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曲音一转,由原本悠扬、和缓的曲调转为激昂之音。朱棣感觉仿佛置身于两军决斗的战场,律动天地,瓦若飞坠。有金声、鼓声、剑弩声、人马辟易声,悲凉、慷慨,大气磅礴、气势感人。
朱棣不由自主地出言赞道:“好”。
此时曲音一歇,窗子前丽影一晃儿:“何人?”
“燕军将士!”朱棣直接答道,全是一时的反应,也非隐晦。
“哦?”那声音一沉,立即走出房门,朱棣这才得见真颜,原来恩人就是这位姑娘,立即双手抱拳:“多谢姑娘前日仗义搭救!”
她不笑反怒,啧怪道:“谁让你来谢?伤刚好了些,不好生休息,就出来走动,要是动了伤口,又该如何?”
那时的她不过十四五岁年纪,脸上没有一般女子的羞涩之态,反而一派天真,全是发自内心的关怀。
朱棣心中一暖,不由坦白说道:“众人都避之不及,姑娘乃是一闺阁女儿,为何能仗义相救?”
那女孩儿眼波微转:“什么燕军,官军?与我何干?我只知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有人在我面前死去!”
朱棣听她此言,一时心事沉重,竟不知如何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