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再说吧,总要去了通通房产才能最后决定。你们也不要心浮气躁,做工程就这样,关键时刻要能沉得住气。我借你们几本书看看吧,晚上没事了好好读读。”成老板说着从桌子上拿起了两本书,一本是《曾国藩传》,另一本是《曾文正公全集》。
“呵呵,成董,你上次给我的《李嘉诚传》我还没看完,这两本书先让韦三绝看吧。”马先锋不太爱读书,便把这好事让给了韦三绝。
韦三绝对名人传记早就没了兴趣,他觉得那都是骗骗中学生的,没想到成老板还读这些书,看来真是文化水平不高啊!但成老板此时已将两本书拿了起来,他不好意思拒绝,只好上前说着谢谢接了过来。
“商场如战场,商场似官场,多向这些名人学习学习对我们做业务有好处,看看人家是怎么处理人际关系的,看看人家是怎么成功的。只有你学会了这些,有了成功的能力,才不会在乎一时的得失。”成老板语重心长地教育着自己的部下,他真心希望能够培养出几个得力干将,把自己的事业做大做强。
但韦三绝却想:你成老板是大款通通广场做不做当然无所谓了,这个项目你不做还有其他项目做,但我不一样,我是穷光蛋,其他项目还有点早,现在就指望这个项目淘到第一桶金,你却说不要在乎一时的得失,这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要是通通广场不中标,我就辞职走人,我可没时间把有限的青春浪费在这种毫无把握的跑业务上。
韦三绝第二天没有去拜访客户,他打完卡后便溜回了自己的住处,他没有接受成老板的教导研究曾国藩的成功,而是写了一首诗――《这是一个胡须疯长的时节》:
他习惯于下午5点钟
独自绕过夕阳的后背,独自
把回家的夜抹黑,等公交车
拉吊环,腋下夹公文包,若有所思
胡须没有停下来,在此时
他没有停下来
这是一个
胡须疯长的时节
当公交车抵达
下一站,下下一站,下下下一站
我们还站在等车的地方
韦三绝把这段日子跑业务的生活写成了诗歌,但他却愈加迷茫,辛辛苦苦地跑了这么久业务,但却还是站在原点,还和刚来时一样,依然身无分文,发财的梦想似乎马上可以实现但却又虚无缥缈,就好比海市蜃楼,虽近在咫尺,却远在天涯。
韦三绝再一次阅读了一遍刚写的诗,不禁对自己说:再也不能这么碌碌无为了,我必须寻找新的征程,多少年来,我都梦想着能够出人头地,而对一个脱离了体制的穷小子来说,出人头地就是赚很多很多钱,只有赚很多很多钱才能出人头地!
没过多久,马先锋就给韦三绝带来了一个可以让他心安理得地踏上新的征途去出人头地的消息,那就是成老板撤标了!一个大单就这样损落了,它曾经为韦三绝所呵护、所争夺、所陶醉,但它却像一颗流星在他的天空一闪而过倏忽消失了!
马先锋把失去大单的怨恨都归罪到了高工身上,他成功地让成老板开除了这个罪人,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因他而失去饭碗的,高工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高工离开的时候,韦三绝还没有离开,他看到他很快收拾好了自己的私人物品,然后向大家高兴地道别,没有丝毫的悲伤。他还是那样衣袂飘飘,周身生风,临离开前在与马先锋握手的时候他的脸上露出了少有的奸笑,在与熊大贵握手的时候竟说下一个离开的可能就是熊大贵,而在于韦三绝握手的时候则说了一声对不起,他没有与江兰兰握手,但江兰兰却把他送到了楼下。
江兰兰为什么把高工送到楼下?他们之间说了些什么?这对韦三绝来说毫无意义,但是多年后的一天,江兰兰与韦三绝偶然巧遇,不小心竟透露了一个阴谋:其实通通广场的报价表并不是高工算的,高工对技术标书并不精通,但又碍于面子只有硬着头皮接了这个活,正在他焦头烂额之际,江兰兰来到了办公室,他们相聊甚欢,一个想获得工程报价表,一个早有预谋,最终双方如愿以偿,江兰兰“替”高工做了一份报价表“供其参考”,而高工则一字不改地交给了韦三绝,他不知道这其实是江兰兰给韦三绝和马先锋的一颗定时炸弹,并且这颗炸弹也会将他炸毁。
韦三绝这才恍然大悟,这个大单自从他与马先锋结成同盟开始便潜藏了危机,因为它先天便陷入了办公室政治斗争的漩涡,并且无法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