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力量之天狼-第九章:明日之殇(二)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龙的力量之天狼> 第九章:明日之殇(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章:明日之殇(二)(1 / 2)

世界花都巴黎,游人或许参观过卢浮宫、登临上艾菲尔铁塔、乘船游览过塞纳河,这些闻名遐迩的人文景观总能令难以忘怀赞叹不已。但是真正令巴黎人自豪的还是街头无处不在的咖啡馆。同样是法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也许它并无突兀之处,也无甚新奇,但透过它,世人才能真正触摸到法兰西人民生活的脉搏。巴黎的大小街道,不管是总统府所在地爱丽舍宫周边的马里尼大街还是香榭丽舍大街,或是蒙马特高地的窄巷,咖啡馆总是无处不在。尤其是在两街相交的十字路口,占据最佳经营位置的往往都是咖啡馆。

深红色的店招、雨棚、太阳伞是巴黎咖啡馆的统一着装;深红色的桌毯、椅套、餐巾是咖啡馆的内饰。它们都和咖啡一样的暖色调,正和法国梧桐的浓荫形成鲜明的对比,加上空气中弥漫的咖啡香,立体地刺激着游人的感官。巴黎咖啡馆由此打动了不少画家,法国印象派大师们以此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作。巴黎咖啡馆不光占据了地理位置最佳的十字路口和金三角,而且常常将咖啡座椅、太阳伞扩张到人行道上,让行人靠边走。咖啡馆是巴黎无庸质疑的宠儿。

“我不在家,就在咖啡馆;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在这句相传是法国大文豪―巴尔扎克的名言感召之下,巴黎的咖啡馆从早到晚宾客满座,顾客各色各样,除了休闲、交流之外,还把咖啡馆当成点心店和书房、会议室。许多法国人不吃早餐,清晨第一件事就是奔咖啡馆。法国人爱读书,爱日光浴,这里都可以得到满足:泡一杯咖啡坐在某个角落,看上数小时的书,或者坐在人行道上的咖啡座脱去外衣晒着太阳,看着国际大都市街上过往的各色行人和疾驶而过的最新款式的名车,或者就看看街心花园十八世纪的雕塑吧!那是多么的自在和惬意。也有个别的拿了文件和电脑在咖啡馆敲打半天键盘,也决不会有服务员前来干涉。

坐在位于巴黎时尚宝地第6区的托侬咖啡馆的门前,一对来自遥远东方的男女此刻正闲暇的享受着上午的时光。身为日本政府派驻巴黎的文化参赞,出身公卿豪门的藤原贞敏子自然早已习惯了用一杯香浓的咖啡去感受那浓郁的法国文化。青春、自由、从咖啡馆迸发出的智慧激情、以及左岸地区(leftbank)潮水般涌现的文学评论。

“据说让-保罗.萨特(注1)和西蒙.波伏娃(simonedebeauvoir)(注2)便曾坐在附近的花神咖啡馆里,进行着他们著名的哲学辩论。”和大多数日本被称为“华族”的贵胄子弟一样,藤原贞敏子从小就家学渊博。特别是对于西方哲学,藤原贞敏子更是颇具造诣。此刻坐在巴黎的街头,藤原贞敏子不禁回想起那些拜读让-保罗.萨特的“存在主义”巨著时的清涩年华。世界上最具传奇色彩的情侣之一。让一保罗.萨特和西蒙.波伏娃―两位感情奔放、思想开放的学术巨匠之间的关系曾经背负累累骂名,特别是他们与年轻的奥尔加.科萨切维茨及其他人之间不光彩的纠缠引发了人们无休无止的争论。他们的作品对现代思想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但是说起波伏娃和萨特,虽然人们更多地想到的却是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的思想是伟大的―或许这才是这对伴侣真正想要的结局。

“法国正是一个奇怪的国家,它即是一个思想上的巨人却同时也是行动上的侏儒。有些时候我真的怀疑那些显赫一时的法国思想家是不是真的是存在于这片国土之上。”作为日本防卫省派驻法国的“防卫驻在官”(即武官),井上公彦一佐自然不是单纯的赳赳武夫,但是面对着气质高雅的藤原贞敏子,他依旧不敢轻易的在人文主义思想方面轻易置喙,只能随口的迎合道。的确法国思想,事实上几乎已经成为欧洲和整个西方文化及其基本理论在当代所发生的一切重大变革的重要精神支柱和思想基础。但是无论是“存在主义”、“新马克思主义”、“符号论”还是“解构主义”,对法国国内的影响都远不及在世界的其他地方。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确是一件好事,但是声音太多、太杂却最终会混淆了视听,令民众和政治家们无所是从。”面对着井上公彦的疑惑,藤原贞敏子微微一笑,灿烂如芬芳的“普罗因玫瑰”。“事实上今日的欧洲和日本也同样如此,各种各样的思想宛如湍急的旋涡,时刻可能令航行中的政府迷失方向甚至最终倾覆。而为了迎合选票,政客们往往朝秦暮楚,最终一事无成。”藤原贞敏子放下了手中印着淡淡口红印的咖啡杯不无感慨的说道。

“是啊!如果一直这样下去的话,这个世界或许真的要糟糕了也说不一定。”虽然相处的时间并太长,但是对于这位自己名义上的同事,实际上的直接领导者的远见卓识,井上公彦早已佩服的五体投地。如果最初的好感仅仅是源于对藤原贞敏子娇好外貌的垂涎的话,此刻他早已拜倒在了对方身上远比容貌更为摄人的无穷魅力。

“这个世界需要自由的声音,但是如果这种声音太过于响亮之时,一切便会变得难以收拾起来。因此全世界目前都在惊诧于中国模式的无穷魅力。”仅仅用了一代人的时间,中国就从几乎十分贫困的状况中振兴起来。这无疑一个令人侧目的功绩,那个伟大的东方大国再次因此而倍受瞩目。但是在西方世界的眼中,“中国模式”的成功却成了自由民主制度要面对的最大挑战。

事实对于欧洲,中国并未在军事上构成巨大威胁:只有一些极端民族主义者或偏执狂在谈论中国同美国或日本发生战争之时波及欧洲的危险。但是在思想观念方面,如果撇开环境方面的影响不谈,中国的政治经济模式取得了一些胜利,却事实上已经成为一种替代西方流行百年的资本主义自由民主制度的最佳选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