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航空兵的进攻战术之中第一优先考虑的打击目标无疑是敌方的指挥中枢。当然历次局部战争的经验似乎证明空军和远程巡航导弹的精确打击也执行类似的任务。但事实上是美国人所谓的成功案例不过是在向大量的假目标之上倾泻了数以万吨计的钢铁之后所得到的。”此刻在坤甸的指挥中心之内,面对着眼前巨大的沙盘,杨全的脑海里再度回响起了联邦德国国防军空中机动师第一空中机动旅指挥官曼弗雷德.冯.莫德尔上校向自己所讲解的低空突击战术。
“可以确定‘伊斯兰天堂旅’的前线指挥中心的位置了吗?”杨全抬起头来大声向他的无线电监控团队问道。顺着声线望去,杨孤鸿大校的目光再一次的与那一双双明显与华人相异的棕色瞳孔向对。这群在中国海军陆战队突袭杨全的指挥中心之初便为杨孤鸿大校所注意的特殊“参谋人员”虽然同样身穿着“南洋解放军”的军服,但是他们却是如假包换的以色列公民,而在突击审讯之中这些人虽然拒绝透露自己的身份。但是杨孤鸿大校还是从侧面了解到这些犹太人来自于以色列国防军军事情报局。
在当今世界军事格局中以色列的电子战(ew)系统位于领先地位,1973年赎罪日战争后,以色列就开始着手不断强化自身电子战系统,因此在以色列和美国企业间建立起了紧密的利益共同关系,随之始终拥有着中东地区最为先进技术的电子战系统。在最近一次中东地区的与阿拉伯人的冲突之中―2006年7月的第二次以色列黎巴嫩战争开始的第一天,以色列情报专家就令他们的电子战系统有效地覆盖了南黎巴嫩,以至于拥塞了包括电话通信系统在内的真主党的所有军事通信网。
当然在杨全的麾下他们的任务远没有那么复杂,以色列军方所秘密援助的信号情报站的使命只是通过大功率的无线电监听设备对“伊斯兰天堂旅”的前沿无线电通讯系统进行监听和定位而已,这对于长期以来都一直针对巴勒斯坦和真主党方面进行监听和“定点清除”的以色列国防军军事情报局人员来说似乎并非什么难事。
“我们一共发现了6个大功率的战区指挥部级别短波通讯电台群的位置,在过去的几个小时里他们的活跃程度和信息流量几乎相同。”但是此刻拿着一份标注着6个他们所测定的短波通讯电台群位置的地图,此刻曾在以色列国内拥有多次成功定点清除经验的以色列国防军军事情报局人员此刻却有些为难的向杨全说道。当然仅从技术层面要想从其中分辨出其中真正的指挥中枢并非不可能,但是那需要漫长的时间,而此刻“南洋解放军”最缺乏的也就是时间。
面对杨全的武装直升机群防御战术,缺乏重型防空武器的“伊斯兰天堂旅”方面虽然暂时也没什么有效克制的手段。但是对于向来冷酷无情的“伊斯兰天堂旅”领导人艾依提眼中,这种战术却并非全无破绽,作为一种技术兵器而言,武装直升机所需要的后勤支持甚至比只能在战场保持上百个摩托化小时的主战坦克更为沉重。长时间的作战必然会令武装直升机这一精密的武器为零配件的磨损和弹药的消耗所拖累。所以只要凭借着手中兵员上压倒性的数量优势,冲破“南洋解放军”直升机翼刀下的防线并非是什么难事。
“安拉至大……”“伊斯兰天堂旅”又一轮新的攻势在坤甸北部的要塞―三溪珀努的市中心伴随着一个垂老的阿訇那嘶哑的声线全线展开。大群的手持着各种武器的印尼穆斯林以空前密集的队型踩着满地的瓦砾和各种残缺不全的尸体展开了冲锋。在他们的身后“伊斯兰天堂旅”的精锐部队正小心翼翼的驾驶着装载着迫击炮和重型机枪的民用车辆为前方的那些炮灰提供着火力掩护。
“兄弟们!稳住……放近了再打!”而在这群已经被宗教的狂热和杀戮抹杀了理性的暴徒的前方,残存的“南洋解放军”的士兵正据守着一栋栋建筑物的高层居高临下的注视着前方那涌动着的人潮。“开火……”随着来自泰国的林归航的一声怒吼,架设在建筑物楼顶的“米尼米”机枪率先喷射出致命的弹雨。紧随其后各种轻重武器从加固成射击口的窗户内全力射击着,收割着一批又一批愚昧的生命。
“冲上去……杀光那些异教徒……”原先跟随着步兵的“伊斯兰天堂旅”的突击车辆猛然加速碾过满地己方士兵的尸体,有些时候死尸堆中还会伸出一两只渴望帮助的手臂,但是转瞬之间就会被飞速旋转车轮撞断碾碎。沾满了鲜血和头发的车轮在三溪珀努的市中心街道之上留下一道道恐怖的车辙全速冲向“南洋解放军”据守的防御支撑点。在架设在车上的重型机枪的猛烈射击之下,一个又一个射击着窗口被打成了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