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秦皇-第15章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章(2 / 2)

秦峰两人称“是”,看来这大哥的威严还是有点用的。

可是出了门,这场面就算郭嘉也是被震惊了。酒楼早已被挤满,大家都盯着三人。秦峰还以为自己脸上有什么东西,不自觉的摸了一下。

郭嘉有点皱眉,他向来对这些人不感冒,如今这些家伙还如此无礼,不由得“哼”了一声。戏志才早已满脸阴沉,这些人实在是失礼了,有辱斯文。

环顾四周,只有两人没有这般形状。郭嘉认得出那两人是荀彧和陈群,对着两人笑了笑。他和这两人关系还不错,也是得到了他的认可。周围的人在那一声轻哼中反应过来,感觉自己失礼了,纷纷掩面或转身。

郭嘉对着身边的秦峰说:“三弟随我去见见这荀氏的人才,和陈氏的宠儿。”秦峰点了点头,随即跟上郭嘉。

“不知文若和长文在此,没请二位一醉,是嘉的不对。”郭嘉笑嘻嘻的样子,显然和这两人关系不是那么平常。

荀彧和陈群连道不敢,然后两人却是看着秦峰,有点疑惑的示意郭嘉。郭嘉见此笑道:“介绍一下,这位是我三弟,秦峰,字子风。”

“哦?莫不是那秦家的神童?”荀彧有些意外。

“不错,就是我这三弟。”语气有点骄傲。

荀彧仔细看了秦峰几眼,剑眉星目,端的是一位翩翩美郎。又曾听闻家族侄儿荀攸说过,此子不同凡响。现在看来却也是名符其实,否则怎会为郭嘉接纳。

陈群听得却还有一点,这是老三?那老大和老二呢?

这时,戏志才在后边和一些人寒蝉一番后,现在才来。见到荀彧和陈群,见了一礼。这时候,陈群算是知道了,原来这就是结义的三人啊。

荀彧也看到了,笑道:“听闻奉孝在酒楼结义,荀彧来看看那人有此幸,原来是我们颍川书院二杰和名传天下的神童啊。现在怕是得称颍川三杰咯。”

郭嘉最先接嘴:“好你个荀文若,敢取笑我了?”

看到郭嘉站出来,荀彧连道不敢,斗嘴可不是他擅长的。尤其是和这浪子,估计整个书院也没谁能胜得了他。

陈群解围道:“尝闻秦公子天才之名,如今一见,名不虚传啊。”

秦峰看到火烧到自己了,连忙出来笑道:“不敢不敢,陈氏有长文,亦是天纵奇才啊。”

两人相互恭维,看得郭嘉不高兴了。他不喜欢这样,索性说道:“这不是说话的地儿,我兄弟三人准备出去踏青,二位可愿一同前往?”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两人相视一眼,同时说道。

“那好,现在就走,这地方呆着都不舒服。”郭嘉早就想走了,率先出门,走向书院。

大家都是熟识之人,了解郭嘉的性子,也不计较一同前往书院。

颍川书院,名闻天下。这里的学生,走出去都是有些才能的。学生在这里也学了很多,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也。在这里自然会有马,大小不一,为各个年龄段的学生准备。

五人一起来到书院马厩,做好记录,就准备取马。由于年龄限制,他们除荀彧外,都是选的小马驹。

在马厩里,秦峰看了又看,感觉没有一匹马看得上眼。郭嘉几人都在自己选,秦峰只能四处打量。这是,他看见了一匹小马驹。

那匹小马驹好像很不合群,身上也脏兮兮的,还受了伤。秦峰有些怜悯,自己前世不也这样吗?出于好奇就走到那马驹旁边,蹲了下来。

小马驹好像脾气很大,鼻子里喷着气儿,想要起来但是怎奈四肢受不了。只能喷气警告秦峰,不要靠近自己。秦峰眼里有些泪光,何其相像啊?前世自己小时候被人打的时候不是一样这样吗?

这时,戏志才走了过来,身边还有一匹健壮小马驹。看着秦峰,不由问道:“子风,怎么了?”

秦峰回答没什么,只说自己找不到好的马驹。看着匹小马驹可怜,才来看看。

怎料戏志才道:“子风,这小马驹可不可怜我不知道,它一来就已经咬伤了好几只小马驹了,后来和大马关在一起,它是和大马相较才这样的。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秦峰一听来了兴致,一问之下才知道,这匹小马驹也不知道怎么来的,不过在过几天就要把它杀点了。

秦峰急忙问道怎么回事,看着秦峰这样子。戏志才解释说:“因为它的嘴太挑了,又不合群,不好养。”

“好了,子风,快去选马吧,要走了。”戏志才说罢,牵着小马驹走了。

秦峰有点舍不得这小马驹,跑过去问戏志才,说:“我可不可以把它买了?”戏志才有点疑惑,不知道为什么秦峰对小马驹那么上心。不过也没多问,就让他去问问管马厩的人。

秦峰也不多说,跑向登记的地方,询问那人。那人也很疑惑,不过那匹小马驹显然没多少用,答应卖给他。

回到小马驹旁边,秦峰轻轻抚摸小马驹的鬃毛。开始它还很抗拒,但没有多久也就不再那样了。

此时传来郭嘉的声音“子风,快点。”

秦峰回了一句来了,随便牵了一匹小马驹走了。路过登记的地方时,他叫那人注意别再伤了小马驹,他回来就带走。

随即在那人不解中走了,那人笑了笑,暗道估计是小孩子不忍心的吧。却也记了下来,这位公子打扮可不像一般人家,不能怠慢了。反正那匹小马驹也是单独在一边,也不怕被其他马咬伤。

第二十一章出游

正所谓阳春三月,踏青佳节,风流少年,挥斥方遒。春雨过后的天地,就像刚刚出浴的美人,清丽悦目。有少年五人流连于高山流水间,谈笑风生,怡然自得。

少年五人纵马行至山涧。这地方有高山峻岭,茂密的树林和挺拔的翠竹,又有清澈的溪水,急泻的湍流,波光辉映萦绕在左右。

溪水的弯曲水道旁,大家列坐在水边,虽然没有音乐伴奏而稍显冷清,可是一面饮酒一面赋诗,也足以酣畅地抒发内心的感情。而且少年心性,没有那般老成,只有一片赤子之心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