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烟云-林竹青 月是故乡明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鼓浪烟云> 林竹青 月是故乡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林竹青 月是故乡明(2 / 2)

我非常惊讶泓莹对厦门及其周边地区、乃至南洋是那样的熟悉,书中还确实用了许多闽南方言,尽管是用普通话的字眼表达出来的。一种强烈的感情油然而生,我关心着书中主人翁的命运,于是便挤出哪怕半小时的时间也要看它个几十页,也因此我非常“快速”地在两周内啃完了这部小说。

下南洋在福建侨乡早已不是新鲜事了。我爷爷那代人及他们的祖先自郑和下西洋开始就陆续往南洋迁徙谋生。南洋泛指菲律宾、印尼、泰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去哪个国家取决于在闽南的哪个村落?因为漂洋过海,通常是一个牵着一个,最后成群结队地往南洋某个国家的某个地方聚居,一起开垦事业。比如众所周知的陈嘉庚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

厦门附近的人去星马的颇多,那个地方本来全属于马来西亚,相对于菲律宾、泰国、印尼而言比较富裕。在新加坡,从众多的同安、晋江、泉州等同乡会及几乎所有人,包括大部分的马来族、印度族人都能讲闽南话的特点足见闽南人在星马的鼎盛和影响力。几乎所有星马的福建人都自认他们的祖先是厦门人,不管他们是厦门莆田、还是厦门永安,反正都是厦门人。也难怪,福建众多人口中说闽南话的占绝大多数,而厦门又是闽南人心中的代表,倘若不是因为前线的原因,可能很多福建人都会反对将省会设在福州,因为操福州方言的人口在福建毕竟占少数,不能和操闽南方言的人口数量相提并论。

《鼓浪烟云》故事围绕厦门附近一个沿海小村庄的一个小男孩从鼓浪屿下南洋,发奋图强,在马来西亚致富后再回到鼓浪屿定居的故事为主脉,叙述清末民初闽南人下南洋创业的艰辛历程,并以二战时期日本侵略军攻占厦门后,南洋华侨不甘做亡国奴再度离乡背井远走他乡为结尾。我看得认真专注,隐约中看到许多我熟悉的长辈的影子,比如爷爷和他的哥哥们。

于是,我又买了一本,送给刚刚移居加拿大的丽萍,她和我一样,是个华侨,也就是所谓的第一代移民。转念想想,又准备下周经厦门时再买一本送给在硅谷的大表妹,她也是在厦门出世的华侨。

月是故乡明,我是这样对表妹说的。

刚才说我以为泓莹向厦门人借光,不料,在新浪上发现她的博客,硬是厚着脸皮去攀亲后,才发现,她才是地地道道的厦门人,起码比较起我是的。她土生土长,还是厦门文联的。我为自己带着有色眼光看人感到十分羞愧。

读《鼓浪烟云》,读出无限乡愁。我希望泓莹姐姐能再接再厉,写出更多的以厦门及周遭地区为背景的小说,以慰藉海外游子思乡的心!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