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解与马清河见此,不禁感慨盛万千。逼于无奈,困兽犹斗,何况人乎?
马清河此时呼吸已经急促,他便向郭解道:“师祖,请您快快回营,告诉卫青大将军,让他明日进城受降,以防日久生变。”
郭解点头,本想说一声保重,但觉已是多余。于是对马清河深深一揖,悄然离去。马清河见师祖对自己施此重礼,心满意足地闭上了眼睛。
第二天清晨,卫青率大军来到增山北门。太子于单,将马清河的尸体以红棺盛敛,放于城门之前,自己和众将士,身着缟素,不带寸甲,门外请降。卫青派十名通译,宣晓全城:
自增山至临河,千里之地,从今日起,重归汉家,
所有子民,不论种族,均为汉民。匈奴将士,凡欲回
匈奴大营者,悉听自便,决不伤害。欲随太子降汉者,
可随大军赴长安。
此言既出,增山将士与民众,无不额首相庆,高呼大汉天子万岁,视卫青为天人。于单手下五万兵马,许多是有父子兄弟在匈奴本营的,一听说可以放归,便纷纷来到卫青大帐之前,黑压压一片跪倒,失声痛哭。凡父子兄弟同在军营者,儿子和弟弟尚未成家,都纷纷登记,要随太子去长安,做大汉子民;那些要回匈奴老家的人,也纷纷在臂上刺字。有的已是自由人,便刺上“誓不与汉交兵”,有的是奴隶,知道回家后可能还要入伍,便刺上“卫将军于我有大恩”等字。一天之后,太子营中,竟有两万人马,要同去长安,见大汉天子!
卫青派苏建等数人,飞马前往长安,向武帝报告此事,以有所准备,接受于单来降,安置匈奴将士。自己与郭解、于单等人,一路上安抚边民,部署守将。无奈于单身体本来就不健壮,加之心情沉重,水土不服,眼看就要病倒。卫青忙命随军医士,细心呵护,并让公孙贺伴其慢慢行进,自己与郭解急回长安复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