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沉浮-第四章:红尘不可挡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其他类型>河道沉浮> 第四章:红尘不可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章:红尘不可挡(2 / 2)

马先生遇到这情景,张口结舌,羞愧难当,带着弟子掩面而去。

应当肯定马先生的“借景启发”还是功成垂败的。赵中子就得到了因势利导,在默写“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时,赵中子擎着笔憋得眼睛冒汗。这时,忽然看到墙凹里放着用来夜读的小灯台,便灵机一动在卷纸上笔走龙蛇,信手涂鸦,交卷大吉。

待马先生展卷拭目,顿时气得啼笑皆非。此题答道:

“小子本无才,

父亲命我来,

此题答不上,

画个小灯台。”

马先生当着于得海的面经常赞扬他的得意门生于成龙:成龙不但能默写“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还能“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并提出一些马先生认为“深奥”的问题。例如:“书上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什么国家又禁令百姓休谈国事呢?”马先生说成龙“将来必是国家之栋梁”,他印堂上的那块红色胎记就是“鸿运之兆”。

马先生说,那时的人成熟的早,十四五岁时就懂得了人类的伟大。依据是他十五岁时就和媳妇睡到“金箭银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了。这时,马先生的学生们都到了十四五岁这个“成熟”的年龄,连最小的于小红也已经十三岁,快要“成熟”了。

这时谁能有理由叫春花不开,秋月不圆,禁锢尘世的情欲呢?

马先生开始逐步给弟子们讲解《诗经》,以此来启蒙他们对男女爱情的理解。可令马先生遗憾的是,收效不是完全理想,不管他怎样地启发,他发觉于成龙好像缺少感情这方面的器官,只知道刻苦读书,精忠报国。

马先生在讲解《诗经》“野有死麇――有女怀春,吉士诱之”时,是这样讲道:“在初春偏僻的树林中,吉士(小伙子)打死一只獐,用白茅草捆起来,引诱心中的女子到来。两人就要搬运了,这时侯,那个女子既有点累,又有点热,娇喘微微,吐气如兰,衣服也敞开了一点,真个是面如桃花,肤如凝脂啊。那颗怀春的心啊,跳得是扑通扑通的。面对此情此景,吉士急了,开始脱衣服了――这个女子说:‘你慢慢来啊,不要这么着急啊,不要碰歪了我的头巾啊,不要惊吓了跟来的小狗让它叫起来啊。”

马先生有声有色的讲到这里,于小红和马玉洁都听得面如桃红,赵中子已听得垂涎欲滴,金宝也听到入了迷,只有于成龙举手,愤然地说:“老师,这个吉士没有君子之风,行为苟且!这个女子也是品行不端!我辈不应该效仿。”

马先生在讲“关雎”时是这样讲道:“这是一首爱情诗,首前两句是说,在河中的小洲上有两雎鸠在关关的鸣叫,传递爱慕之情。这是诗经的比兴写法,作它来引出要写的主要内容。重点是后两句,才是全诗的关键,窈窕淑女是这样解释:心美曰窈,形美曰窕,善良曰淑,外貌美兼心灵美的善良女子就叫做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说文静美丽温和善良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弟子们听得如醉如痴,马先生也得意得摇头晃脑,可于成龙又是提出异议:“老师,君子应该是道德高尚的男人,道德高尚的人应该是大丈夫,大丈夫应该以国家社稷为己任,不应该沉湎于儿女之情。也不应该以外貌美来衡量配偶的标准。”

马先生看见檐下的燕子在堂前翩飞,他指着,让弟子们以燕子每人作一首五言咏志诗。待他们交卷。

于小红作反应快,第一个交卷:

“翩翩起舞飞,

展翅衔春辉。

繁忙筑新巢,

装点如翠微。”

马玉洁也紧接着交了卷:

“昨日别江南,

今日绕堂前。

来去云中路,

无惧风雨还”。

金宝憋了半天,写得还是像顺口溜,勉强交了上来:

“春天来这里,

冬天还回去。

何不常住下,

生活多美丽。”

赵中子动了脑子,他要借此显示自己的才华,随后交了卷:

“日行舞成双,

夜归温柔乡。

勤劳多产蛋,

雏燕飞成帮。”

于成龙最后一个交卷,同窗们都急着看:

“暂居屋檐下,

独自享春华。

明朝凌云起,

四海皆为家。”

大家皆拍手称赞:“好诗!好诗!”马先生心里更加喜欢于成龙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