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三国志-第72话 彭越后人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其他类型>翼三国志> 第72话 彭越后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2话 彭越后人(2 / 2)

“敢问小公子尊姓,来此何干?”

“在下姓李,名昊,表字彦威。”李昊报过姓名字号,又将自己的身世、师从,这几月闯荡江湖,后投太平道,现欲往崤山征请朋友的事说了一遍。

彭凌听罢,心中暗自高兴。想此人竟是前太常卿李膺的孙儿、翠华山紫虚真人的徒弟,年纪虽轻,却气度恢弘,抱负不凡,正可引为同调。便即说道:“人之一生,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大丈夫处世,正该如公子一般,四海为家,轰轰烈烈干一番大事。”

“适才小弟在院外窃听,琴声轻妙,词意高远,先生一定是壮志不酬,形容长啸吧?”

彭凌忙摇手道:“村野狂愚,一时失口,惹足下笑话了。”

便在这时,那栾广儿插话对李昊道:“公子,小人不堪跪坐,还请放我出去遛达遛达。”原是他听不惯彭凌那口文绉绉、酸溜溜的儒生话,坐不住脚了。

李昊知他性情,便让他出去放马。等他去后,又恳切地对彭凌说道:“先生抱济世之才,歌中已见其大略。只是当今朝廷君昏臣庸,致使贤能隐迹山林,不能显用。在下想请教先生,当今乱世将何去何从?还请先生不吝赐教。”

彭凌见李昊情词恳切,也便剖诚说道:“说赐教实不敢当,但晚生虽身居乡野,却时时心忧王事。昔日夏亡商兴,商亡周兴,周亡秦兴,秦亡汉兴,天下大势,是分久必合,治久必乱,此乃千古不易之理。刘邦传国二百年亡于王莽之手,刘秀传国至今亦近二百年,数合情理亦合,试想当今天子荒诞不经,岂能守业?我看不出十年,天下必定会兵戈纷争,枭雄竞起,烽烟不绝。先有赤眉、绿林(西汉末年两支农民起义军,这里是比喻将会有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之辈揭竿反汉,继而群雄逐鹿。然而,黎民百姓谁不盼望江山一统,安居乐业,只是不先砸破汉朝这个烂摊子,安居乐业便无从谈起罢了。民心思定,这是大趋势,大前景,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神州分崩,四海震荡,相信很快便又会结束,由德才兼备者扫灭群雄,得拥万里河山。只是,数十年后,这个既有雄才大略,又能上应天意、下顺民心的真主却又不知是谁了。”

这一番话,说得慷慨激昂,鞭策入理,几乎将未来数十年的天下大势涵盖在其中,直让李昊听得怦然心动,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强烈震憾。想不到这个看似纤弱的年轻儒生,对于如此纷乱复杂的世界和这世界扑朔迷离的未来,竟能洞若观火。

李昊说道:“太平道张教主便是当今唯一能戡乱致治,匡世救民之人。小弟当引荐先生,愿先生出山救天下,也好一展平生抱负。”

“虽承公子谬奖,但晚生不过章句之徒,并无实用之学,恐难以致君泽民。”

“先生何必过谦,小弟已经领教多时了。张教主乃求贤若渴之人,以小弟看来,太平道多有能征惯战之士,却少运筹帷幄之辈,先生此去正是锦上添花,定得大用。若先生不弃,待我从崤山回来,我们一路同行如何?”

“公子诚意相邀,彭凌不胜感激。不过晚生对张教主其人知之甚少,况我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既要投身行伍,光靠书上这点本事何堪大用?自当用几年时间,周游华夏各地,熟记地形,尤其是那些兵家必争之地。到那时再入军中效力,也不至尸位素餐,或许能有所建树。”彭凌说到这里,见李昊默然无语,有些怅然若失,话锋一转道:“不过李公子请放心,到你节钺在手之时,彭凌自会前往襄助。”

听了这话,李昊才略觉心安。今日本欲在村中讨碗茶喝,不期遇上彭凌,话说得很投机,又得彭凌殷殷相留,当晚便在草舍中住下。

二人说古论今,讲法谈兵。那彭凌随问随答,滔滔不绝。李昊亦见识不凡,常常是语出惊人。二人一直谈到深夜,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第二天吃过早饭,李昊与彭凌依依作别,带着栾广儿打马向崤山进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