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三国志-落难遇温情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落难遇温情(2 / 2)

李昊亦笑道:“敢问店家尊姓大名,在下若有出头之日,定当涌泉相报。”

那店家似也有些见识,笑道:“小人免尊姓杜,叫做杜二。”

二人正说着话,刚才出去的那位青年带着一名大夫进来了。那大夫仔细地为李昊号过了脉象,检查了全身伤势,说是内脏强健,脉象有力,筋骨亦无大碍,只是有些许皮外伤需要好好调养。内服几济药,外用几帖膏,休养十日半月,自将痊愈。

那青年听了,显得有些吃惊,问那大夫道:“您确认这小公子没有内伤?”

大夫见他神色紧张,便又给李昊搭了一次脉,搭完后仍微笑点头,道:“小公子的脉象确然沉稳有力,内息浑厚顽强,康健着呢!”那青年仍不信似的,将一手掌贴到了李昊胸前,表情先是一怔,随即转而欣喜。大夫开过药方便告辞回去了。

那青年替李昊付了诊金后又去抓药、煎药,然后服侍李昊把药喝了,直忙得满头大汗,却始终少言寡语,不多说一句话。

李昊默默地看着这位只比自己大四五岁的陌生人,在为自己忙里忙外,心头一阵阵热浪滚过。喝完药之后,那人坐在床前的一条凳子上,对李昊柔声说道:“不妨事了,过几天就可以痊愈了,只精心将养就是。”俨然是一位慈祥的大哥哥模样。

直到这时,李昊才有暇细问:“这位大哥,我们从来不曾认识,您对在下如此尽心照料,无微不至,至今在下还不知您的尊姓大名,是哪里人士?这叫小弟如何心安!”

那青年淡淡地说道:“都是出门在外的人,自然应该相互照应,些须小事,何足挂齿?某姓费名柏,祖籍兖州东郡,后迁至关西扶风。”

李昊又问道:“那么大哥因何事来到华阴城,莫非是要出关?”

费柏长长地叹了口气,说:“宣帝时,我家祖上也曾出仕为官,家道兴旺,为扶风大户。从七岁起,家父便为某延请文武名师,教授经史,传授功夫。我苦读、苦练十几年,本想以文武全才举得孝廉,出行仕途,任得一官半职哪怕是县令、郎官,也好济世救民,青史流芳,也不枉此一生。不料几年前,家中连遭祸事,家道败落,父母也双双染病过世。某孤身一人,茕茕孑立,曾为人佣工,也曾去乞讨度日,那时,当真是落魄窘困已极。不怕小公子笑话,费柏虽然一贫如洗,人微身贱,却不甘久居人下,辱没祖宗,过些猪狗不如的日子。从去年开始,我借了些本钱,往关东一带贩卖货物。好在扶风盛产陶器,我便一心觑准了这盘生意。一年来,多是从扶风买得陶器,再途经潼关、函谷关,贩到弘农卖出,赚些差价。由于主顾照看,虽没有飞黄腾达,三餐温饱,片瓦遮头,却也不是问题。

“但官家言道,‘士农工商’,做一个小商贩毕竟受人轻视。因为我有一个姑父叫张角的,已经快有二十年没见面了,最近,听说他在冀州创立了太平道。只不知这个太平道教主张角是不是我的那个姑父张角。我想沿路打听,若得机会投往他的教中谋个差使,也好图个前程,熬个出头之日。便是沦落草莽,也心甘情愿。总也比做一个小商贩强上百倍。”

李昊听得“张角”二字,自是微微一愣。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