龋齿,舌苔薄白,脉微弦。诊为三叉神经痛(第1、2支),拟用川芎止痛汤。药进3剂痛大减,又进6剂痛止,随访1年未复发。
'备注'按临床观察表明,方中川芎剂量小于12克,效果较差,用至20克则获高效、速效,并未见任何副作用。细辛用至6克也未见不良反应。
2.散偏汤治疗三叉神经痛
'方剂'川芎30克,白芷8克,白芥子、白芍、香附、郁李仁、柴胡各10克,甘草5克。
'制用法'水煎2次,两汁混匀,分2次服。6天为1疗程,一般2……3疗程可愈。
'疗效'笔者运用《辨证录》中的散偏汤治疗三叉神经痛下颌支痛13例,效果满意。所治13例中,服药1疗程获愈者5例,服药2疗程获愈者5例,服药3疗程获愈2例,服药3疗程后无效者1例
'验证'高xx;48岁,农场干部。1982年7月15日就诊。发作性左下颌痛伴牙龈根部痛l年余,疼痛时兼见口角及舌抽向患侧。l年内曾拔牙3次,将左侧臼齿全部拔掉,但疼痛不解,发作频。经用西药去痛片、消炎痛、普鲁卡因等,药效过后疼痛依然。诊为三叉神经下颌支痛。按上法服药3剂,疼痛缓解,续进3剂而愈。随访1年无复发。
'备注'三叉神经下颌支痛与祖国医学偏头痛相似,故用散偏汤治疗有良效。方中川芎行气开郁,活血止痛,为镇痛要药;柴胡、香附、白芥子理气涤痰消饮、散结和解;白芍、郁李仁、甘革柔润缓急。诸药合用,可使气血通畅无阻,而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
3.加味五白汤治疗三叉神经痛
'方剂'白芷、白蒺藜、白附子、白僵蚕各9克,地龙15克,全蝎、蜈蚣各5克,白芍、川芎各30克,肉桂1。5克。
'制用法'因寒而触发者,白芷可加至15克,加制川乌、制草乌各6克;因热而发者,加菊花9克,决明子15克;大便干结或闭塞者加生大黄6……9克。
'疗效'所治5例,痛点位于三叉神经第二支者2例,第三支者2例,二支同时受累者1例。病程1年以内者2例,1……2年者2例,3年以上者1例。服本方6剂痛止者1例,9剂痛止者l例,15剂痛止者2例,28剂痛止者1例。
'验证'方xx,男,50岁,干部,1956年7月15日初诊。患偏头痛史3年,人夏发作频繁,曾在上海、南通等医院检查诊断为“三叉神经痛”。1984年在本院口腔科检查,疑为龋齿并拔除。术后仍经常发作,每年数十次。近来因工作疲劳加之情绪不畅引发,起病l周,加重3天,右侧面颊疼痛难忍,遇热更甚;不能咀嚼,每天发作20余次,每次持续1……2分钟,人夜稍安。曾在本院内科诊治,服用各种止痛药,疼痛渐缓,30分钟后如故,邀笔者诊治。拟加味五白汤,处方:白芷、白蒺藜、白附子、白僵蚕、煨川楝子各9克,全蝎、蜈蚣各5克,白芍、川芎各30克,地龙15克,肉桂1。5克。3剂。三天后,患者复诊说:疼痛明显减轻,并每天发作减至2……3次,每次10秒钟左右。原方去川楝子,续进3剂。药后诸症悉除,随访至今未复发。
4.向日葵盘治三叉神经痛
'方剂'向日葵盘100……200克(去子),白糖适量。
'制用法'将向日葵盘掰碎,分2次煎成500…600克的汤,加白糖。每天早晚饭后l小时服下。若病情较重,可日服3次,服量也可加大一些。可根据病情灵活掌握疗程。为防止复发,病愈后可多服几日,以巩固疗效。
'功效'清热解毒,逐邪外出。用治三叉神经痛。
'验证'用本方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89例,其中,痊愈者82例;显效者3例;有效者3例;无效者l例。
十一、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内的疼痛,疼痛自臀部沿大腿后面,小腿后外侧向远端放射。起病多急,表现为下背部酸痛和腰部僵直感,及沿坐骨神经通路的剧烈疼痛。
1.蝎蛇散治坐骨神经痛
'方剂'祁蛇(或乌梢蛇)、蜈蚣、全蝎各10克。
'制用法'焙干研成粉,等份分成8包。首日上下午各服1包,继之每天上午服1包,7天为1疗程。每疗程间隔3…5天,一般1…2个疗程可显效至痊愈。
'疗效'用本法治疗54例不同程度的坐骨神经痛,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经长期观察,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验证'蔡,女,68岁,右下肢疼痛5年余,经西医诊为坐骨神经痛,服西药效不显,于1987年8月求治于中医,余投蝎蛇散原方,经服2个月痊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备注'所治病例无很大反应,一般在药后可有全身及患肢出汗或灼热感,有的可出现短暂性疼痛及麻木,不久即消失。
2.身痛逐瘀汤加味治坐骨神经痛
'方剂'桃仁、红花、当归、地龙各15克,川芎、甘草、没药、五灵脂、牛膝各10克,秦艽、羌活、香附各5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天l剂,分早晚2次,空腹温服。
'疗效'身痛逐瘀汤出自《医林改错》。笔者运用本方加减治疗本病140例,其中治愈96例(症状完全消失,可参加正常工作);好转32例(症状基本消失或好转,可做轻工作);无效12例(服本方3…5剂,症状无改善,而中断治疗者)。
'验证'刘xx,女,36岁,农民。病历号6256。于1984年3月25日初诊。半年前患腰腿痛,症状日益加重,疼痛自腰骶部沿右侧大腿后外侧向腘窝、足跟部窜痛,如针扎、火烧样阵阵加剧,尤以咳嗽和用力大便时更甚,久治不效。检查面色苍白,表情痛楚,步态跋行,右侧第二、三髓后孔及臀线中点和承山穴有明显压痛,拉塞格氏征(+),脉沉迟而紧,舌淡苔薄白。诊为坐骨神经痛。证属寒凝气滞,痕阻脉络,治宜化癖通络,温阳散寒,除痹止痛,投以身痛逐痕汤。原方减秦艽,加桂枝、延胡索各15克。3剂。药后疼痛大减,继用原方又进6剂,诸症皆除而治愈。1年后随访,未再复发。
'备注'气虚血弱者减五灵脂、香附,加黄芪30…50克,熟地10…15克;脉数微热者减羌活,加黄柏15克;脉浮风重者加防风15克;脉紧寒重者减秦艽,加桂枝15…25克;脉缓湿重者加苍术15克;伴腰脊痛剧者加三七末3克(冲服);便秘者加何首乌15…25克;病久肝肾两亏者减羌活、五灵脂,加狗脊、巴戟天各15克。
3.薏苡附子散合芍药甘草汤治坐骨神经痛
'方剂'慧苡仁60…90克,制附子(先煎)、灸甘草各10…30克,海风藤、川牛膝各10克,赤芍20…40克,党参15…30克,当归10…20克,秦艽12…18克,鸡血藤12克,
'制用法'每天一剂,水煎,分早晚服。
'疗效'经本方共治23例,痊愈15例(症状消失并观察1年以上未复发),显效例(症状消失,观察半年至1年又复发,但经再次治疗仍可消失者),无效1例(症状无改善)。痊愈15例中,平均治愈天数为10。5天。
'验证'傅xx,男,50岁,干部,1952年8月5日就诊。两月前因坐骨神经痛,采用中西药治疗效果不显。近日加重,沿右腰胯至腿后侧,酸楚疼痛;风雨之日尤甚,伴心烦不宁、头晕失眠。检查:臀中部、臀线、腘窝和小腿沿坐骨神经有触痛点,直腿抬高阳性,踝反射、小腿后侧皮肤触觉均减退,脉紧微弦,舌质淡稍紫,苔薄微黄。血压18。7/l2。06千帕斯卡。辨证使用上述原方,药量稍作如下调整:薏苡仁10克,黑附子(先煎)、当归、海风藤、川牛膝各10克,鸡血藤、秦艽各12克,赤芍20克,甘草3克,党参15克,经服本方5剂,上述症状基本消失,又服5剂而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4.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坐骨神经痛
'方剂'当归12克,川芎、桃仁、红花、羌活、独活、制没药、香附、川牛膝、秦艽、地龙、伸筋草各9克,甘草6克。
'加减'兼风寒者加制川乌、桂枝各9克;兼湿热者加苍术、黄柏各9克;气虚者加黄芪30克;痛剧者加蜈蚣3条。
'制用法'水煎2次分服,每天1剂。
'功效'治疗坐骨神经痛有奇效。
'验证'治疗36例,其中治愈29例,显效6例,好转1例。平均治疗17。4天。随访治愈者1年以上,无一复发。
'备注'坐骨神经痛属“痹证”范畴,可因风寒湿邪客于经络,或因闪伤气血瘫滞,致使经络痹阻,气血通而痛。身痛逐瘀汤加减具有活血化瘀,行血止痛,祛风除湿作用,临床结合辫证,增减恰当药物,均能收到显著疗效。
5.鸡血藤等治坐骨神经痛
'方剂'鸡血藤、芒硝各15…20克,桂枝、柴胡、大黄各10…15克,黄芩10…12克。
'加减'若风偏盛,兼腰背疼痛,游走不定者加防风10…15克,独活10…15克;若湿偏盛,兼肿胀沉重者,加防已10…12克,苡米15…20克,若痰偏盛,兼形体肥胖,肢体麻胀者,加制南星5…10克,白芥子10…12克;若寒偏盛,兼恶寒肢冷者加制川乌5…10克,北细辛2…3克;若热偏盛,口苦便秘者重用大黄15…20克,芒硝15…20克;若瘀偏盛,痛有定处,舌有瘀点者,重用鸡血藤30…60克。
'制用法'将上药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验证'用上药治疗坐骨神经痛患者13例,中痊愈11例,好转2例。
6.杜仲等治坐骨神经痛
'方剂'杜仲、川续断、淮牛膝、桑寄生各30克,没药、乳香、红花、桃仁、生甘草各10克,全蝎、蜈蚣各2克(共研末冲服);木瓜、威灵仙、独活、白芍各20克。
'制用法'将上药水煎,分早晚2次服,每日l剂。1周为1个疗程。
'验证'用本方治疗坐骨神经痛患者133例,经用药1…3个疗程,其中,治愈者125例;显效者4例;有效者3例;无效者1例。
7.黄芪白芍等治坐骨神经痛
'方剂'生黄芪50克,白芍、元胡、木瓜、全当归、桂枝各20克,赤芍、牛膝、鸡血藤、威灵仙、路路通各15克,地鳖虫、全蝎各10克,生甘草5克。
'制用法'将上药水煎,每日l剂,分早、中、晚口服。10天为l个疗程。
'验证'用本方治疗坐骨神经痛患者161例,经服药20…30天后,其中,治愈者152例;显效者4例;有效者3例;无效者2例。
8.乳香粉治坐骨神经痛
'方剂'制马钱子50克,制乳香、制没药、红花、桃仁、全蝎、桂枝、麻黄各20克,细辛15克。
'制用法'将上药共研为细粉末,装人空心胶囊内,每粒重0。3克。用时,每服3…4粒,每日早、晚用黄酒或温开水送服。15天为1个疗程。
'验证'用本方治疗坐骨神经痛患者144例,经用药2…4个疗程,其中,治愈者139例;显效者3例;有效者2例。
十二、脑炎、脑膜炎
本病是由于病原体侵入软脑膜和脑实质所引起的脑部感染性疾病,其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螺旋体及寄生虫等。
1.大蒜野菊花预防流脑
'方剂'大蒜瓣6o克,野菊花30克。
'制用法'加水煎成浓汁。嗽口,每日数次。
'功效'清热解毒。用以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验证'《家庭医学》介绍读者反映效果满意。
'备注'流行期间每日生吃大蒜,然后用盐水漱口,每日数次,有助预防之效。
2.大蒜液方治脑膜炎
'方剂'大蒜、葡萄糖粉各适量。
'制用法'大蒜去皮、捣烂取汁,用开水配成20%的溶液,再加人葡萄糖粉若干。根据病情、年龄给以不同剂量。成人一般可服20%的大蒜溶液20升,4小时1次,病重者3小时1次。脑压高致病危时,急针刺百会、十宣、水沟、少商(放血)等穴;头痛呕吐者,针合谷、太阳、列缺等穴。
'功效'用治脑膜炎。
'验证'《<湖南医学院学报>论文专集》介绍,用此方共治疗4例,均痊愈。
3.水牛角汤治乙型脑炎
'方剂'水牛角片适量。
'制用法'加水煎汤,水煎2小时以上。每日2或3次分服。3岁以内每日用水牛角30克,3岁以上每日用60克,成人每日服100克,连续服用1周可愈。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镇惊。治流行性乙型脑炎、高热惊厥,对大便潜血,鼻衄亦有疗效。
'验证'《新中医》杂志介绍,用此方治疗11例,9例痊愈,l例好转,l例无效。
4.山羊角汤治乙型脑炎高热
'方剂'山羊角50克,钩藤(中药)15克。
'制用法'将羊角切片,水煎2小时后加入钩藤,再煎半小时。日2或3次分服。
'功效'平肝熄风。治流行性乙型脑炎之高热神昏、谵语抽风。
'验证'贾、,女,9岁,患乙型脑炎高热症,按上方服药3日,好转,10日痊愈。
5.橄榄萝卜汤治流脑
'方剂'橄榄6枚,萝卜250克。
'制用法'两味洗净煎汤。当茶饮。
'功效'清热解毒,凉肝止惊。用治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验证'赵xx;男,7岁,患流脑,坚持用上方,治愈。
十三、糖尿病
糖尿病,又称“消渴病”。本病是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病之一。典型者出现多尿、多饮、多食、疲乏、消瘦等综合征,严重时可并发酮症酸中毒。发病机制及致病原因尚未明了。化验检查,血、尿糖阳性,为诊断重要依据。
1.滋肾蓉精丸治疗肾虚型糖尿病
'方剂'黄精20克,肉苁蓉、制首乌、金樱子、淮山药各15克,赤芍、山植、五味子、佛手片各10克。
'制用法'按中成药质量控制标准制成小丸。每次服6克,每天3次。
'疗效'治疗肾虚型糖尿病有奇效。
'验证'治疗170例肾虚型糖尿病获近期治愈49例,显效22例,有效77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为87。1%。
'备注'中医定型标准:(l)主症:多饮、多食、多尿、消瘦或虚胖。(2)肾虚见症:面色姜黄或黧黑,头晕眼花,心悸气短,动则气促,多汗疲乏,失眠多梦,耳鸣耳聋,手足心热,肢麻肢痛,腰膝酸软,健忘,性功能低下,阳萎遗精,月经不调,夜尿频多,舌红少苔或舌淡苔白或舌质暗红,脉细数或沉细无力。
2.萝卜汁治轻、中型糖尿病
'方剂'红皮白肉萝卜。
'制用法'选红皮白肉萝卜,捣碎取汁100…500毫升为l次量,早晚各服1次,7天为1疗程,可连服3……4个疗程。
'功效'清热降火,生津补液,健胃消食,止咳化痰,顺气解毒。
'验证'冯xx,女,45岁,农民,1983年4月16日诊。患糖尿病l年,曾经中西医治疗,病情时轻时重。症见口渴腰酸,疲倦无力,汗出尿频,心悸善饥,舌上赤裂、边尖红,脉细数。空腹血糖185毫克、尿糖(+++)。嘱停服它药,每天饮萝卜汁,早晚各1次,每次约100毫升,连续服21天。检查:空腹血糖85毫克、尿糖阴性,其余症状已不明显;自觉胃部略感空虚嘈杂。处以玉竹30克煎服,以滋气阴,服半月后精神转佳,能参加全日劳动。为巩固疗效,嘱续服萝卜汁1个月,观察2年未复发。
'备注'《卫生易简方》消渴方载“用萝卜捣汁服大效”。本方适用于肺燥胃热型。证见消谷善饥,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大便燥结,小便频数,舌边尖红、苔薄或黄燥,脉滑数等,属上、中消?证,即轻、中型糖尿病。
3.黑木耳扁豆治糖尿病
'方剂'黑木耳、扁豆等份。
'制用法'晒干,共研成面。每次9克,白水送服。
'功效'益气,清热,祛湿。用治糖尿病。
'验证'黄、x,男,55岁,患糖尿病2年,症见口渴腰酸,疲倦无力,汗出尿频,心悸善饥,经多方用药无明显好转,后每天服上方,连用两月,尿糖转阴,血压正常。
'备注'糖尿病是主要因胰岛素不足而引起的以糖代谢紊乱、血糖增高为主的慢性疾病。早期无症状,晚期典型病例有多尿、多饮、多食、消瘦、乏力等症状。本病中医学属“消渴”范围。
4.冷水茶治糖尿病
'方剂'茶叶10克(以未经加工的粗茶为最佳,大叶绿茶次之)。
'制用法'将开水晾凉,取200毫升冷开水浸泡茶叶5个小时即可。
'功效'用治糖尿病。
'验证'据《家庭医生》杂志介绍用此法疗效极佳。
'备注'禁用温开水冲泡,否则失去疗效。据日本新媒介报道,日本一教授的研究结果表明:茶叶中含有促进胰岛素合成及去除血液中过多糖分的多糖类物质,因而常饮冷水茶可治疗糖尿病。
5.煮玉米粒治糖尿病
'方剂'玉米粒1000克。
'制用法'加水煎煮至粒熟烂。分4次服食,连服l000克。
'功效'清热,利尿,降低血糖。用治糖尿病尿味带甜、身有浮肿、尿量增多。'验证'据《锦方实验录》介绍:患者袁某患糖尿病两年余,尿带甜味,身有浮肿,尿量增多,经中西医治疗无效,服此方而愈。又,王某,63岁,患糖尿病数载,时好时犯,于1967年夏手指肿胀,检验尿糖增多,嘱其每日煎服玉米粒60克,连服1000克后,手指松软,血糖降低。
'备注'胃寒者应少食。
6.常食南瓜治糖尿病
'方剂'南瓜(番瓜、楼瓜、窝瓜、北瓜)。
'制用法'熟食,或当主食食用。
'功效'用治糖尿病。
'验证'据日本新闻报道,日本北海道一村镇,通过卫生健康检查发现,有史以来该村镇居民中无一例糖尿病和高血压病患者。这一令人惊奇的报道,引起科学家的重视,经研究发现,原来该村镇居民世代以南瓜为主食。这一奥秘在日本引起极大轰动,人们争相食用南瓜。有预见的日本医学界和商界,通过科学加工制成富含维生素,且热量低的南瓜粉剂投入市场。日本一前首相患糖尿病,经食用南瓜粉而痊愈。报道还介绍,南瓜还有减肥与美容之功,因此颇受日本女性的青睐。据传,南瓜热目前又传人欧洲,继之席卷东南亚。
'备注'我国医籍《岭南草药志》云:南瓜味甘性温。温中止嗽,清热解毒,驱虫。从临床及效用中可见有关治疗消渴(糖尿病)的文字记载。近年我国已有纯南瓜粉生产和经梢。
十四、失眠
失眠,中医称“不寐”或“不得卧”,即因本身原因而引致的睡眠不足,表现为入睡困难,时常觉醒及(或)晨醒过早。按其发病原因可分为四种类型,一是身体原因,如疼痛和咳嗽引起;二是生理原因,如生活工作环境变化,三为精神原因,如兴奋和焦虑引起;四为药物原因,如应用某些兴奋剂。治疗关键在于针对病因,可辅以下法:
1.大枣葱白汤治失眠
'方剂'大枣15个,葱白8根,白糖5克。
'制用法'用水两碗熬煮成1碗。临睡前顿服。
'功效'补气安神。用治神经衰弱之失眠。
'验证'肖x,男,43岁,长期失眠,在医学杂志上发现此方,后用之失眠症治愈。
'备注'临睡前用热水烫脚,多泡些时间,水凉再加热水,随烫随饮大枣葱白汤,疗效更好。用法改用冲鸡蛋汤热饮,亦有功效。
2.蝗虫粉补虚治失眠
'方剂'蝗虫。
'制用法'蝗虫去足、翅,焙燥研粉。每日服10克,分2或3次饭后服。
'功效'用治神经衰弱、肺结核、咳喘等。
'验证'《老年报》介绍,效果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