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时间过的很快,几乎是眨眼而过。
这几年,养猪场发展迅速,根据林飞所制定的发展规划,养猪场每月卖出肉猪所得的收入,没有保留的,全部投入养猪场的扩建发展之上。
而如今养猪场的面积已经超过了一百亩,把榔头周围的农用更低也都包了进去,家里的土地被别人占用了,村民们不仅不恼,而且很高兴,因为养猪场每占用一块耕地,便补偿村民每亩两千块钱。
大家脑子里可清醒的很,在一亩地上辛辛苦苦劳累一年,能有两千的收入吗?不能!至多几百块钱就到顶了,与其累的疲惫不堪赚一点小钱,不如轻轻松松拿上几倍的收入,这种好事谁不干?
村民们当中也没有趁火打劫,坐地起价的人,如果真的有这种人出现,估计会被大家鄙视致死!
林飞可不是那种只顾赚钱,而不管相邻死活的人,为了完成他对爷爷林启闲补偿村民们的承诺,也为了心安,林飞把养猪场需要的多种青饲料原料,买了种子分发给大家种植,然后每月高价回收一次。
而且,村民们发现,种植青饲料原料所赚的钱,比种植粮食得到的钱可多了好几倍,这样一来,林飞不仅解决了大量青饲料来源的问题,也给村民们增加了收入,还使得大家对林飞家所有人都带有一种感激还有尊敬。
仅仅几年时间,靠着卖饲料得到的钱,村里的所有人家都建起了原本想都不敢想的小洋楼,在这些年里,有点了闲钱,大家也干了点别的事情,有的到别的村里去包人家的鱼塘,有些经济头脑的村民发觉这些年农村的巨大变化,特别是楼房建的多了,于是便几个人合伙开了水泥厂或者钢筋厂、砖厂,倒是赚的不少,有点学历的,便到外面打拼,也打出了一份不错的基业,
而现今,村里收入最差的家庭也达到了年收入上万的程度,有了钱大家便自发的捐款修起了路,为了公共卫生,牛也卖了,还从镇上请了几个清洁工,每日三次打扫村里的每个角落。
整个村里便是干净平整的水泥路,还有随处可见的石桌石凳,现在青年们几乎都离家打拼去了,剩下的只有五六十岁的老人,他们也不会寂寞,每天老人们都会聚在一起聊天、打牌、唏嘘着以前艰苦的岁月还有至今的幸福生活。
在原本林飞老房子的位置上,水泥砖筑成的瓦房已经不见了,被一座高大五层的楼房所代替,这也是临西村现今最高的建筑物了。
楼房顶上第五层,是林飞和曦曦蓉蓉三个人的世界,这里有三个房间,是他们各个人的卧室,可是曦曦和蓉蓉却从来不在自己的房间里睡,每天晚上她们都钻进林飞的卧室,跟林飞睡在同一张床上。
对于这样的事情林飞当然也不反对,他心里可是乐意的要命,抱着两个清凉的小美女睡觉,那种感觉别提有多爽了,而家里其他人也对这件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都还是小孩子,没什么大不了的。
值得一提的是,陈洪塘和王飞也依然住在林飞的家里,只是他们每天都缩在养猪场内,跟着林国龙管理着每天的养猪场的运作,林国虎则只要负责肉猪的贩卖工作,至于买小猪倒是不用了,因为养猪场已经实现了自给自足,而且培育而出的猪仔比买的品质还要高许多。
邓洪涛这个原县养猪场场长,退休后也按照约定来到临西养猪场上班顺便养老,当他终于看到梦寐以求的养猪“秘法”的时候,他差点吐血,因为上面写稀奇古怪的养猪方式看的他是一条也看不明白,最终还是由林飞解释后才隐隐明白一点点,可就是这一点点也让他兴奋的要死,从这些方法上,他看到了另一方向的家猪饲养方向,可以看出,这条路上前途是光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