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卷 南巡(一)(2 / 2)

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一个人影从黑暗中匆匆走来。“二哥!”我轻声惊呼,也顾不得什么礼数,提起裙裾冲了过去。“光儿!”二哥亦疾步走了过来。

到了近前,我按捺不住内心的思念,向上一蹿,双手一环,“挂”在了二哥脖子上。二哥急忙伸手拥住我的腰,嘴里念叨:“还这么淘气,小心摔了!”然后弯下腰,将我轻轻放到地上。我只是搂着他的脖子,眼泪一下子就冲了出来,声音哽咽地叫:“二哥!”他轻轻地拍着我的背,宠溺地说道:“好了,丫头,你再这样,咱们可就什么都说不了了。十三爷还在边上看着呢,这么大了,还像小时候一样耍赖,丢人不!”我不情愿地放开他,抹了抹脸上的眼泪,抽了抽鼻涕,撒娇道:“人家想你们了么!”

胤祥走过来:“你们兄妹好久没见了,应该有很多话要说,不过来日方长,这趟南巡怎么也得小半年,你们也别太急,别被人家发现了才好。小心行事吧。”说着便回身走了。

那夜我和二哥说了很多,关于他,关于阿玛和额娘,关于大哥,关于小泰康,关于饭桶,关于原来我生活的那个世界……

第二日清早,胤祥来请安,临走我轻轻唤住他:“谢谢。”他却没有回身,背对着我,似乎略微点点头,便走了。

又行了两日,二十五静海县杨柳青,一行人便登上了龙船,沿水路行进了。

原来我不太喜欢看坐船,因为江上拥挤,还时时有汽笛轰鸣,闹得很,不过现在却忽然怀念起来。况且古代没有污染,一江澄澈,两岸苍山,朝有流岚,暮有清辉,风声、水声、鸟声间或夹杂着山间传出的不知是谁的歌谣,碧波幽幽,船行徐徐,好不惬意。只是还是寒冬时节,山色幽深,透着些许的苍凉萧瑟,若是等到阳春三月,恐怕又是另一番光景了。

北方人到底不习惯舟行,德妃、绣茵都有些晕船的症状。我倒还好,只是要忙的事情更多了。康熙的南巡倒不像电视里乾隆那般游乐,却真真是在体察民情。白天领着大臣和几位阿哥又要考察沿岸的农桑水利,又要调查民风吏治,还要批阅京城里穿过来的折子,根本没有时间游山玩水,只有入了夜,才来德妃这里歇一歇,却也是随身带着奏章。

饮食也是问题。毕竟不是在宫里,而且是在冬天,蔬菜、肉类带的都不多,虽然沿途有各地的官府孝敬,康熙却不大愿意收。倒是胤祥想了个点子,反正是水路,别的没有,鱼倒多得是,还是新鲜乱蹦的。于是沿途撒网,有时候爷儿几个也悠然垂钓,然后将吊回来的鱼拿到德妃这里来炫耀。我倒觉得像极了在家里阿玛出去打猎,将战利品拿回来同额娘邀功的样子,非常温馨。

我忽然记起原来喜欢吃四川的酸菜鱼、水煮鱼,这里草鱼多,心理便发起馋来。闹着跟御厨叔叔研讨了一番,终于有了些眉目。于是我便拉了胤祥来撑腰,趁着不必值夜,央求御厨叔叔开个小灶。我和御厨在厨房里忙活,不时传出大叔骂我的声音——虽然我“蕙质兰心,心灵手巧”,可是独独这做菜的手艺向来就是菜谱级别的,只会说,不能干。最后大叔将我“打”出厨房,我只好跟胤祥和二哥还有一起巴巴地候着。

过了不久,大叔终于将热腾腾的两只“大盆”端了上来。一盆清汤清水,一盆满面红油。我一试,味道不是很一样,做法和材料不同么,不过却别有风味,似乎更适合北方人的口味。我们也不顾形象,大快朵颐,满嘴油光,特别是胤祥,差点就把头伸到盆子里面去了。最后我用出了杀手锏,讨了几个白白胖胖的御用馒头,蘸着汤汁吃下去,真是过瘾。于是他们两个大男人又来同我争馒头。御厨大叔瞧着我们直摇头,恐怕心里合计,不是饿傻了吧。然后,他也颠颠地回去,同里头的叔叔嬷嬷们瓜分私藏的那几个大盆去了。那天,我们闹到半夜。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