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孙起等人那里回来之后,孙隆便仔细思考了一番今后的打算。
先帮助朝廷剿灭黄巾起义,尽量获得最大的名声,这没有丝毫疑问,另外就是最好能够多收容一些流民到青州以使青州壮大,也必须保证青州的安定和发展――孙隆早就把青州当成了他的囊中之物,根本不容许那些黄巾破坏得太过厉害。
然后便是趁着名声大震去收文臣武将,就凭自己几岁能诗,十几岁能征战并且同样的名满天下,嘿嘿,我就不信那些文臣武将会不屑于顾。
武将嘛,第一个,赵云肯定没得跑,要是让这么一个大大的人才给跑了,那简直是天理难容,只是不知道能不能赶上赵云下山。管他呢,大不了去公孙瓒那里把他找回来,我还就不信他能跑得出俺滴手掌心。
张颌也该试一试,应该希望很大。
张辽和高顺那个时候也是声名不显,而且还没有归顺吕布,即便是因为自己的到来改变了一下历史使得他们提前归于吕布麾下,那也绝对只是属于小兵的角色(有一件比较搞笑的事情,在真三国无双里张辽便是一个小兵的样子,那形象堪称经典),没有人会在意这么两个人的离开,大不了到时候给那些军官贿赂点儿钱,这对于这么大两个人才来说,绝对超值,更为主要的是,即便两人归顺了吕布,他们两人也暂时不会对吕布产生什么忠心,所以,得抓紧时间!
黄忠?猛人啊!如果是虎牢关前,黄钟说不定就能把吕布解决,那家伙可是一直到了老年才收到重用,也就是说处于巅峰时刻的中青年时期完全浪费了,可惜,太可惜了!就连他那小时候是病鬼的二子长大后都了不得,这可是买一送一的好买卖,恩,非常值得付出。
颜良,恩,恩,不错。
文丑,也不错。
徐晃、甘宁、魏延......口水长流歪歪中,旁人请勿打扰!
......
吕布,那人不能收,就算能够把他轻松撂倒也不能收于麾下,没办法,有这么一个唯利是图的家伙在身边实在不安全,更重要的是这家伙虽然武力极其变态,但是在对战事的把握上那绝对是差得离谱,人家项羽虽然在战略上无法把握,但是在战术上绝对是天才啊,你吕布倒好,除了武力高会横冲直撞外就啥也不会(他直属的那些兵还是别人给他训练的呢),中计的概率也是极高,让他协助领兵打仗,算了吧,说不定到时候还得分兵去救中计的他呢。
关羽,也不能收,那家伙是典型的傲上,或许也只有大耳贼那样“很有一套”(比如说食则同案,寝则同床,噫,鸡皮疙瘩掉一地鸟!)的家伙才能够让他死心塌,更何况收了他之后说不定会让俺的队伍产生分裂,还是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