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讨孙策的兵马使有了,但是还是没法出征。为什么,很简单就是因为武陵、零陵、桂阳这三郡太守,手下的将领没一个愿意担当这个领兵大将的差事。这明摆着就是去送死,谁都不傻,谁愿意去啊。那些将领自问自己不是孙武重生,韩信转世,靠着自己郡内的几千老弱残兵去打孙策,这不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么。
这下可愁死这三郡的太守了。毕竟自己手下的将领都是自己的心腹,要是自己强行点将,自己手下的将领,肯定都会对自己心生不满。毕竟一个随时都有可能派手下送死的主公,谁还敢全心全意的为他效命。自己统兵前去?别扯了,那三郡太守真愿意自己统兵前去,也不会只派老弱残兵了。兵是必须派,将也必须有,怎么办,老办法抓阄。
于是武陵、零陵、桂阳三郡那些将领通过抓阄,选出了三个倒霉蛋,分别统帅这三路三大军出征长沙,征讨孙策。
这三将校运气不好,倒霉是倒霉,但不代表人家脑袋瓜不灵光。各自从本郡出兵之后,都想出一些高招,拖延进军速度。我是领兵去征讨孙策,我也出兵了,可并没有规定我什么时间抵达长沙和孙策交战。
结果,武陵的统兵将领,带领八千老弱残兵从武陵出发之后,一日一夜急行军近百里,之后突然扎营休息。派人前往武陵太守处报告,说大军由于昼夜行军疲惫不堪,大半军士都生病了,于是统帅决定就地休息,待大军痊愈之后,在向长沙开进。
而零陵的统兵将领,则是带领着自己郡内的七千老弱残兵,日行七十里,夜退六十里。一天只行十里路。能晚到就晚到,能拖一天就拖一天。
桂阳的领兵将领,倒也没上两位那么狠,规规矩矩的行军,不过这行军的路线可就有点问题。放着大路不走,专走小路;放着好路不走,那条路难走走那条。遇见山河了,先绕着山河往左边走,在绕着山往右边走,美其名曰寻找道路。两边都绕完了,爬山,哪个地方陡从哪爬。结果桂阳之兵也就是一天行军十里地出头。
武陵、零陵、桂阳三郡太守听闻之后,心想:“反正我出兵了,完成皇帝指派的任务了。有道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领兵的将领爱怎么地,就和我没关系了。”于是对那三路大军的情况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当不知道。
而长沙方面,孙策此时也得到了三路大军出征长沙的消息,孙策拿着手下呈上来的武陵、零陵、桂阳三路大军的行军图看了半天,之后哈哈大笑:“长沙无忧矣。”
不过孙策还是小心谨慎的派出细作,每日监视那三路大军的动向,以防万一。别是敌人故意做这个样子迷惑自己,让自己放松戒备,而后突然来个急行军突袭长沙,打自己个措手不及。
此时孙策统辖的地区,暂无外患之忧,所以孙策便将全部的心思投入到自己大军内部建设中去。
此时孙策大军人才方面,加上留在长沙的吕范,外出的周瑜,以及周瑜将要请来的鲁肃,基本够用。此时孙策军此时的当务之急已经不是解决人才匮乏问题,而是两点,一如何安置妥善安置转化刘表那将近四万的俘虏兵。让他们能安心为自己效力,还不会惹出事端。二就是江夏、长沙两地的储存的粮食并不丰足,很难保证自己出兵打仗补给充足。毕竟打仗就是打后勤,没有钱粮,士兵就没有士气,没有士气就没有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