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先生说:“是成龙聪明好学,将来必成大器。”
于得海寻问其他的学生考试怎样?马先生叹气,如实地说:“女孩子念书识些字也就行了,长大终究是要嫁人的。金宝虽然有上进心,可是没有发展。赵中子是个歪才,也无大用。”
得海说:“女孩子不念就不念吧,念多了也没用的。金宝和赵中子想念,他们家也不能再供他们了,就准备安心种地吧!”
唠到这里,马先生的心里有点凉,他回想来到于家一晃已经六年了,他们父女俩当成家了。学生们都要教到头了,他也该失业了,该打算自己的下一步了。
这时于得海好像看出了马先生的心思,他叫他端起酒来,干了一口,说:“马先生,你来我家这些年,我家待你们爷俩怎么样?”
马先生毫不犹豫地说:“一家人一样啊。”
得海说:“我们家都商量好了,你是我们家有功的人,你要不怕屈尊,学生教完了,你们父女就留在我家,能干点什么就干点什么,不能干什么,就呆在我这里,我们也养得起。”
马先生又端起酒来,他想起了今天他找东家的目的,于是他眼含热泪地说:“这些年,你们把我当成兄弟,特别是明珠把玉洁当成亲闺女照看了这么大,我们爷俩都舍不得离开这里,真是无以回报你们。”他停了一下,像是在下了决心后,才试探着说:“咱两家的孩子能否结成鸾凤之好?”。
于得海喜出望外,明珠背地里经常向他夸赞玉洁的好,说:将来咱成龙能娶上玉洁这样的媳妇就好了。今天马先生却先开了口,他求之不得,连连拍手说:“好啊,好啊!”
当场两人又干了一口酒,就先做了“亲家”。
于成龙结婚可以说正是于家兴旺鼎盛时期,这时于成龙已以优异地成绩考上了昌图县“国高”,更显得为于家光宗耀祖,其结婚的排场是二叔得江结婚时不能比拟的。吉日正是冬月二十,外面虽然是白雪皑皑,可满院里来贺喜的贵客络绎不绝,骑来的高头大马,红缨,红彩,红灯笼,与这个外面的世界却相映生辉,热闹非凡。古榆树镇的社会名流,辽河两岸的乡亲,都来捧场祝贺。当婚礼进行到“高潮时”,昌图县法院院长、古榆树镇长和大曾家的曾老爷也“大驾光临”,顿时使于家蓬荜生辉。
于成龙和马玉洁才十五岁,严格地说,他们还不懂得结婚的实质,只能理解表层的意义。晚上,成龙和玉洁被“懵懵懂懂地”送进了洞房,被褥都已铺好,他俩对视看了看,好像不知道该做什么了?来闹洞房的赵中子被成龙的母亲明珠早早撵走,于小红也不情愿地被她母亲金莲拽回了房。成龙又走到他每晚夜读的书桌旁坐下,看着书本出神。他不明白父亲为什么让他结婚?又为什么让他和“没有感觉的”玉洁结婚?结婚以后他该怎么做?他有很多的疑问。
玉洁在婚前接受了父亲马先生的“婚前教育”,她开始,就站在成龙的背后陪着他。后来已过了亥时,到了子时,看成龙还坐在那里发呆,玉洁才羞怯地说:“上炕吧,龙哥。”
听到玉洁叫“龙哥”,成龙的心里便慌了起来,他又不明白哥哥和妹妹又怎么能睡到一起?他记得他八岁,妹妹小红六岁的时候,一次他俩玩起“过家家”的游戏,妹妹听妈妈和爹爹晚上互相叫着“当家的”和“媳妇”,就让哥哥叫她“媳妇”,她叫哥哥“当家的”。正玩的开心时,成龙被妈妈明珠拽了起来,教训他说:“不要学坏!哥哥和妹妹不能过家家。”可今天他和玉洁妹真的已经结婚了,那就应该睡到一起“过家家”了。他心里矛盾地上了炕。玉洁很快脱了衣服,只剩下了裤衩还穿着。看成龙还傻坐着,她就过来要帮着他脱。成龙没有推开她的手,而是问:“我俩能生孩子吗?”
玉洁停下手来,脸涨得象红苹果。她说:“只要你不碰我的两腿间,我也不碰你的两腿间,我们就不会生孩子的。”
成龙想了想,推开玉洁的手,就自己脱了衣服。然后和玉洁挨着躺下,谁也没敢碰谁的“两腿间”,他们说着话就睡着了。……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