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段抗洪指挥部领导姓封,是个四十来岁高瘦的汉子,抢险队员们都管他叫老封。
高红路在上大堤的第一天就见过老封,但现在看起来,他明显的比那时候憔悴了许多。这大概因为连续熬夜缺乏睡眠的缘故,他样子显得很疲惫,两眼通红。
看见高红路和古华进来后,满身泥泞正在打电话的指挥长好像见到了援兵,皱着眉头立刻舒展开来。
他放下了电话,“解放军同志,你们来可太好了,走,我们边走边谈。”
封指挥长没像以往那样和他们握手,而是拿起一件搁在桌上的满是泥污的衣服,马上带着他们往外走去。
“...要不是这个情况实在严重,我们真不忍心叫你们起来。你们才刚撤下来,还没来得及好好休息一下。可没办法,到处都是管涌,人手实在不够...”
出现管涌的地方离指挥部不远,老封边走边介绍情况,他走得很快,话还没说完便已经到了管涌的现场。
现场的情况比老封说得更复杂,也更让人揪心。
这也难怪,管涌出现后,如果不能及时堵住,缺口在洪水的冲击下,每一分钟都会不断地扩大。
现场已经有不少抢险人员在往管涌口处堆沙袋,试图阻止涌口扩大。崔永泉和其他的战士也赶了过来,一齐扛着沙袋往涌口处抛去,想尽快填住向外冒水的涌口。
但这些努力明显是赶不上涌口扩大的速度,没多大的工夫,本来只到膝部的洪水已经漫到了腰部。
对这种情况,别说高红路和古华没有经验,就连抗洪经验丰富的老封也感到有些手足无措。
如果不及时把涌口堵住,后果将不堪设想,这就等于这几天在堤坝上的奋力和艰辛将化为乌有。
更可怕的是堤坝后的那座城市,如果一旦这里失守,那这座今晚还灯光通明的百万人的现代城市将会陷入一片黑寂中。
赶来涌口参加救援抢险的人不断地在增加,大家争分夺秒地扛着沙袋堆在涌口边上。
这是很多抢险队用来对付涌口的办法,先设法围小涌口,再用更多的沙袋堵住整个缺口。
但可惜的是,这个方法显然是无法对付住眼前这个越来越大的管涌口的,只一会儿的时间,从涌口涌出的洪水便淹过了一米多高的沙袋墙。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