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不韦站在远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谁也看不透此刻的他到底在想什么。蒙骜等大将也是一脸严肃,随时等候命令。
庄王强打精神,要王后赵姬把他扶着坐起来,他看着众人说道:“马上下诏书,向国人宣布立嬴政为太子。”
这就意味着下一个君主就是嬴政了,这个决定在大家的意料之中,不仅符合秦立长子为太子的祖训,而且嬴政是储君的最佳人选。
吕不韦终于松了一口气,古人还禅让呢,何况别人都不知道嬴政不是他庄王的亲儿子。
庄王做这个决定却不是那么容易的,如果在和平时期,他会毫不犹豫地立成蟜为太子。可在这非常时期,一个柔弱的君主不仅会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而且也会给自己的子民带来灾难。他不希望强大的秦国因为自己的错误决定而毁于一旦,更不希望自己的爱子成蟜成为乱世的牺牲品。出于对成蟜的疼爱,他只有立嬴政为太子了。
庄王深情地抚摸着嬴政的头说:“这屋子里的人都是你的前辈,你要好好听他们的话。在举行冠礼以前,跟老师的学习不能间断,宫内的事多听你母后的话,不要自作主张,国事就让吕相国多为你操心。军事方面,蒙骜等将军都是不凡的将材,并且一心为国,值得交托。”
此刻的嬴政也知道这个和自己没有相处太多时间的父亲就要离开人世了,心中自然也是酸楚万分,再听到庄王这么一说,早已是泪流满面。
“父王放心,孩儿都记下了。”
庄王说的话太多,已经开始气喘吁吁了,他深吸了一口气又对蒙骜说:“蒙将军,上次战败,罪不在你,是寡人错估了国力。今后你要尽心辅佐新主,他年纪太小,军国大事还望你和吕相国多费心思。”
“臣遵命!”蒙骜含泪叩首回应。
庄王转脸看着成蟜,心里有很多话要跟他说却说不出口,这个儿子是自己看着长大的,他想给他一个美好的未来,可生在帝王之家,就好像是身处战场一样,前途充满了太多的未知,稍不留神,就会有血光之灾。
他摸着成蟜的头迟疑了很久,最后才艰难地说:“成蟜封长安君,交夏太后抚养。仍然跟着老师完成学业。按秦律,虽宗室公子,无军功也不得封,朕这是权宜之计,蒙将军,有机会可让长安君补立军功,请你记住了。”
“遵命。”蒙骜再次叩首。
庄王又对嬴政说:“先王交代过,虎贲军的小将王翦可用,你要记住这个人。还有,赵高的先父赵升有恩于我,你要他进宫长留在你身边。”
这句好意的话毁了赵高一生,这表示他要被阉割,在宫中任职。多年以后,也正是赵高这个人毁了秦国的大好河山,加速了秦王朝的灭亡。
“好吧,大家都退下吧。”
庄王疲惫地躺了下去,谁知这一躺就再也没有起来。电子站
18。傀儡帝王
公元前247年五月,秦庄王驾崩,谥号为庄襄王。
庄王去世后,嫡长子嬴政终于走到了历史的前沿,成为了秦国的新任国君,此时他才13岁。
根据庄王的遗嘱,立赵姬为太后,封王弟成蟜为长安君,暂不赴封地,在夏太后宫中抚养。拜吕不韦为相国,封为文信侯。
秦朝官制,丞相可以设两人,但是,相国只能设一人,相国的地位明显高于丞相。之所以将吕不韦改丞相为相国,主要是因为嬴政即位时刚刚13岁,无法亲掌朝政,秦国内政外交全靠吕不韦打理。由于这层关系,所以嬴政就像齐桓公尊称管仲一样尊称吕不韦为“仲父”。
吕不韦的“奇货可居”终于赚的盆满钵满,如今大权在握,他可以按照自己的计划,逐步推动统一天下的行动,建立自己的商业帝国,为此他采取了一系列经济和政治措施:
1。廉价收购秦军新占领的土地。
2。利用权势和资本,大量控制巴蜀的矿产。
3。日益扩大原来的珠宝、木材、食盐等生意
4。广招门客,笼络有识之士。
5。改善军队的赏罚制度,建立阵亡伤残的抚恤制度。
6。改善国内的税赋制度。除了王田以外,任何用地都得缴税。
吕不韦以非凡的才能和超人的智慧,使秦国日益强大,朝中的大臣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不少人也渐渐地成了他的心腹。
不仅朝中有心腹,他的门客也一度达到三千多人,他还组织门客编写了著名的《吕氏春秋》,还将书刊布在咸阳的城门,上面悬挂着一千金的赏金,遍请诸侯各国的游士宾客,如果有人能增删一字,就给予一千金的奖励。
咸阳的民众大多不识字,就是识字的有谁愿意去为了一千金得罪权势显赫的吕不韦呢?所以《吕氏春秋》像圣书一样被捧到了和吕不韦一样高的地位。
至于朝政方面,基本上是由吕不韦全权负责,嬴政和摆设没什么区别。每晚,吕不韦将各部大臣的奏章批阅好,便呈给嬴政加盖玉玺大印即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