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草杂文-文人改行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文人改行(1 / 1)

鲁迅早在一九三三年《伪自由书》的后记中曰:“文人这一块大招牌,是极容易骗人的其实他们却原是贩子,也一向聪明绝顶,以前的种种,无非,现在的种种,也并不是,倒是要他改行了。”

同时在后记之前,鲁迅先生也写过《文人无文》,意味之下,也就是文人“无文”之后只能“无行”,之后的之后也就迫不得已要改行了。

我在佩服先生有锐眼之余,委实要感叹中国文坛的萧条荒芜了。正因为种种,变质的可怜纯属不是偶然,柳暗花明之间已为必然。犹如某些人整天忧怨着自己贫穷,似乎可以理解,然而有甚者,不惜抛掉一切,整天都以“文人”的头衔财源广进,而嘴里依然诉着无钱的苦,行径几乎让人觉得呕吐。

一心痴想下海经商,美梦着一夜暴富,无异于自欺欺人,饮鸩止渴。在胆色包天般的瓜天李下毕竟昭惹他人的口沫,何不“惟心任去留”乎?何苦在中国文坛这种是非之地搞得乌烟瘴气?即使自己不自私,不清高,也总不能让已作古的祖先深受儿孙的秽气。目无尊长,无法无天,千篇一律是可悲的敌人和自己的枷锁。

试问之下,现在的文人还有多少人是景仰孔尼的风采的?还知道林黛玉死于《红楼梦》那几回?大伙不是由不得发着余秋雨般的遭遇---俨然抛掉初时对中国文化的苦心,封笔云云,最后又任某经理,某电影的总编,最后的最后还想自杀不已,年年收入名列前茅,这也正着鲁迅先生的话,这些人也确实“聪明绝顶”,也原是“贩子”。然而,底下应该承认的事实,究竟不是炎黄子孙都如余博士那般“冰雪聪明”,一路“行者无疆”,文化“苦旅”,吃喝嫖赌,财源滚滚。

做贼的心理是王朔的克隆。犹如王氏曰:“作家,就是一奶牛,奶水再足,也招架不住天天挤,狂挤,没一辈子都出奶的,都会有挤干的一天。”(《我看大众文化港台文化及其它》)于是前车之鉴,趁热打铁,“无恶不作”,误人子弟,成仙去了。道德,人格,良心,气节,他爸的,都见鬼去,跳槽才是出路,发财才是明路。

噫嘻嘘,到头来,多少人改变当初的苦衷,而多少人又做着不可原谅的错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