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部分阅读(1 / 2)

'方剂'按叶清创液组成,云按叶、白芷、川芎、千里光、了哥王根、当归、金银花等。

'制用法'加水煎熬浓缩,弃渣过滤备用。用于烧伤创面清洗消毒。

'方剂'智奄烧伤灵i号组成金银花、山植、黄柏、地榆、大青叶、云按叶、三角风、柿木皮、蒲黄、山栀子、连翘、天花粉、生乳香、麝香、人指甲等。

'制用法'入烤箱烘烤30分钟后共研细末,再以麻油、黄腊搅拌均匀,装瓶备用。用于烧伤初期的外敷。

'方剂'智奄烧伤灵2号组成丹皮、苦地胆、黄柏、黄芩、生地榆、金钱草、当归、蒲黄、千里光、三条筋、迷迭香、黄芪、盘龙参、乳香。

'制用法'上药用小磨香油熬制80分钟,弃渣过滤,冷却后加人冰片、穿山甲、察香、黄腊粉等(皆为细末),装瓶备用。用于烧伤中期正盛邪实时的外敷治疗。

'方剂'智奄烧伤灵3号组成白及、珍珠、象片、胎盘、当归、连翘、伸筋草、迷迭香、过山龙、南蛇藤。

'制用法'烘干共研细末,用小磨香油搅拌成膏,装瓶备用。用于烧伤恢复期。

'功效'在1000例病人中,除2例中途转院外,其余998例全部治愈。轻度烧伤者,一般6…12天痊愈;中度烧伤者20…40天痊愈;重度、特重度烧伤者60…120天痊愈。

'验证'乔xx,男,17岁,1988年4月26日因汽油箱爆炸烧伤转入我院。人院检查:体温38。2c,呼吸27次/分,脉搏120次/分,血压10。4/6。7kpa。患者表情淡漠,反应迟钝,神志恍惚,脉细数;烧伤分布于头、面、四肢、躯干前后,总面积达88%,其中深2度烧伤占73%;3度烧伤占15%。烧伤部位创面呈暗黄色焦痴、无渗出,全身水肿严重。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以抢救休克为急,治疗措施如下:(1)特级护理。(2)给足液体、血浆、全血、糖盐等,补充血容录。(3)抗感染。(4)内服中药,方用生脉饮合清营汤化裁,另加独参汤。(5)外用清创液淋洗,敷以烧伤灵1号。5月3日患者神志清醒,血压复常,脱离危险期。内服黄连解毒汤合增液汤加减,外敷烧伤灵2号。5月28日,病情继续好转,创面愈合35%,颜面稍暗,创面3度焦痂基本落脱液化,患者明显消瘦,体重下降,处以补中益气汤合四物汤化裁。6月16日,创面大部分愈合,只有小腿内侧约4。2%的面积未愈合,改用烧伤灵3号调敷,嘱患者适当活动,加强功能锻炼。6月28日,肢体功能活动良好,步行出院。

6.生姜汁治疗水火灼伤

'方剂'生姜。

'制用法'将生姜捣烂揉汁,用药棉蘸姜汁涂于患处,能立即止痛;已起泡红肿者,能消炎退肿,消去水泡;水泡已破者,敷之亦无刺激。由于生姜能灭菌,故破口者亦不致溃烂。灼伤轻者,敷药1次即可;严重者可时时涂姜汁,保持湿润36小时,即可停药。

'功效'味辛性温,能解表散寒止咳,温中降逆止呕。历来视为温通要药,寒证效佳。但很少人知道生姜能治灼伤,疗效之奇,远较一般灼伤药为佳。

'验证'我用《新中医)1984年第2期“生姜汁治疗水火灼伤”一文的方法治一小儿,疗效确佳。小儿的双小腿被火灼伤,起数个小泡,疼痛不堪。用生姜汁涂患部,疼痛即减轻渐至消失,调治数天,痊愈讯速。

7.萤火虫治火烫伤

'方剂'萤火虫50…100只,蜂蜜适量。

'制用法'将萤火虫置碗内捣烂,用蜂蜜调匀,用棉签沾以轻搽患处,干后再搽,连续搽6…7次,不须包扎,一般1…3天可愈,重者2周可愈。

'功效'本药最好在伤处未起泡时涂搽,涂后不起水泡。已起水泡者,将水泡刺破小孔排水后再涂,伤口切勿着冷水。

'验证'经多次临床使用,疗效奇佳。

'备注'泻火解毒,消炎止痛,保护创面,控制感染,防止局部渗液及促进患处早日生肌结痴的良好作用。

四十三、蛇、虫、兽咬伤

毒蛇虫咬(螯)伤,包括毒蛇、蚂蜂、蝎子、娱松等,若人被其咬(螯)伤,可使毒素扩散于皮肤之内,引起局部肿胀,疼痛等症,甚则毒蛇咬伤,可:引起毒气攻心,而导致死亡。

1.白矾液治蛇咬伤

'方剂'白矾适量。

'制用法'将白矾放于热锅中溶化。趁热将白矾液滴于伤处。

'功效'清热解毒,消炎定痛。用治蛇咬伤。

'验证'据《肘后备急方》介绍:有二僧到邓州,为蛇咬伤,势甚危,教以烧刀头令赤,以白矾置刀上,成汁,热滴咬处立愈,后以此治愈者数?j一人。本方据此化裁。

2.羊奶治蜘蛛咬伤

'方剂'鲜羊奶适量。

'制用法'煮沸。尽量饮用。

'功效'解毒,利尿,消肿。用治蜘蛛咬伤。

'验证'据《医心方》记载,一人被蜘蛛咬伤,腹大如妊,遍体生丝,;有人教饮羊乳,遂愈。

3.红薯叶治蜈蚣咬伤

'方剂'红薯叶。

'制用法'将红薯叶洗净,以滚开水烫软叶片。敷盖伤处,数次可愈。

'功效'解毒,利尿,医疮。用治蜈蚣咬伤。

'验证'据《中医杂志》1966年5号介绍:蜈蚣咬伤后,以小刀将伤口刺破,挤出含毒素的血,再以米粒大的艾住置伤口上,灸一壮,用以消毒。然后再按上述制法,将薯叶贴敷伤口。黄某,20岁,被蜈蚣咬伤,红肿疼痛,西药治疗无效,改用此方数次而愈

4.辣椒粉治狗咬伤

'方剂'成熟辣椒。

'制用法'将辣椒晒干,研成细粉。撒于患处并包扎固定,每日换1次。

'功效'杀菌,消肿,止痛。用治狗咬伤。

'验证'据《黑龙江中医药》介绍,侯姓农民,男,45岁,被狗咬伤外跺上15厘米处,流血、疼痛,先用红汞药水消毒后,撒辣椒粉于敷料上,贴于伤口包扎,每日换药1次,5日伤口愈合。

5.守宫方疗蝎蜂螫

'方剂'守宫(又名蝎虎、壁虎)1条,鸡蛋1个。

'制用法'鸡蛋打一个孔,将全守宫塞人蛋内,然后将小孔封固,埋于阴凉土内(暑热天埋20厘米深);20天后取出备用。敷于患处,包扎固定。

'功效'消肿止痛。用治蝎、蜂螫伤。

'验证'据《本草纲目》载,守宫“疗蝎蛰”,鸡蛋亦能解毒。临床治疗二十余例,均一次治愈。

6.杏仁雄黄治狗咬己溃

'方剂'杏仁、雄黄等份。

'制用法'将鲜杏仁捣烂如泥,调入雄黄和匀。将伤口洗净,敷上药泥,包扎固定。

'功效'解毒,生肌。用治狗咬伤。

'验证'据《常见药用食物》介绍,某女左下肢被狗咬伤,多次治疗无效,伤口已溃,用此方换药2次,未及1周即愈。

7.鲜桃树叶疗犬咬伤

'方剂'鲜桃树叶。

'制用法'洗净,嚼烂成饼状。伤口未化脓者将药饼敷于伤口,l贴可愈。伤口化脓者切不可将药敷于伤口上,只宜敷在伤口周围,每日换药,直至痊愈。用药量视伤面大小而定。用药前应用盐水洗

'功效'解毒,敛疮。用治狗咬伤。

'验证'此方为一老中医秘授,言只能鲜用,且必用口嚼。然冬秋无鲜一叶可寻,加之桃树叶味极苦,口嚼刺激性极强。笔者夏季采鲜叶,焙干研末,装瓶密封,用时以米水调之,治疗3例,疗效.亦佳。

8.疥蛤蟆治狂犬咬伤

'方剂'疥蛤蟆(癫蛤子、蟾蛛)2或3个。

'制用法'煮熟食肉。

'功效'清热行湿,解毒消炎。用治狂犬咬伤。

'验证'刘x,男,28岁,被狂犬所伤,用上方治愈。

'备注'《类说》引《北户录》云:“张畅之弟,为狂犬(疯狗)咬伤,医劝其煮食暇蟆,果愈。”

9.蓍草治腹蛇咬伤

'方剂'〕蓍草(别名:千条蜈蚣、花牡丹、飞天蜈蚣)60…120克。

'制用法'先扩创排毒,伤口周围皮肤用酒精消毒后,以牙痕为中心作纵{形切开,一般深约0。2…0。3厘米,拔火吸毒。然后,用0。1%高锰酸溶液反复冲洗,一边冲洗,一边用双手从近心端向远心端,从四周向远心端,从四周向伤口方向挤压排毒约10…15分钟。再将蓍草洗净,捣汁冲服,每日1剂,分次服;或用蓍草干品30…60克,每日1剂,水煎服。重症患者,每日可服2剂。同时,外敷蓍草;取蓍草适量,嚼烂或捣烂,将药渣敷于伤口周围,每日换药1…4次。伤口溃烂,有腐肉者,以破毒散敷于溃烂处,待腐脱新生,改用生肌散。

'验证'用上药治疗蝮蛇咬伤患者106例,均获治愈。平均治愈时间5。4天。

10.蜗牛治毒虫咬伤

'方剂'蜗牛适量。

'制用法'先将被蜂、蝎螫伤或毒虫咬伤处毒汁挤出后,立即取活蜗牛2…3个捣烂,敷于受伤部位。

'验证'用上药治疗蜂、蝎螫伤及毒虫咬伤患者19例,一般敷后10分钟痛止,次日红肿随之消退。

四十四、痈、疽、疗、疖

痈疽,所指范围很广,中医根据发病部位不同又有不同的命名。是外科常见多发病。

原因虽多,不外乎是热毒所致。又因人的体质不同,若邪从寒化,又多寒湿为患,但总因素体阳虚所致。

局部红、肿、热、痛。继而化脓溃破,或流黄稠脓,或淡黄水或清稀脓液等。大抵红肿热痛,脓色黄稠者为阳、为痈;肿痛而不红不热、脓色淡黄或清稀者为阴、为疽。且又多相互转化,故痈证中也有虚寒,疽证中又有热毒,或本虚标实之证。

1.豆蛋糊疗痈疽

'方剂'绿豆、鸡蛋清各适量。

'制用法'绿豆反复碾碎,过箩取极细粉末,与鸡蛋清调和均匀。敷贴于患处,每日2次。

'功效'清热解毒,祛瘀通络,消肿止痛。用于治疗各种痈疽之红肿疼痛。

'验证'据《新中医》1977年第l期介绍:某患者,男,七十余岁。患背痈,注射青、链霉素,外敷四环素药膏,治疗十余天无效,红肿高大益甚,经敷用此方,当晚疼痛锐减,次日继敷用2次,红肿大部分消失,只有微痛,……后痴落而愈。

2.柳叶膏疗诸肿毒

'方剂'鲜柳树叶或嫩芽。

'制用法'将采集的鲜柳树叶或嫩芽用水洗净,加水适量浸煮,2…4时后过滤,如此浸煮2次,合并2次滤液,浓缩成膏状,即可装入瓶中密封备用。使用时将患处用医用酒精消毒,涂敷柳叶膏,然后用纱布包扎固定,每天换药1次。

'功效'退热,杀菌,消肿,止痛,提脓,生肌。外敷疗疗疮疖肿及外伤感染诸疾。

'验证'据《赤脚医生杂志》介绍,用此法观察治疗30例,疗效较好。轻者1次,重者2…5次即愈。典型病例:某男,20岁。颈部患疖肿,反复发作缠绵不愈,曾服长效磺胺,肌注青霉素,皆无明显效果,经敷此方3次即愈。

3.豆腐渣治疮口久不愈合

'方剂'豆腐渣。

'制用法'豆腐渣是做豆腐剩下的渣滓。外敷患处。

'功效'清凉,消炎,止血。用治疮口久不愈合。

'验证'据《江苏中医》1986年第4期介绍,一妇女,48岁,乳痈如碗口大,医治5个月不收口,经用本方20天而愈。

4.米醋治外科炎症

'方剂'米醋250毫升,乳香末、没药末各6克,淀粉60克,厚牛皮纸适量。

'制用法'将米醋放于砂锅内煮沸,再将二味中药放入搅匀,随搅随下淀粉,待成糊状后便倒在牛皮纸上涂抹。糊的厚度约1。5厘米,面积要大于患部。待药糊稍凉时趁温热敷于病变部位,用纱布包扎固定。

'功效'消癖解毒。用治疖、痈、蜂窝织炎、丹毒、痄腮、乳腺炎等急性外科炎症。

'验证'据《山东医刊》介绍,用此方治疗50例,除5例(系寒性脓肿、喉头结核及骨髓炎)无效外,一般敷药后2小时疼痛减轻,6小时后开始消肿,3…10天均获治愈。

5.蒲公英糊剂治蛇头疔

'方剂'干蒲公英适量,甘油、75%酒精(比例1:3)适量。

'制用法'干蒲公英研为细末与甘油、75%酒精调成糊状,装瓶密封备用。使用时将药糊摊于纱布上,敷于患处固定。每日换药1次。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主治蛇头疗。

'验证'据河北中医》1984年第4期载,赵xx,女,20岁,右侧食指化脓性指头炎(俗称蛇头疗);局部青紫发热剧痛,给予蒲公英糊剂外敷,当日肿痛减轻,2日后肿消痛止,4日后创面干燥而愈。

'备注'对已溃破的创面,将糊剂敷于四周,留下中间,以利脓液引流。

6.乌梅散疗臂疽

'方剂'乌梅肉。

'制用法'乌梅肉烧存性,研为细末。敷于患处,胶布固定。

'功效'收敛,止血,生肌。

'验证'马xx,男,29岁,用上方症状消失。

'备注'《简便方》云:“嘴起一疽,脓疡百日方愈,中有恶内突起,如蚕豆大,月余不消,医治不效,因阅本草得此方,试之,一日夜去其大半,再上一日而平。”可见乌梅治肴疽确有疗效。

7.绿豆陈醋膏治臁疮

'方剂'绿豆60克,老陈醋适量。

'制用法'绿豆用文火略炒,研末,用陈醋调成糊状。敷于患处,3天换药l次。药膏在用时调配,不能久存,以免影响效力。一般敷药10周可愈。

'功效'清热解毒,收敛愈合,用治臁疮(即小腿溃疡)。

'验证'肖x,女,32岁,经用上方疾患消除。

'备注'睐疮是生在胫部内膝或外睬的溃疡。疮口深陷,肉色暗红或紫黑,边缘高,有时足及小腿浮肿。

8.鲫鱼肉治恶疮乳癌

'方剂'大尖鲫鱼。

'制用法'将鱼宰杀后,去刺,只取鲜鱼肉加盐少许,捣成烂泥。敷于患处,每3…4小时更换1次。

'功效'解毒生肌。用治一切恶疮、乳癌及臁疮等。

'验证]经多次临床应用,治疗20例,1例痊愈。

'备注'小鲫鱼200克,香油500克,黄醋适量。先将香油放于锅内烧沸,然后放入小鲫鱼,熬至鱼枯后,去渣过滤,加入黄醋,待溶化后离火,冷凝即成软膏。将鲫鱼膏涂在布上教贴患处,每日更换1次。功效同上。

9.马勃疗褥疮

'方剂'马勃数枚。

'制用法'马勃去外皮,切成薄片,经高压灭菌。置于疮面上,再用纱布投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功效'清热解毒,消炎止血。用治褥疮、臁疮等。

'验证'据《四川中医》1986年第期介绍,某女,59岁,因患蛛网膜下腔出血卧床不起达月余,左侧臀部发生3厘米x4厘米褥疮一块,经用此方治疗,2天疮面即干燥结痴,周疮面完全愈合。

10.陈小麦粉治疔疮痈疽

'方剂'陈小麦1公斤,醋适量。

'制用法'将陈小麦加水浸泡(夏季2天,冬季7天),捣烂,过滤,去渣。静置沉淀后,去上清液,将沉淀物晒干(成小粉浆),放锅内小火炒。炒时会翻泡,要不断搅动,待至焦黄成块状时取出,隔纸放地上,冷却,研成细末,过筛,装瓶备用。用时取,干粉加醋,调成软膏(500克约需食醋240毫升)。外敷患处。'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排脓。用治疖肿、痈、蜂窝织炎、流行性腮腺炎、带状疤疹、急性乳腺炎、丹毒、外伤感染等具红肿热痛的外科疾病。

'验证'据《健康报)推荐反映效果极佳。

'备注'软膏在夏季易发霉变质,最好当日调用,以免日久醋酸挥发,影响疗效。敷药范围需大于病灶面。未破,敷肿痛处;有脓肿未出头或已出头者,应在中间留一孔,以便排脓。

11.五倍子治疖肿

'方剂'五倍子适量。

'制用法'将上药焙干研粉,加人适量的香油搅拌成糊状,敷在痈的表面,盖上纱布,胶布固定。

'验证'用上药治疗痈(多头疖肿)患者近100例,未配用任何抗生素和止痛药,一般敷药1…2次即获痊愈。对未发脓的痈或疖头刚破者,疗效确切,用得越早,效果越好。

12.黄连轻粉外敷治疖肿

'方剂'黄连、轻粉各50克,蜈蚣1条,75%酒精200ml。

'制用法'将黄连、轻粉、蜈蚣加人酒精中,密封浸泡1周后备用。用时,将患处洗净后涂此药液,每日2…3次。

'验证'用上药治疗无名肿毒、疖肿患者60余例,有明显效果。一般1…3次可见痛减肿消,4…6次即可获得痊愈。

13.蒲公英治疖肿

'方剂'干蒲公英适量。

'制用法'将上药研为细末,用75%酒精调成糊状,外敷局部,然后包扎,每日换药1次。对已破溃的创面敷四周,中间留一小孔洞,以利引流。

'验证'用上药治疗多发性疖肿患者45例,其中,局部红肿者30例,破溃化脓者15例,均在2…4天肿消痛止,脓血排出而获痊愈。

14.蛇皮金蝎治疖肿

'方剂'蛇皮l张,全蝎2个,蜂房10个。

'制用法'将上药浸泡于300ml食醋中,24小时后即可使用。时间长些则更好。药液用完后可再加醋1次。用棉花或纱布蘸药液后敷患处,用绷带胶布固定,每日2次。

'验证'用上药治疗疖肿、毛囊炎、多发性疖肿,蜂窝组织炎等患者共计35例,其中1…3天痊愈者21例;4…5天痊愈者12例;8…14天痊愈者2例。

15.藤黄马钱子等治疖肿

'方剂'藤黄10克,马钱子、龙脑(冰片)各6克,新鲜猪胆汁100克。

'制用法'将马钱子用砂拌炒软,去毛,研成粉末。然后将藤黄、龙脑分别研成粉末。将上药掺在猪胆汁中备用。用时,以棉签或小毛刷蘸药汁涂在疖肿上,涂药范围要比红肿的范围大0。35厘米,每日涂2…3次。涂后需保持24小时以上,保留的时间短,效果较差。重复涂药时,前次药液不要洗掉。

'验证'治疗108例(多发性疖肿患者61例,单发性疖肿患者39例,外伤合并感染患者8例),其中,有18例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者,加用抗生素或中草药外,其余均在涂药后2…4天痊愈。疖肿初期,涂本药后多自行消退;就诊较晚者,涂药后周围红肿很快缩小,中央化脓溃破,溃破后用药l…3次痊愈。涂药4小时后,多数患者疼痛明显减轻,在临床应用本药外涂,未发现任何副作用。

16.黄甘草粉外敷治疖肿

'方剂'川黄连、黄芩、川黄柏各200克,生大黄、蒲黄、姜黄各150克,生甘草100克。

'制用法'将上药共研为细末,装入瓶内密封备用。用时,取上药粉适最,用70%…75%酒精调匀外敷局部,每日换药l…2次,至红、肿、热、痛消失为止。

'验证'用本方治疗疖肿患者138例,经用药2…5天,均获治愈。

17.芙蓉花等治疖肿

'方剂'芙蓉花200克,蒲公英、川黄连各100克,蜂蜜500克,冰片15克。

'制用法'将前三味药研为极细末,加人蜂蜜内搅拌均匀,用高压消毒后,趁热加入冰片后密封备用。用时,以此膏外涂患处。如已成脓者,其中央露头。不令其干,干则更换,可外覆盖薄敷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