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郊,草木葱茏,莺啼鸟语,景色分外怡人。
这是上官寒雨从小到大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自然,往年隔三差五的与爹进山上香,没有一次不是被八抬大轿抬上山的。她虽也颇有怨意在心,但晓得这是爹爹担心她孱弱的身体,也是考虑到她的人身安全,因而从未提出过异议。
不想如今落难在此,却终于得了一次欣赏美景的机会。再想起往日上官青云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照,上官暮雨心中的悲凉之意,更平添了几分。
看到她脸上愁云满布,林南心中升起一阵怜惜,将开口,却发现根本找不到合适的言辞安慰上官寒雨,便只有在心中暗暗叹息一声。掂量好语气,林南故作轻松的开口道:“郡主,地方到了。”
上官寒雨这才从自怨自艾的思绪中回过神来,抬头正见面前一座古寺,半藏半露于阴翳的枝桠之间。这寺庙的模样,竟是她再熟悉不过的,无意之间,唇齿已道出名来。
“晨钟……寺。”
妙红也在一旁有些吃惊道:“这不是老爷往日上香之处吗。”
话音刚落,只见寺门出迎出一少年僧人,丹凤眼,扫叶眉,举止稳重,颇有少年老成之色。三人步下停住,目视僧人缓缓走来。
“贫僧宁归,见过上官郡主。”宁归低眉垂首,也多不看三人一眼。
上官寒雨忙双手合十,向宁归还了一礼。他又向妙红、林南简单问候过,宁归微微抬起头,视线只到寒雨脖颈处,便不再上移。
“请三位施主随小僧入见方丈,方丈已恭候郡主多时。”
上官寒雨虽是有一肚子的问号,但却忍在心中,不发一言,只轻轻点头。三人便跟随在宁归身后,穿廊过院,直走到禅房深处。一路上竟不见一个僧人,想必是知道上官寒雨要来,因而方丈早有命令:众僧都居于房中诵经,不得走出门来。
方丈宁心正坐于榻上闭目打坐,听到四人的脚步声,方慢慢睁开眼睛。
“宁心大师。”上官寒雨慌忙和手行礼道。自从五岁那年娘亲病逝于此寺,她几乎年年都要来此烧香祭拜。而她唯一面见过的僧人,就只有宁心方丈一人。
宁心向她微微点头,表情竟有些慈爱。他示意宁归退下,妙红知趣的也随宁归离开了。
房间里只剩宁心、寒雨、林南三人。宁心招手让二人也坐于卧榻之上,一旁的矮桌上竟已放好了两杯茶水,正袅袅冒着热气。
“寒雨,我知道你现在满腹狐疑,不如就由林公子先做解释吧。”宁心用一贯浑厚安详的语调说道,在上官寒雨听来,颇有些安抚心神的功效。
林南向宁心微微点头,开口道:“郡主可能有所不知,前些年林某做随军大夫随将军出征,将军因受箭伤,林某用师傅的止血化瘀之法,为将军治疗。后承蒙将军错爱,收林某为义子。将军交待林某,如若上官府发生变故,无论情势如何危及,必先以郡主安危为重。就算不择手段,也要保郡主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