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芳芳每每在一边看见这两个男人斗智斗勇,都会发自内心的想微笑:顾倾国,终于有了一个自己的朋友。
除了购股的事,发酵条件的摸索也是同步紧锣敲鼓地进行。而在这个过种中,梅芳芳有个尴尬而畏惧的问题——和加拿大专家杰克的英文交流。
他是个很和善的老头,不像一般的白种人那样魁梧,而是矮矮胖胖的,长了一张很慈祥的脸,像短胡子的圣诞公公。
他为人也很知善良,从第一次在机场里见到接机的梅芳芳,就笑*的跟她打招呼。
她很尴尬的回了句:“hi。“就再也不敢开口。听力和口语是她的弱项,她一直觉得自己学得是哑巴英语,怎么敢和老外面对交流?
可是她身为顾倾国的助理,偏偏和杰克的接触机会极多,这让她一次比一次尴尬。每次都是低着头,垂着眼,躲在顾倾国的后头,像个没见过世面的小媳妇。
有一天,他们又去跟杰克谈实验进度。刚进去没几分钟,顾倾国忽然拍了下脑袋,急急慌慌地对梅芳芳说:“哎呀,我忘了j~j今天下午要出去谈招标的,我还有细节没有跟他交待清楚,芳芳你跟教授谈谈,把进度了解一下。”
说完跟杰克解释了几句,就匆忙离开了。
梅芳芳懵了,把她一个语言不通的人,扔在这里谈实验进度?
她尴尬地坐着,跟教授大眼瞪小眼。
可是这样的僵持也不是办法,梅芳芳憋了很久,终于结结巴巴地开口了:“iiwanttoknobsp;进度怎么说来着?她绞尽脑汁地想,没想起来,只好换个她勉强想得起来的说法:“agbsp;说完她就眼巴巴地望着教授,不晓得他能不能听得懂她平直的英语发音。
很走运,教授在眨巴了两下眼睛之后明白了她的意思,开始跟她交谈。
梅芳芳开始的时候,脑子一片空白,只能从教授的句子里捕捉到她最熟悉的词,她感觉自己又回到了英语考场上,开始听那要命的听力磁带。
但是杰克很善解人意地,他一直面带笑容,把每个词说得慢而清晰,当看见梅芳芳的脸上有疑惑时,他会把刚才的句子再次重复,直到她听懂为止。
梅芳芳感激之余,也慢慢不那么紧张,开始试着将教授的话和她平时看的文章里的单词联系起来。渐渐地,那一个个单词好像到了嘴边,她能够说出来了。她每说一个专业词汇,就能看见教授脸上鼓励和肯定的笑容,她说得越来越顺畅……
当顾倾国回来的时候,看到的是一个放松的梅芳芳,而杰克对他说:“misssuisprofessional。”
梅芳芳听懂了这句话,教授在夸她专业,她羞涩而又开心地笑了。
和顾倾国从实验室里出来,梅芳芳一路上很膨胀,兴奋地自夸:“原来我英语表达还是很不错的嘛。”
顾倾国似笑非笑:“我就说,一个六级考了75分的人,连这点事都搞不定,我真得要怀疑我国英语考试的真实性。”
梅芳芳惊讶地问:“你怎么知道我门给考了75分?”
顾倾国撇她一眼:“你莫非以为我真把你要来当花瓶的?我不看你简历敢让你当我秘书?”
梅芳芳怔了怔,又突然抑起头对他微笑:“你刚才是故意的吧?”
“什么?”顾倾国装傻。
“你根本不是真的找*有事对不对?”梅芳芳揪住他的袖子。
顾倾国微笑,敲了敲她的头:“傻瓜,我要是不把你一人丢下,你能开口说英语么?”
梅芳芳咬了咬唇:“那你刚才……相信我能做得好么?”
“当然,我的助理,怎么会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顾倾国的眼睛里,不是虚伪的鼓励,而是真正的信赖。
梅芳芳心里流淌着温暖,这时,他们正好走至无人的拐角,梅芳芳停下来,踮起脚尖,在他唇上轻轻一吻:“你真好。”
亲爱的,你总是这样好,在我自己都还不敢相信自己的时候,你就已经相信我了。
有你在身边,我会一往无前!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正文第120章
菌种顺利*中试,基建也正式开始,所有的一切,看起来都那样顺遂。然而,再晴朗的天空,也会有突然的阵雨。
三月初的某一天,在梅花日报上,刊登了一个豆腐块大的新闻:梅江河水污染,最主要的污染源是来自江边的工厂,尤其是某著名药厂,常年将生产废水排入江中,导致鱼虾死亡,水草不生。
新闻所指的江段,附近的“著名药厂”,只有他们公司。
报纸是梅芳芳拿给顾倾国看的,看完之后,他一脸阴沉:“叫李总上来。”
梅芳芳赶紧去打电话。
李总刚才也看见了那则新闻,所以上来的时候脸色一片煞白。
“去查,这篇报道是谁写的?”顾倾国的眼睛里满是狠光,这分明是有人故意跟他们公司作对。
“我已经打过电话到报社了,他们说是市民匿名爆料。”李总战战兢兢地回答。
“市民匿名报料他们就敢登,把我们公司不放在眼里!”顾倾国揉了报纸。
“去搞掂他们,无论用什么手段,让他们登报道歉!”顾倾国直接下令。
“是,顾总。”李总的心里直打颤,火速离开,去处理这件事。
李总在城里混了许多年,这点人脉还是有的。七弯八拐,总算将报纸的吴主编约出来吃饭。
这位吴主编一开始不冠冕堂皇,说要坚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可是一个装着卡的信封递过去,马上哼哼哈哈起来。
最后,他很严肃认真的说:“新闻报道的的确确是要坚持真实性,所以,对于失实的报道,我们也要及时给予改正。”
李总连连点头:“对对对,吴主编,您真的是充分体现了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良知和魄力,我十分钦佩。
如此让正常人听了心里都会发笑的奉承话,偏偏一个说得极为真诚,一个听得十分受用。
三天后,报纸登出来后续报道,说是经过详细调查,污染一事有失实之处,并且告知广大市民在提供新闻线索的时候,不能只注重轰炸效应,还要注意真实性。
事情不了了知,看报纸的人也不过是撇撇嘴,这世界,什么是真,什么是假,有谁说的清?还是各自管好自个儿的小日子小生活吧,天?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