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将进入一段略显单调而冗长的回忆中。
随着谢兵缓缓叙说,那一次长埋心底的经历终于被第二人所听到。
十年前,血气方刚的谢兵除了破案,还特别热衷一项活动,出游探险。
那年秋天,谢兵又兴高采烈整装出发,参加了一个稍带冒险性质的旅行团。目的地是一个叫做地龙沟的地方,那里是一片尚未开发的原始森林,据说景色绝美,鸟兽很多。
不用说,那样的目的地正对谢兵的胃口。他们坐客车从省城出发,在蜿蜒的山路里足足颠簸了一天,才赶到地龙沟。
一车去的有二十二个游客,加上司机和导游,一共有二十四人。导游上车时清点了人数,剪了票之后才出发。
就在这辆车上,谢兵碰上了一个人。准确的说,这是一个他既遇到了,又从来没有遇到的人。这话怎么说?谢兵叫张成别急,自己后面会讲。
谢兵一上车就看到了这人,他是谢兵的邻座,是一个身材瘦小,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书呆子模样的人。谢兵上车时他正在埋头摆弄一台电脑一样的设备,看也没看谢兵一眼。
这不是就遇到了吗,为什么要把事情说得那么玄乎?张成很迷惑。谢兵在这里没有做何解释,看起来要在后面揭开答案。)
本来谢兵对文弱书呆子也不大理睬,但是他的邻座过于特立独行,引起了谢兵的兴趣。谢兵主动找书生攀谈,好在书呆子虽然外表看起来冷漠呆滞,言谈其实比他外表灵活得多,两人很快就谈得入港。
交谈中得知书生名叫周剑平,是省物理所的助理工程师。而写谢兵为了某种原因,并没有说出自己的警察身份,而是随便说自己经商。
谢兵听说周剑平身份后,随意说了一句话,“想不到周工一个知识分子,也喜欢冒险活动。”
周剑平听了只是一笑,并没有搭腔。
过一会,大约是觉得相互熟悉了,周剑平才向谢兵吐露了他此行的目的,不是参加活动,而是为了一个科研项目。因为没有到地龙沟的班车,他不得已只好选择了随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