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三章(1 / 2)

书记姓陈,是山里走出来的基层干部,或许在部队镀过金,转业的时候,安排到县府一个不起眼的重要岗位工作,某天接到县委组织部一纸调令,参加了什么肃清林彪反党集团工作队,上头发现了他领导能力,一不小心当上了五亭公社书记,他作风正派,办事从不拖泥带水。

七十年代,随着林彪的倒台,苦难深重的中国人,背着沉重的包袱,在百孔千疮的大地上,开始拉动停滞不前的国民经济,以农耕为主体的大国,政府着力点也使在这上头,提出了冠冕堂皇的口号“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上面有了定论,下面当然要作出反映,为了配合中央的指示,五亭公社马上要求村大队实行园田化改造,为下一步机械化做准备,结果很多村庄的果树林为了达到圆田化‘路成一条线’的目的,遭受了灭顶之灾,陈书记更是身先士卒,经常晚上下乡开会动员。

在这期间,国家大刀阔斧地提出了‘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十二字刚要,在这个节骨眼上‘打办’胡主任更为收缴养蜂器材惹出的事端担忧,这年头说错一句话都会上纲上线,如果被冠以破‘坏生产’的帽子,那绝对吃不了兜着走,何况手下的人毫无根据地将贫下中农抓吊起来示众了三四个小时,如果杨家咽不下这口气要和你算账,又有公社书记撑腰,自己这个小小的主任,日子就难过了。他很清楚,必须最快速度和陈书记协调好,需要的话还必须向杨家登门解释道歉。

‘打办’的会议刚开完,胡主任就来到公社,探头探脑地在走廊上找个人问,没想到偌大地方却没看到一个人,再往里走,隐约听到有人在大嗓门发言,他朝那个摸了过去,选中一扇门轻轻地往里面一推,他傻眼了,一个不大的会议室坐满了人,陈书记正在慷慨激昂地讲话,他赶紧把门关了回来,退出了公社衙门,在周围转了一圈回来,敢情好几个人要发言,胡琢磨着他们这会一时半会歇不了,只能另找时间过来。

等到天黑,他问到了陈书记住处的门号,看到他家窗户有亮光,凑上前去,小心翼翼地敲响了陈的家门,里面一个中年女人开门接腔到:“你找谁啊?”

主任一脸谦卑地点头,小声地询问:“陈书记在家吗?”

这个中年女人是陈书记的老婆,她笑容可掬地回答说:“他下乡开动员会了,现在搞园田化,上头盯得紧!”

陈的老婆堵在门口,没有意思让进去的意思,胡只好暂时回去。

在家里更是难熬,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最后还是重新将衣服穿好,他担心明天事情会发作,老百姓有时候很可恶,如果他们得理不饶人,说不定会闹得不好收拾,必须今天和陈书记打好招呼。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