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色性也-聆听阿炳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聆听阿炳(1 / 2)

熟悉阿炳,是因为《二泉映月》;了解《二泉映月》,是因为阿炳。

(一)

在一次晚会上,节目和掌声此起彼伏,虽热闹却也嘈杂。这时,一个声音响起,恬静、悠远、诗意,如春雨荡漾过胸间,象清风拂过晚霞。问报幕员,答:“古铮,《鱼舟唱晚》。”就一下子喜欢上了古铮,特意跑到街上买了一盘《中国古典十大名曲》。打开录音机,恣意的想象便在空气中迷漫――或愉悦,或伤感,或明亮,或暗哑,或柳絮飞花,或夕阳西下……。突然,我的心急剧震颤:这是什么?急忙打开音仓取出磁带:《二泉映月》,二胡独奏,阿炳。

人们在畅想爱情时经常提到“一见钟情”这个词,而我当时真的不知所措,我惊叹于世间怎能有这么样的音乐。对于二胡我并不陌生,小时村里上了年岁的老人多有会划拉几下,而看戏折时,它那呆板的调子也一再把我送进梦乡。这不由勾起了我对阿炳这个人的极大好奇。在零零散散的搜集中,阿炳着一袭青衫,瘦骨凌凌的从时间深处走来。

阿炳,原名华彦均,江苏无锡人,1893年出生。自幼随父学习演奏,35岁患目疾无钱医治而盲,故人称“瞎子阿炳”。精通各种传统乐器,尤擅二胡、琵琶(我只能这样说,因世上只传下了阿炳的二胡、琵琶曲)。因其技艺精湛,受到家乡道士排挤,遂沦落街头卖艺为生。

今天,我们不断怀念阿炳,可这怀念却总带着一份无法掩饰的遗憾。当年为阿炳记谱时,因钢丝带(磁带之前身)不够,仅录制了三首二胡曲、三首琵琶曲(据说阿炳可演奏各种乐器700余首曲目),真是天大的玩笑!听说时下一些小明星们都是靠磨带子磨出来的,如果面对阿炳,不知会作何感想?我们还是要感谢杨荫浏、曹安和黎松寿先生,没有他们的努力,我们还谈何阿炳。本来他们准备翌年为阿炳再进行录音的,哪料天妒人意,阿炳却已吐血而亡,先一步去了。时公元1950年12月。

后来,素有指挥王子之誉的小征泽尔在听到这首曲子时,忍不住泪流满面,双膝跪地,他说:“此曲只应跪着听,站着和坐着都是不恭敬的。”

再后来,美国发射卫星前往外太空与外星文明进行接触,在世界浩瀚的音乐海洋中选择了三首曲目予以播放,其中就有阿炳的《二泉映月》。

再再后来,我们称阿炳为“不朽的民间音乐家”。

(二)

惠山泉,人称“天下第二泉”,位于无锡市惠山山麓。水质清冽甘芳,风景优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