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爷爷留下不少泛黄的旧书,其中大多是道术奇门遁甲之类。不外是教人怎么点石成金呼风唤雨。。。甚至长生不老。。。哎!想起爷爷因为沉迷法术而弄得家破人亡,最后郁郁而终(后面章节细述),我很少去翻看。
不过里面有几本旧‘县志’倒是引起我的兴趣,那天偶然在最后一本中看到记录着这么一个事件----民国十六年的冬天,揭阳县‘忠义庙’发生了一起奇怪的惨案,共有十二人被杀,一人暴毙。。。。。。
引起我注意的不仅是因为‘忠义庙’就在我家附近,而是事件的离奇恐怖。。。。。。
书中说那是揭阳近百年来最冷的一个冬天,当时时局动荡,战乱匪患不已。位于城区北门,供奉着‘关公’的‘忠义庙’,一时间成了流民和乞丐的避难御寒之地。
提起‘忠义庙’,还有这么一个传说----此庙原来叫‘关帝庙’,建在东门外,是本地仅有的一座小庙。照我们这里的习俗,每隔三年都要把‘关爷’的铜像抬出来游街,称谓‘关公巡城’,有保佑四方平安之意。
某次游街经过北门时,抬架的木条无端断裂,把‘关老爷’重重摔在地上,手上的大刀也掉了。众人吓得不轻,一边烧香赔罪一边赶紧另做了个抬架,然后七手八脚的把铜像吊上去,谁知新架子更不堪折腾,还没抬起来就断了。。。。。。眼看就快天黑,如果铜像回不了庙,那是很不吉利的。。。。。。
理事们一阵商议,为了安抚信众,便找了个下台的台阶。说是‘关爷’显灵,喜欢上这里不愿走了。。。于是后来就把‘关帝庙’迁建于此,改称--‘忠义庙’。‘关爷’如此有灵,小庙自然是香火不断,越建越大。。。。。。
转眼到了清末,由于战乱不断,加上瘟疫天灾,‘忠义庙’日渐破落,到民国十六年那时,只剩得一个庙祝看护着四壁残庙。
就在那个极冷的冬天,逃难到庙里的流民,一夜间有十二人离奇死去。。。。。。
虽然死的都是不知来历的难民,但由于人数众多,而且死法蹊跷,地方政府也不敢怠慢,马上派了个专员查案。‘县志’里大概是这样描述的----现场很令人困惑,血泊中的十二具尸体,全都是刀砍致死,但是现场又没有搏斗的痕迹,只有几堆烧火取暖的灰烬。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所有死者的脸上,都带着诡异的微笑。。。。。。
当晚投宿庙里共有二十几个难民和乞丐,细心的查案专员发现,十二个死者都是新来的难民,而没有一个是乞丐。一时间,‘乞丐偷物杀人’,‘关公显灵除孽’等等传说,流传在街头巷尾中,闹得人心惶惶的。在那个年代,也没什么侦查手段,除了查出凶器外(就是嵌在关爷像手里的那把大刀),其它一无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