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装直升机空战的理论由谁率先提出或许永远是一个谜,但是在同一个作战维度之中大量敌对的同类型武器大量并存始终蕴涵着冲突的可能,就如同固定翼战机首先出现在天空之时,双方都不过用其所上升的高度进行侦察和火炮校射,交战双方的飞行员即便在空中遭遇,往往也不过擦肩而过,有的还互相致以中世纪骑士般的互相问候,但是何况这种战场的温情和暧昧就被战鹰之间的相互猎杀所终结。
而盘旋在一树之高的直升机的命运远比固定翼战机更为残酷,几乎在诞生之初,出现在战场之上的军用直升机便饱受了来自地面防空火力―从步枪到高射炮、防空导弹以及与它们飞的更快更高的喷气式战机的联合绞杀,军用直升机童年时代的脆弱使得它们永远只能是低烈度局部战场之上的配角。但是随着军工科技的发展,这群稚嫩的鹰隼终于进化出了强劲的双翼和锋利的喙爪。在两大强大的军事集团体系与体系的全面对抗之中,军用直升机非但不再是任人宰割的鱼腩,相反却是无可争议的低空之王。
在战场之上最为有效击败一种技术兵器的手段就是发展出比它性能更强的同类产品。因此在冷战颠峰的20世纪80时代,为了争夺战场的低空控制权,美、苏两大超级大国几乎同时开始对以武装直升机群对抗武装直升机群的武器和战术研发。一向强调技术兵器通用性和多功能的美国军方在这个领域采取的是思路是开发出具有速度和爬升的优势、良好的机动性和强大的火力以及装甲防护性能的ah―56“夏延”型武装直升机,这种拥有可怕的非常规机动能力的怪胎虽然最终在竞标败给了休斯公司的ah―64“阿帕奇”型武装直升机,但是这种武器却是武装直升机在传统固定翼战机“能量机动”的空战战术之中最为完美的体现。
而苏联方面所采取的对应措施多少与他们在空军战斗机领域不遗余力的追求专业而开发出多种只在某一方面拥有突出优势的专业战机的方式大相径庭。这或许是由于武装直升机的主要使用者是向来以作风粗旷而著称的苏联陆军有着一定的关系。苏联军方并非不重视未来可能出现的武装直升机空战,不过他们的解决之道是在武装直升机上直接安装和使用的战斗机所使用的空对空导弹。而民主德国陆军上尉拉尔夫.哥斯切克在两伊战场之上用于击落伊朗空军f―4“鬼怪”型战斗机的r-60型空对空导弹便是苏联和整个华约精锐陆军航空兵的空战利器。
r-60型空对空导弹是前苏联红旗设计局于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初期发展的红外线制导短距空对空导弹,属于k-13(aa-2)系列导弹的后继型,但是r-60型空对空导弹的重量和尺寸都只有k-13系列的70%,作为一种袖珍型格斗导弹,可以由apu-6011m型实现双重挂架挂载。但是袖珍的外型也使得它的弹头重量仅有k-13导弹弹头的53%、美制“响尾蛇”型导弹弹头的67%以下,由于弹头过轻影响了此种导弹的效能,r-60在实战中甚至发现无法有效击落敌机的情形。
而且初期的r-60型空对空导弹仅具备尾追攻击能力,但是随着苏联于1970年代末期推出编号为r-60m的改进型,配备有光电引信和改进型寻的头之后,这种武器脱胎换骨的具备了准全向位攻击能力,其前半球的最大射程增至5公里。而且能与米格―29或苏―27型战斗机飞行员的头盔瞄准具想配合实现运动追踪、锁定目标。而仅0.4公里的最短有效射程更使它在近距离空战中拥有超乎想象的战术优势。拥有超强机动性能的苏―27型战斗机配以6枚r-60m型空对空导弹的组合,绝对是冷战时代西方战斗机飞行员的噩梦。而短翼下挂载8枚r-60m型空对空导弹的米―24p武装直升机更拥有了与西方先进的武装直升机群空战,甚至在近距离交战中对抗北约二线喷气式战斗机的能力。
当然在两伊战争的低空争夺之中,由于伊拉克陆军航空兵所获得的绝大多数还是性能大幅缩水的“猴型”米―25“雌鹿”型武装直升机。因此非但没有装备r-60m型空对空导弹的可能,甚至武器系统也缺乏精确性和可靠性、而米―25“雌鹿”型武装直升机巨大尺寸更使其在直升机与直升机的对抗之中缺乏灵活性。因此在曼弗雷德.阿德勒上校所率领的民主德国陆军航空兵顾问团抵达之前,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空军的f―5型飞行员们甚至养成了一种在前线追捕直至击落伊拉克陆军所装备的米―25“雌鹿”型武装直升机的特殊嗜好。
而在战争初期,伊拉克的米―25“雌鹿”型武装直升机与伊朗空军的ah―1j型“眼镜蛇”武装直升机的对抗之中也始终处于下风。虽然双方的战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飞行员的素质。但是伊朗陆军航空兵的ah-1型武装直升机的机动性比米―25好。因此伊朗的ah-1型武装直升机如果先敌发现米―25,往往就用“陶”式反坦克导弹进行攻击,如果一击不中,则利ah―1的机动性,力图摆脱米―25的追踪,绕到其身后用机炮解决对手,或者把米―25引到伊朗空军的截击圈,让f―4“鬼怪”型战斗机去收拾米―25。
但是伊拉克的ah―1j型“眼镜蛇”武装直升机即便先发现对手,在缺乏远程指导武器的情况也要利用其速度和爬升的优越性,高速爬升到1000米的中空,然后绕到敌人后方,从机炮进行攻击。因此在开战初期,伊朗的ah―1凭借机动灵活的战术和武器系统上的优势,偷袭伊拉克的米―25“雌鹿”型武装直升机屡屡得手。
1980年11月,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直升机之间的空战中,两架伊朗空军的ah―1j型“眼镜蛇”武装直升机便成功偷袭了两架是伊拉克陆军航空兵米―25“雌鹿”型武装直升机,取得击落其中一架,击伤另一架的优异,而负伤的“雌鹿”在10公里以外迫降之后,伊朗空军的ah―1j型“眼镜蛇”武装直升机还追上去,降落在伊拉克的米―25旁边,活捉了驾机的伊拉克少校作俘虏。随后在1981年的4月24日,又是两架伊朗的ah―1j型“眼镜蛇”武装直升机对抗两架伊拉克的ah―1j型“眼镜蛇”武装直升机,战果依旧是两架米―25被击落,伊朗方面全无损失。
正是由于“猴型”米―25“雌鹿”型武装直升机的拙劣表现,使得巴格达高层对使用这种武器全无信心,甚至将其局限于国内治安和总统仪仗卫队的角色之上。但是很快曼弗雷德.阿德勒上校所率领的民主德国陆军航空兵顾问团便令他们对米―25“雌鹿”型武装直升机重拾信心。毕竟拉尔夫.哥斯切克上尉用这种武器创造了一个奇迹―武装直升机击落喷气式战斗机。
而今天在西方世界对这一战果普遍表示认可,但却嗤之以“瞎猫撞上死耗子”之时。驾驶着远比米―24/25“雌鹿”型武装直升机更为先进的“虎”pah-2型武装直升机的曼弗雷德.冯.莫德尔上校却深知这一切并非侥幸,因为在他父辈的前民主德国国家人民军之中众多陆军航空兵飞行员们长期不断的摸索和演练的,除了低空突袭撕裂北约地面防线之外,就是如何与数量占据优势却拥有空中优势支援的北约武装直升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