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五章(1 / 2)

4月19日22点30分

“吉米卡特”号

“中国人一定想不通我们怎么能够发现他们的海底光缆。”肖恩说道。“吉米卡特”号已经距离目的地不远了。为了减小噪声,潜艇以低速航行了数个小时。

“其实能发现光缆除了依靠头脑,也有幸运的成分在里面。我们知道中国军方有一条专用线路连接着海南岛和陆地,但是始终无法确认具体位置。直到去年年底,在互联网上的一张照片吸引了我们的情报分析人员。照片是某个游客拍摄的,但是在背景当中出现了与光缆有关的设施。通过对这张照片背景地点的分析,再结合卫星的侦察,我们才能最终找到这条光缆的所在地。”米切尔解释道。

“麦克米安将军是这么对你说的?”

“他是这么说的。不过我怀疑那照片其实是中央情报局专业人员的杰作。”米切尔回答。

“中央情报局对中国人的情报一向都很感兴趣,无论是哪方面的。这次行动和当年曾经的鄂霍茨克海简直是一个模子里面复制的。”

“当然也有不一样的地方。至少对手不一样了,使用的装备也不一样了。现在的装置更先进,更小巧,更不容易被人发觉,更换的间隔也不用那么频繁,大概半年一次就行了。那回在鄂霍茨克海,每个月都要派遣一艘潜艇过去。有一回我们的潜艇正赶上俄国人在实弹演习,结果是只好在水底下原地不动地躲了一夜,生怕一不小心就成了活靶子。要知道,俄国人素来可是不管三七二十一,说干就干。有传言说在大西洋遇难的‘天蝎座’号潜艇其实是被俄国海军击沉的。”米切尔很小心。

“那都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了。‘天蝎座’号的遇难原因到现在也没有搞清楚。何况我们今天碰上的是中国人,比起俄国熊来,他们要克制的多。他们绝不会在领海以外做危险的事情。”肖恩说道。

“从法律上来说,我们的行动是在中国人的12海里领海线以外。虽然中国人声称这里是他们的专属经济区,但是我们确信这里是公海,‘所有船舶’是有航行自由的,不是吗?”米切尔笑着回应。“当法律对你有利的时候,运用法律来打击对手;当事实对你有利的时候,就用事实来打击对手。这可是法律界的名言。”

关于领海线的距离,世界各国曾经有三种主张。一派主张的是12海里领海线,中国主张也是如此,这个距离实际上也是当时岸防火炮的射程,是国家实际可以控制住的区域。1982年,《联合国海洋公约》通过,大多数国家都承认了12海里领海线。与12海里相比,另两种主张就有点意思了。以智利、秘鲁和阿根廷等南美国家为代表,他们主张的是200海里领海线,这么主张的依据有很大方面是出于对资源保护的考虑,特别是渔业的需要。以美国和英国为代表,他们主张是3海里领海线。不要以为他们是好心,主动减少自己的领海面积。由于这两个国家当时拥有世界上第一流的海军力量,没什么国家的海军会在他们3海里外活动,倒是他们的舰艇可以经常在你的视线以内搞搞演习。想象一下,他的军舰天天在你的海岸线以外七八千米外转悠,你肉眼看得清清楚楚,偏又赶不走他,那是一个什么情形?《联合国海洋公约》同时还规定了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虽然不是领海,但是沿海国家却在该区域享有一定的权利,主要是在开发资源方面有优先权,这也是不少国家在拼命争取各个岛礁的原因。拥有一个小岛,就意味着拥有了方圆几十万平方公里的资源,财源滚滚呀!

至于美国,到目前为止他们也没有签字承认这个条约。

“头,已经到达指定位置。”航海长报告了抵达的消息。

“声呐,有什么异常接触吗?”

“没有,头顶上有几艘船只往来,但是没有军舰。”声呐一直在仔细地监听着海面上的动静。

“水深多少?”

“水深160英尺。”

“停车!”

“是,停车。”

“现在就行动吗?”

“不,再等一段时间。现在中国人还没有到午夜时间,等海上平静了再说。声呐严密监视周围。”米切尔下令。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