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是作诗吗?”格斯米尔插上话,兴奋道“我来!”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格斯米尔非常得意的慢慢吟出李白的《静夜思》诗词时,宇轩急忙扭过自己的头,好让肖子安主仆俩看不到自己极其忍住笑意,憋得通红的脸庞。
“啊?”格斯米尔刚吟完,肖子安吃惊道“没想道摩西兄对我们大元诗词却也精通!”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肖子安又低吟一遍。
“好诗!好诗!妙哉!妙哉!”肖子安喜不自禁,折扇似摇断。
热吗?宇轩自己怎么感觉不到。
“公子,此时又不是夜里。”叫阿三的书童插话道“与景不合,岂能说是好诗?”
“这是一首抒情诗,写对月思乡的情景。”肖子安看格斯米尔的眼神变得钦佩不已,道“虽与景不合,但诗中由疑而望,由望而思,脉络分明,却又在有意无意之间,行旅情思,跃然纸上,却又十分含蓄,妙哉啊!”
阿三凝思片刻,点了点头,看样子此书童也会两下子。
“宇兄,到你了。”肖子安期待道。
宇轩想了想吟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人间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
“好诗!”肖子安折扇直拍手掌道“应景!应时!”
然后抱拳向宇轩和格斯米尔行了个礼,说道“今日有幸耳闻宇兄和摩西兄诗词一首,在下受教了!”
“惭愧!”宇轩摸了摸自己的鼻子,掩饰自己的尴尬。心想,不说自己时代和你们相差几百年,就是我国留下来的几千年文化就远远超于你们。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诗,一天一首还三百天呢,何况你只是个读过几年的古书生,和我玩诗词,远着呢。
不过对于诗中寓意当然只有宇轩自己知晓了。
于是四人继续前行,从肖子安的谈话中,宇轩也初步了解,现在这里不仅有大元、萨拉国,还有安南国,可以说是三国鼎立,时不时有战事发生。而自己几人所去的就是大元繁华仅次于皇城的燕京城,有因为肖子安此行必经过燕京,所以才同道一事。
说话间,众人已经隐隐略看到城池的轮廓,再行走一盏茶的时间,行人已经多了起来,不过全是古装样。好在宇轩和格斯米尔见到肖子安已经心有准备,要不然还不知道要遇到什么笑话呢。
进入燕京城,各种农作物和牲囗、卖买的人们,挤满了宽阔的街道,充满了祥和的气氛。一条宽广的湖面上波光鳞鳞,游船如梭,船上不断的有嘻笑声传来,大概是小姐们出游,情景甚是热闹。无数的学子仕人凛立船头,眼望着千金小姐们乘坐的花船,露出一种男人的贪婪神情。待到接近花船,他们顿时来了个大变脸,装出一副正直清高的模样,目不斜视,折扇轻摇,吟诗作赋,尽显风流。
这真的是自己探寻的另一个地球吗?难道是重生?或者是穿越?宇轩被眼前的情景再次犯迷糊了。反之看格斯米尔,却只是在见到肖子安时显露惊讶,现在看来他似乎倒相当适应,仿佛是在体会中国人古时的生活,快乐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