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第23章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章(2 / 2)

母亲摇了摇头,说道:“生孩子前后,只有母亲陪伴在身边,儿媳没有见到过任何人。不过,刚才母亲抱走孩子后,我有种奇怪的感觉。”

“说说看。”祖父看了看香案,说道,“是什么感觉呢?还有,你能和武煞对话不?如果能,问问他是怎么死的,又是谁让他来的。”

“还是先说说是什么奇怪的感觉吧。”父亲接过祖父的话说,“对不起父亲,我也觉得家中有客,而且不止武煞一个人。”

祖父点了点头,叹息道:“修持难啊。原以为我离‘德’不远了,没想到真正遇到事时还是不够静定。不管武煞是领了谁的命来的,我都要谢谢他让我知道了,任何时候都能够守住自己心的人,才是真正的德者。”

“儿媳记得了,谢父亲教诲。”母亲再一次向祖父跪施五福礼,开口说道,“刚才,母亲抱走孩子之后,我正闭目打盹儿,忽地感觉一股温润的气体包围了我。那种感觉,好像雨过天晴时走在湖边、走在树林中、走在草原上,让人舒畅得忍不住深呼吸。就在一呼一吸之际,我觉得自己越来越强健,根本不似刚刚生产后那么虚弱。后来,忘福和母亲把我背到了福堂,我就看到了武煞大哥。刚刚看到他时我害怕极了,奇怪的是从昏厥中醒过来之后,一点儿也不害怕了。虽然武煞大哥满面狰狞,可我好像看到了他虚弱的需要帮助的心。”

下载

母亲的话仿佛及时雨一般,熄灭了武煞那正欲燃烧的火苗儿,这让一触即发的武煞猛然醒悟:大管家明明对我说,用我的命换得东家和大管家等人的命以保证商号的平安无事,他还说我的死属于又忠又孝的义举,将轰轰烈烈、世人皆知。他怎么会对外讲我和二管家、三管家失踪了呢?想到这里,他又猛然一惊,不禁自问:对啊,不是说用我一条命换得所有人的平安吗?怎么二管家和三管家也都死了呢?

这个时候,武煞忘记了害怕,忘记了绝望,忘记了杀人,他只想拼命地想个明白,对自己恩重如山的大管家为什么要让他来杀害一个新生儿?为什么要让孩子的母亲无法再生育?为什么福家人明明知道自己是前来作恶的,却口口声声叫他武煞大哥,还要帮他昭雪冤屈?到底是大管家披了伪装,蛊惑了自己的心?还是福家人奸诈至极,以伪善来稳住自己?

这些问题像重拳一样击打在武煞的心头,让他越来越冷静,越来越清醒,也让他觉得自己渐渐恢复了一些体力。这时,山隐师傅曾经反复教诲他的话,再一次在耳边响起:一切能让你的心如烈火一般燃烧的,最终都将是毁灭你的烈火,当你能用智慧指导自己来思想的时候,你会觉得自己像水一样,你会觉得自己的生命像水一样,正或急或缓地奔向永恒的宁静。

武煞的脑子渐渐清凉起来,武煞的心也渐渐地平静了。他想起自己在火海里冒死救人之后,大管家的洋洋自得和自己的感激涕零;他想起小时候生病时,山隐师傅一口一口地喂他喝水吃药时满眼的焦灼和自己的不耐烦。他想起了很多很多事并一一对比之后,最终得出一个结论:山隐师傅和大管家都是爱自己的,都像父亲一样。不同的是,山隐师傅的爱无私无欲,大管家在付出爱的同时,附加了太多条件。得出这个结论之后,他的心里涌出了一个念想,他要马上回到大管家身边,让他亲口告诉自己,到底是为了利用自己才付出爱,还是因为爱因为信任才让自己去做那些不可告人的事。

武煞太简单了,他根本就想象不到,与此同时,大管家那里已经是“世界末日”,作恶多端的三个管家正经历着层层剥皮层层下落的应有的惩罚。bsp;龙之所隐(二十)

(二十)

让我也想不明白的是,为什么我明明看到大管家的能量团和二管家、三管家一样,一边萎缩着一边向下坠落,他的肉体却没有死?看着他艰难地向前爬着,我不禁自问:难道,他有两个能量团,有两个灵魂吗?正在犹疑,摆放灵位的桌案轰然倒塌,酒菜、杯盏及香烛散落了一地。没等我想明白是怎么回事,桌案下面的地板像门一样,忽地向下打开了,随即我看到了地下室,看到了一排漆着黑漆的木质棺材。

眼前的景象让我想起了老五福全在世时,给我讲过的一个故事。当时,我整天晕晕乎乎地享受着虔诚的信众的朝拜,时常分不清自己存在于现实中还是活在幻觉里。有一天,老五福全把我叫到他的福室,让我仔细观察分别装在两个笼子里的白色的兔子有什么不同。

那段时间,我最不喜欢去的地方就是老五福全的福室,因为每一次被叫进去不是挨批评就是被说教,让人轻松不得。没想到,这一次师傅弄了两只白白胖胖的兔子给我玩,这让我高兴不已。我蹲在笼子前,一会儿逗逗这只,一会儿看看那只,嘻嘻哈哈地玩了半天也没看出两只兔子有什么不同。

在师傅的提醒下我才发现,虽然两只兔子无论大小还是颜色都一模一样,但是它们的目光截然不同。一只兔子满眼的温和,皮毛齐刷刷地向后倒伏,看上去活像一只兔子;另一只兔子则充满了斗志,全身的皮毛向上竖立着,眼睛里射出犀利的光,看上去活像一匹狼。

这样的不同让我大为惊讶,也激起了我的求知欲,于是虚心地向师傅求教:为什么同为兔子的它们,有着如此不同的状态?

师傅没有直接回答我的问题,却给我讲了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故事中说,有一个好吃懒做的小五福,他厌倦了整天念经、种地、粗茶淡饭的生活,一心想着如果能够过上富家子弟那样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就算死了以后下地狱又有什么可怕呢?物质的享乐是真实存在的,地狱里的苦刑却是传说中的。谁又能够确保,那些传说不是所谓的“德者”们为了标榜自己的修持,从而编撰出来的故事呢?

后来,小五福把这个想法告诉了他的大师兄,希望得到大师兄的肯定。没想到,大师兄听了他的话非常惊讶,对他说:“每一种生活都是苦乐参半,享、受同在的。我觉得五福院里的生活很好,每天听五福全讲法课,就好像在聆听福祖的声音,这让我们早于别人了解世界的真相,早于别人知晓生命的本质,早于别人明了,在尘世之外,在我们的生命之上,还有一些生命更为高尚地存在着。你觉得做五福是件苦差事,这是因为你只顾向往别人的生活,没有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属于我们的生活中来。”

小五福看了看大师兄,不屑地说:“你可真虚伪。粗茶淡饭有鲜鱼肥肉好吃吗?种地有游山玩水自在吗?整天念经有牵手红颜,把酒为欢享乐吗?福祖在《五福经》中说‘要享着清福来修持’,他这不也赞同活着要享福吗?”

大师兄笑了笑,说道:“你可真会断章取义。所谓‘享受’,本有‘享’和‘受’两层意思,‘享’针对所有好事美事,‘受’针对所有坏事恶事。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既要享着好事美事,也要受着坏事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