'先将猪大肠翻开用醋洗净(连续洗3次),把绿豆填人猪肠内,再用线绳将肠两端扎紧,放人水锅中煮约1个半小时即成。食时切成段,一次吃完,每日l次。

'功效'清热解毒,润肠通便。用治内外痔便血。

17.猪肉槐花汤治痔疮

'方剂'瘦猪肉100克,槐花50克。

'制用法'加水共煎汤。日食l次。

'功效'凉血,止血。

18.红糖金针菜汤消痔

'方剂'红糖120克,金针菜120克。

'制用法'将金针菜用水2碗煎至1碗,和人红糖。温服,每日l次。

'功效'活血消肿。对痔疮初起可以消散,对较重症有减轻痛苦之功。

'验证'上述3方经临床验证,疗效确切。

五十四、肛裂

肛裂因粪便干硬,肛管皮肤受到损伤所致。多发生于肛门后中线处,严重者裂口可深达肛门括约肌。

1.乳没膏治肛裂

'方剂'乳香、没药各20克,丹参10克,冰片5克,蜂蜜30克。

'制用法'先将前4味药共研细末,用75%乙醇适量,浸泡5天左右,加入蜂蜜调匀,即行煎熬加工成油膏状,贮瓶备用。用药前嘱病人排尽大便,以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10分钟左右,再用双氧水溶液清洗创面裂日,再经干棉球拭干泡沫,再取药膏外敷创面处,然后覆盖无菌纱布,胶布固定。每日换药l次,直至裂口愈合。

'功效'活血止血,止痛生肌。

'验证治疗32例,效果颇佳。止血效果:32例中敷药后全部止血,大多数患者3…4天便血停止;止痛效果:敷药后有23例患者在3…5天疼痛消失;裂口愈合效果:经治疗后,除1例因伴有大哨兵痔疮面未愈合,一般愈合时间为7天左右。

'备注'引自《百病中医青散疗法》。

2.润肤膏治肛裂

'方剂'当归、生地各15克,麻油150克,黄蜡30克。

'制用法'先将当归、生地人油内煎熬,药枯后去渣,投人黄醋,即成半、液状油膏,备用。每天大便后,清洗疮面,然后取药膏适量涂敷于患处。每日换药1次。

'功效'润肤生肌。

'验证'用治上症,效果颇佳。

'备注'引自《疡科妙方》。

3.生肌膏治肛裂

'方剂'冰片、煅龙骨粉各6克,朱砂7。5克,煅炉甘石64克,煅石膏143克,凡士林264克,麻油适量。

'制用法'先取冰片及少许煅炉甘石共研成细末。再人煅龙骨粉,朱砂及余下的煅炉甘石,混合均匀,掺人煅石膏,拌匀后倾倒凡士林内充分搅拌,最后加适量麻油调成软膏,备用。肛门局部用红汞消毒后,据肛裂范围,涂满此膏,用纱布盖好,胶布固定。

'疗效'止血敛疮,封口止痛。

'验证'治疗74例,效果满意。肛裂愈合,无不良后应。

'备注'引自1963年《中医杂志》(6)。

五十五、骨质增生症

骨质增生,又名“骨刺”,古称“骨赘”。是一种慢性骨质生长异常退行性疾病。中老年人发病居多。好发于脊椎、髋、膝关节、跟骨结节等处,尤以颈椎、足跟骨节处发病居多。

多因风寒湿三气杂合,侵入肌肉,筋络关节,客于经脉,邪气壅阻,气滞血瘀,关节磨损所致。或因跌仆挫伤,损伤骨络;过频;或低头弯腰,或行走站立过度所致。凡此种种,尤其在肝肾亏虚时极易诱发本病。

脊柱(颈、胸、腰、骶椎)、耽、膝关节、足跟骨节等处疼痛,或微痛,触之则痛剧,仰、俯、屈、伸、转侧、步履受限、功能活动不灵,或伴见头晕、麻木等症。一般多发生在一处或多处。

1.川芎末醋调外敷治骨质增生症

'方剂'川芍末6…9克,山西老陈醋适量,药用凡士林少许。

'制用法'将药末加老陈醋调成浓稠糊状,然后混入少许药用凡士林调匀。随即将配好的药膏涂抹在患者增生部位,涂好后盖上1层塑料纸再贴上纱布,用宽胶布将纱布四周固封。2天换药1次,10次为1疗程。

'疗效'经治20例,其中颈椎骨质增生9例、肱骨外上髁骨质增生例、腰椎骨质增生2例、脚跟骨质增生2例。经治疗后自觉症状消失者13例、好转者5例,有2例在敷药中出现局部灼痒,起丘疹停止治疗。治疗次数最多18次,最少7次。

'验证'杨xx,女,52岁,腰椎骨质增生3年余,腰痛及下肢麻木,多方治疗病痛未减。用川芎末醋调外敷15次,痛麻基本消失,即能走15华里,随访5年症状无复发。

2.风湿威灵方治骨质增生

'方剂'白花蛇(学名银环蛇)4条,威灵仙72克,当归、土鳖虫、血竭、透骨草,防风各36克。共碾细末,过筛。

'制用法'每次服3克,每天服2次,开水送服。以上为一个月药量,服完即症状消失。

'功效'治疗骨质增生症。

'验证'宛xx,女,52岁,本矿家属,1977年11月28日在我院x线腰椎右上呈雀嘴样骨质增生,摄片示:第3腰椎右下,第4腰椎右上呈雀样骨质增生,第1、4腰椎椎体轻度状增生。经对症治疗无效。1978年3月开始服用本药。连服1个月后,疼痛消失,恢复劳动,随访至1981年2月,腰痛未再发作。

3.威灵苁蓉汤(丸)治足跟骨质增生及老年骨关节炎疼痛

'方剂'威灵仙15克、肉苁蓉15克、熟地15克、青风藤15克、丹参15克。

'加减上肢麻、痛者加姜黄10克;下肢麻痛加怀牛膝10克。

'制用法'每天1剂,煎2遍和匀,l日2次分服。或研末炼蜜为丸,每粒10克,每服l粒,日2次。

'功效'主治颈椎、腰椎及足跟骨质增生,老年骨关节炎疼痛等。

'验证'罗x/,男,61岁。就诊日期:1980年10月2日。患者腰痛、腿酸,步履乏力,已经1年余,x光照片示腰椎骨质增生,予本方先服汤剂2周,痛减大半,再予丸药连服2个月,腰痛腿酸均解,步履有力。

'备注'骨质增生乃老年人常见病,系肾虚髓空血瘀、风寒乘隙入侵所致,故以肉苁蓉补肾阳、益精气,熟地滋肾阴填骨髓,威灵仙、青风藤祛风通络止痛,丹参活血化瘀止痛。肾气得充,血活络通,通则不痛,故痛自止矣。注意关节保护,避免过度负重,避寒就温,肥胖者宜注意饮食,设法减轻体重,以减少负重。

4.外用筋骨止痛酒治骨质增生症

'方剂'生草乌10克、细辛10克、洋金花6克、冰片16克。

'制用法'先将前三味药研末,用50%酒精300ml浸人,冰片另用50%酒精200ml浸人,每日搅拌一次,约l周后全部溶化,滤净去渣,将二药液和匀,用有色玻璃瓶贮藏。每次用棉球蘸药液少许涂痛处或放痛处片刻,痛止取下,每天2…3次。

'功效'草乌、细辛祛风散寒止痛,洋金花解痉活血止痛,冰片通窍善于走窜,消肿止痛,浸酒外用,直接作用于局部,见效较速。

'验证'尤xx,女,63岁。就诊日期:1952年10月15日。脚跟疼痛2个月,影响走路,经骨科检查诊为跟骨骨刺。予本方外用,当天痛减,1周后疼痛缓解。

'备注'本方药性毒烈,只能外用少许不可内服,皮肤有破损及孕妇均忌用。

5.粉葛、秦艽等治骨质增生症

'方剂'粉葛、秦艽、灵仙、当归各20克,白芍30克,延胡、制川乌、独活各10克,蜈蚣3条(去头足),天麻6克(为末吞服)。

'加减'若偏寒者,加桂枝、细辛、白芥子、制附片、淫羊藿;若偏热者,酌加板蓝根、银花、连翘;若偏湿者,酌加茯苓、薏苡仁、苍术;若气虚血滞者,加入党参、丹参;若肾虚者,加枸杞子、巴戟。

'制用法'将上药水煎,分2…3次口服,每日1剂。

'验证'用上药治疗颈椎骨质增生患者257例,其中痊愈223例,显效22例,有效12例,无效5例。

6.当归白芍等外敷治骨质增生

'方剂'全当归、白芍各40克,川芎、炒艾叶、地龙、灸川乌、五加皮、木通、川花椒、草解、防风各30克,生姜汁100ml,陈醋适量,冰片5克。

'制用法'将上药共研为极细末后,加人姜汁、陈醋成糊状,贮瓶内备用。用时,以此药糊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1剂药一般可用2…3天。2剂药为l个疗程。

'验证'用本方治疗骨质增生患者65例,经用药1…3个疗程后,治愈者61例,显效者3例,无效者1例。

7.川芎没药等外敷治骨质增生

'方剂'川芎、没药、乳香、红花、白芍各60克,草乌、川乌、防已、杜仲、川续断、牛膝各30克,羌活、白芷、干姜、秦艽各20克,冰片3克。

'加减'若伴颈椎病和高血压者,去白芷、干姜,加葛根、透骨草各20克;若腰酸痛者,加鸡血藤、狗脊各20克。

'制用法'将上药共研为细末,用陈醋和白酒各半调药末成糊状外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1周为1个疗程。

'验证'用本方治疗骨质增生患者200例,其中,治愈者185例;显效者10例;好转者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9%。

8.威灵仙穿山甲等治骨质增生

'方剂'威灵仙60克,乌梢蛇、穿山甲、土鳖虫各30克,白花蛇2条,皂角刺、透骨草、生川乌、生草乌、细辛、生乳香、生没药、川芎、豨签草各50克,冰片15克。

'制用法'将上药共研为极细末,置于瓷碗内,用米醋或黄酒调成糊状,外敷患处,隔日换药1次。1周为l个疗程。

'验证'用本方治疗骨质增生患者156例,经用药l…2个疗程后,其中,治愈者149例;好转者5例;无效者2例。

9.蜈蚣等治骨质增生

'方剂'蜈蚣10条,白僵蚕、白芷、全蝎、生川乌、生草乌各50克。

'制用法'将上药共研为极细末,装人瓶内备用。用时,取适量药粉加白酒调成糊状,外敷于骨质增生处。每口换药1次,至痊愈为止。

'验证'用本方治疗骨质增生患者121例,经换药5…8次后,其中,治愈者116例;显效者4例;无效者l例。愈后经1…2年追访,均未见复发。

五十六、跌打损伤

跌打损伤包括刀枪、跌仆、殴打、闪挫、刺伤、擦伤、运动损伤等,伤处;多有疼痛、肿胀、出血或骨折、脱臼等,也包括一些内脏损伤。在此主要以软组织损伤为主。

1.三六九软膏治疗软组织损伤

'方剂'乳香、没药、三棱、莪术、木香、延胡索各250克,当归、羌活、丁香、甘松、山柰各200克,地鳖虫、生川乌、生草乌、红花各300克,血竭400克,煅自然铜500克,冰片100克。

'制用法'上药除冰片外,全部晒(烘)燥后,碾成粉末,拌人冰片细末和匀。用适量液状石腊油(或凡土林、鸡蛋清均可),将药末调成糊状(不松散为度),装人药罐内备用。根据伤痛部位大小,将软膏均匀地摊在棉垫上,表面再放人适量的冰片粉末。纱布外层最好衬上一层塑料薄膜,以免药液渗出污染被服。一般2…3天换药1次,直至病愈。骨折、脱位患者,应先行复位固定,再使用软膏为妥。

'功效'主治软组织损伤。

'验证'共治200例,其中135例痊愈(红肿疼痛消失,肢体活动功能恢复正常,恢复原工作);42例显效(红肿疼痛基本消失,恢复原工作);19例有效(症状减轻,但换药10次后仍不能恢复原工作);4例无效。总有效率98%。

2.少林发散法治疗软组织损伤

'方剂'羌活、桂枝、荆芥、防风、川芎、炒赤芍、苏木、当归、积壳、泽兰、葱头。

'制用法'水煎服,加白酒60毫升兑人。

'功效'治跌、打、损伤妙药。

'验证'陈,男,22岁。从5米高处跌下,多处挫伤。右手臂外侧有.2个大约3x3平方厘米的肿胀区,右颧骨处有一青紫肿胀区,。疼痛剧烈;舌红、苔薄白,脉细弦。用少林发散法化裁。处方:羌活、桂枝、川芎、枳壳、当归各10克,荆芥、防风、干姜各5克,苏木、泽兰各15克。每天1剂,煎2次服。服5剂,瘀血消散,青紫肿胀全消。

'备注'解表发散法虽主要用于表证,但据现代药理研究,发散药中所含的挥发油能舒张血管,改善局部和全身的循环功能,促进局部肿胀的吸收。因此,在运用活血化癣药的同时,配合适当的发散药,能促进局部软组织损伤的修复。

3.消痕止痛膏治软组织损伤

'方剂'生川乌、生栀子、赤芍各1000克,生南星、川续断、紫荆皮、白芷、泽兰各500克,或用诸药各等份。

'制用法'上药共研细末、过45目筛,每300克药粉加凡士林150克,蜂蜜500克,混合调匀成膏(先将蜂蜜、凡士林加热熔化后逐渐下药搅拌调匀),贮罐备用。用时根据损伤部位大小,将膏药摊于棉垫(或牛皮纸)上,摊的药膏勿须过多。损伤处若有皮肤破损者,须先用敷料盖住,然后再敷药膏,以防感染。余则贴敷伤处,敷药后用绷带包扎固定。3…4日换药1次。换药前先洗净患处原敷的药膏。敷药后局部皮肤出现疹痒等反应,应停止用药。

'功效'消肿止痛。

'验证'治疗2000余例,敷药后均能获得明显消肿止痛效果,经过数次换药即可治愈。疗程短,功能恢复快。

'备注'引自1984年《湖北中医杂志》(4)。

4.活血止痛膏治软组织损伤

'方剂'红花、赤芍、白芷、栀子、桃仁、乳香、没药各15克,大黄30克。

'制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用酒调匀成糊状,备用。外敷患处。为防止药物脱落,减少蒸发,外用塑料纸包扎,如干燥后,可取下再加酒调敷,连续敷用3…4天后去除。若尚未治愈,可用第2剂重新调敷。

'功效'活血化寮,消肿止痛。

'验证'治疗302例,一般用药2…4日即愈。

'备注'引自,1984年《陕西中医》(5)。皮肤有破损者勿用。又铁打散,即本方,各药均为15克,其中桃仁4克,依上法用之。用治软组织挫伤12例,用药1…4次后均治愈(《千家妙方?下》)。

5.栀黄酒治软组织损伤

'方剂'栀子60克,大黄、乳香、没药、一支篙各30克,樟脑饼7克。

'制用法'上药共研细末,人罐内,加白酒适量(以淹没药物为度),浸泡2周,密闭。取药外敷患处,以敷料盖上,胶布固定。敷药范围与疼痛面积大小相应。

'功效'消肿止痛。

'验证'轻者1或2次,重者2或4次愈。共治204例,有效率达97%。

'备注'引自1986年《四川中医》(6)。本方用于无名肿毒,肋间神经痛均能收到良好效果。

6.活血散治软组织损伤

'方剂'乳香、没药、羌活、独活、香附、炒甲珠、自然铜、木瓜、当归、续断各15克,桂枝、制川乌、制草乌、白芷、苏木、小茴香各10克,细辛6克。'制用法'上药共研细末、过筛混匀,收贮备用。用时取活血散,用量10…20克,一般以能覆盖瘀血面为准,以生菜油调匀,以压痛点为中心,局部外敷包扎。每日换药1次,3日为1疗程。

'功效'活血化癖、消肿止痛。

'验证'治疗100例,痊愈74例,显效2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7%。

'备注'引自1986年《四川中医》(7)。早期治疗。收效显著。

7.消肿止痛膏治软组织损伤

'方剂'生栀子仁90克,白芷30克,生南星、生半夏、生川乌、生草乌、细辛、土鳌虫、制乳香、制没药、药花、当归尾各9克。

'制用法'上药烘干后研为细末,用饴糖、酒或醋(开水亦可)调匀后置瓷钵中备用。用时将药摊在塑料纸上,外敷患处,并以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3次为1疗程。

'功效'消肿止痛。

'验证'治疗近100例,效果满意。

'备注'引自1984年《江西中医药》(1)。也可3日换药1次,每日用酒或醋滴入药物以发挥药效。

8.生栀子石膏治软组织损伤

'方剂'生栀子10克,生石膏30克,桃仁9克,红花12克,土鳌虫6克。

'制用法'将上药焙干,共研为细末,装入瓶内备用。用时,取药末用75%酒精浸湿1小时后,再加入蓖麻油适量,调成糊状。依患部范围大小,取药摊适量厚度于纱布上,直接贴敷患处,用绷带包扎固定,隔日换药l次。

'验证'用上药治疗软组织挫伤患者547例,其中痊愈者514例,显效19例,无效14例。痊愈的514例,仅敷药3…4次即获治愈。

9.土鳖川芎治软组织损伤

'方剂'雄土鳖、川芎各12克,胆南星、血竭、红花、防风、白芷、升麻各15克,没药24克,马前子(微炒)9个,龙骨、羌活、螃蟹壳、当归、菖蒲各9克,净乳香30克。

'制用法'将上药共研为极细末,装瓶内贮藏备用。用时,以凡士林适量将药末调成糊状,根据损伤面积大小及不同部位,将软膏摊在油纸或纱布上,厚约0。2…0。3cm,敷于损伤部位,每3天换药l次。

'验证'本方系创伤特效方,笔者采用本方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患者(人体不同部位),效果均满意,一般仅敷1…2次即可痊愈。

10.大黄丹参红花治软组织损伤

'方剂'生大黄100克,丹参、红花各60克,延胡索40克,冰片10克。

'制用法'将上药共研为细末,装人瓶内备用。用时,取药末适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