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隐还是傻乎乎地笑,自言自语地说:“这世上的事儿,妙着呢。只要我们愿意,还真就没有什么做不到的事儿。”
龙隐的话音没落,五福院的门外响起了一阵嘈杂声。紧接着,几个人用门板抬着个浑身是血的人,一边大喊着“师傅救命”,一边一溜儿小跑地进了五福院。
我和龙隐齐刷刷地迎了过去,待看清门板上的人时,龙隐惊愕地看了我一眼,然后不慌不忙地用中指在伤者的脚裸和大腿根处各点了一下,一边吩咐人们放下门板,一边像刚才神游时那样,用手掌对着农夫的伤口处发功。当一股脓血从伤口处喷出之后,他一转身跑进了福室。不一会儿,捧着一贴膏药回到了庭院里,“啪”地一下,把膏药拍在了伤者的腿上。
“神了,和我昨晚梦中的情形完全一样。龙隐师傅原来是个神医啊?以后我们这些穷人可有救了。”那个受伤的人轻轻地抚了下伤口的部位,兴奋地说,“昨天晚上我梦到自己在山上被巨蟒咬伤了,多亏龙隐师傅救了我。今天早晨,我怀着好奇心上了山,原本打算捉到那条巨蟒,没想到真就被它咬伤了。”
听了受伤者的话,我明白了,龙隐已经顿悟。他的德行、定性和智慧都已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他自身的能量足以支撑他独立地在时间里穿行;他的智慧使得他能够在神游时顿悟,从而学习到各种本领;他的德行和定性又将辅助他在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所知。《五福经》中,曾细致地描述过几位顿悟的五福,他们有的成了医治百病的医生;有的成了无所不知的学士;还有的不见身影、往来如风,时常给人们传输来自未来的信息。
想起《五福经》中对顿悟者的描述,我轻轻地叹了口气。我知道,我们这个世界,将要面临越来越多的灾难,并将在灾难的进行中一步一步走向末日。顿悟者的积极作用是,救世人于苦难当中,帮助人们度过一个又一个不可预知的灭顶之灾;顿悟者的消极作用是,让越来越多的人如寄生虫一样,遇事不努力,只等着他人的救赎;顿悟的“节外生枝”是,很多庸人沉迷于向往顿悟的痴狂中,不学无术却要夸夸其谈,无德无智却要自欺欺人;还有最可怕的一点,那就是,世人渐渐失去了辨别黑白是非的能力,时常把披着羊皮的狼高高地供奉起来,却给绵羊披上狼皮,祈望以恶扼恶。
这时,龙隐已送走了众人,静静地立在我的面前。“你有话要说吗?”我问。
龙隐摇了摇头,答道:“我觉得,这样的时候,所有的话都有可能成为症结。与其这样,不如竭尽全力多做一些有益的事。”
“嗯,医病、医心、医德。这些事,有劳你了。大多数人的使命是由始至终,我们的使命却是由终至始。”我说,“该是我们各司其职的时候了。”
龙隐愣了一下,幽幽地说:“虽然,我还不能明确什么是由终至始,但我想,我不会辜负师傅的教诲,不会辜负世人的期望。”
我微微地点头,轻轻地问:“你是谁?”
“谢师傅点解。从现在起,我会清楚地记住每一件意义重大的事。待终去始初时,彰彰世人。”龙隐郑重地回答。
史前之前(二十)
我只想提醒龙隐,不论将来能力如何、地位如何,切不可忘本、不可忘了自己是谁;龙隐却想到了要记住那些意义重大的事件,并用自己的切身经历和体会,记录人世间的是是非非,以使后来人便于识别和区分。龙隐的回答远远地超出了我所期望的范畴,这让我在惊喜的同时,对人类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见我不出声,龙隐笑了笑,顽皮地说:“师傅,有件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我装作漫不经心地说:“你已经能够反哺师傅了,我们之间还有什么当讲不当讲之分吗?不论什么事,你想讲就讲;不想讲,我就不想听。”
龙隐嘻嘻地笑着说:“只要当讲,就算师傅不想听,劳您一驾也不算罪过。”
看着眼前这个知天意、知地意、知人意的孩子,我已无须太多语言,只是抿着嘴笑。
龙隐止住了笑,一本正经地说:“师傅,我总觉得,前世,您就是我的师傅。您的模样、声音和举止习惯,我好像早就一清二楚。还有,早在您没有收我为徒之前,我就会时常想起一句话‘小龙,空间广阔,时间漫长,一路上切不可因贪而妄,因妄而误前程。’我确认,这句话,是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