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轻轻身边呆着很不错。”
“大师兄的风采永远都是我们望尘莫及的。”云洁很少说话,更从不夸人,像这种近似于马屁的话越发不会说。但面对忘尘,他总是会说一两句类似的话。不是吹捧,而是发自真心。仙灵门中的人在风轻这一辈里,若说有谁让云洁钦佩信服,那恐怕只有忘尘这个大师兄了。
“嗯,出去历练了一番,你这块千年寒冰也学会说好听的话了。都进来吧,尝尝我刚煮的‘青云出岫’。”
风轻和云洁随着忘尘一起进屋。忘尘的书院以简洁为主,里面的所有家具布置都尊奉‘简单实用’的宗旨,摒弃一切浮躁华丽的东西,却并不单调乏味。相反,这里收录了华夏史上诸多珍品典籍,处处墨香飘渺,间或茶香四溢,在这里,一个半新不旧的藤椅,一只拙朴平常的风炉,都似乎浸润着浓厚的文化气息。
“还是大师兄这里好。”风轻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微微的闭上眼睛,享受着这里令人舒畅的气息氛围。
“我感到你的身上仙灵之气旺盛,修为进益了不少。难道你另外找到了净化碧灵玉簪内怨灵邪气的方法?”忘尘一边示意二人在茶海前坐下,一边好奇的问道。
风轻的连倏然一红,慢慢的低下头去。
云洁则轻轻地咳嗽一声,抬手掩住口鼻,好像根本没听见忘尘的话。
忘尘见这两个人神色有点怪异,便淡然一笑不再多问。他只是虔诚的捧起那枚茶饼,神色亦变得庄重起来。他先将碾盘、茶釜、茶勺、茶盏、调料等工具按先后顺序整齐的摆放在茶托四周,然后将茶饼放置在银制的碾盘中慢慢捻碎,直至粉状,又拿起位于左手的茶釜,打开盖子,略放入了一勺精盐轻轻晃动,用以调味,又取出一支竹夹微微搅动,至均匀后才放入小匙茶末,再次轻轻搅动,直至茶盏中泛起朵朵汤花而止。整个过程在他白皙修长的十指下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令人看得赏心悦目之至。
待得汤花逐渐平止,忘尘才慢慢的将釜中的茶水倒入两只备好的茶盏中,轻舒了口气,道:“好了。”他小心的端起两杯茶盏递到风轻和云洁面前,“轻轻,天龙,看看师兄的手艺可否有所倒退?”
云洁接过茶盏,一股似有若无的淡淡茶香顿时迎面而来,沁人心脾,不由脱口而出一句:“好茶!”举杯一饮而尽。茶才入口,初时竟是淡若无味,他正心下诧异,突然一阵异香就从胸腹中升腾而起,又慢慢渗入心肝脾胃各处,直达肌骨,只觉全身犹如被人由内向外轻轻刷洗了一遍,令人有种说不出的松爽、飘逸之感。
风轻则轻轻一笑,轻捧起茶盏,小巧秀气的瑶鼻微微一动,慢慢的让茶扬,浩然气逐渐深入,这些淡青色的灵力有了改变,变作一偻偻如同青丝般的浩然之气,在风轻的身体内周游盘旋。
儒教浩然气的修炼,却也不跟道家似的有周天循环,而是任由青色气息充斥到四肢五骸,皮肤骨骼中起,用这种天地至极的正气来洗涤身体内阴寒之气的邪性。
而这些浩然气对肉身还有其他妙用,随着一丝丝青色气息注入肌肉血液中,风轻突然感觉自己的力量更强了,而身体的强韧也在增大。
儒教之人不按道家的周天循环,任由气息全身散乱,原来也是一种对身体的锤炼。随着浩然气在体内的不断穿插游走,身体的强硬程度也快速增加。
久而久之。风轻一边在缓缓的升品,而另一边,浩然气也随着灵力地四溢而越来越多,最后青色细丝在肉身中都容纳不下,又慢慢的在玉台之上汇聚成个小小的漩涡。
这漩涡中的浩然气越来越多,逐渐开始变的实质化。最终竟然凝聚成一粒碧绿色的小珠子。这粒珠子不过指甲盖大小,却散发着纯正浩然气。这就是儒教中所谓地“仁心”。儒家有言:“仁心一成,浩气干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