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是这本书就很有“架空历史”的嫌疑,如果这个名头坐实的话,那马克思先生就是咱们架空写手的前辈(荣幸啊荣幸、深与荣焉)——算了算了,忽然省起,这个讲法似乎太逆天,就此打住,具体的理由略掉。
接上前一个例子,本人给架空小说重新给一个定义——咱们换一个说法,管架空类叫“社会推理学”好不好?也就是说,咱们现在给架空在理论上找一个立足点,沾点“科学”光。
也就说,架空的主要意思是找一段历史脚本,在重要的时间、关键的地点,对决定性的事件略略修改——这条是有可能的,就拿本书来说,加入康熙小时候天花没好挂了,那历史当然就面目全非了,然后接下来开始推理,在康熙不在,而又出现一个有点头脑的领袖领导下,中国的政治形态、经济生活乃至思想文化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这样一个人当然不是现代人,幸运一点的话,最好来自商业气氛浓厚的江浙地区,富裕商人家庭出身,家族有海外贸易(走私)业务的传统,本人是小知识分子(童生至秀才这个级别),有一定儒学功底,但绝不因循守旧,明白资本的巨大力量,懂得变通,善于妥协和沟通(商人嘛),那么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这样一个人领导中国,中国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以上的那通废话的意思就是,可不可以用这种手段,从社会科学的角度来推演历史、研究历史?!
这种研究是有价值的,十七世纪存在的很多问题都在困扰着当今中国——比如官僚阶层的腐败问题、民族问题、政府行政观念问题等等等等,众所周知,这里面很多事项都是因为历史传统而遗留下来的“老、大、难”,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这种假设和推演应该还是有那么一点小小的价值的。
从几本优秀的架空小说来看,《新宋》、《二鬼子汉奸李富贵》等就属于这个范畴,以各种正当的、不正当的甚至匪夷所思的办法来解决社会发展问题,虽然其中不少方法的可行性有待商榷,但不容否认的是,这些想法给了我们很多启示(赞一下无语中,很对不起酒徒大叔,因为我不太懂哲学)。
军事科学里有一个项目叫做“沙盘推演”,很多军事院校教学的时候,总是喜欢把一些历史上已经发生过的战役重新拿出来,堆在沙子上让一伙菜鸟打过来打过去,借此培养职业军官,从来没有人这种做法产生疑虑,痛斥其为“荒谬不经”,那现在我们换成架空历史,以此来推演社会进程,不知道行不行呢?!
呵呵,这个牛皮上纲上线,似乎吹得过火,不过不要紧,我原本就是yy小说作者,再yy一把也无伤大雅。
####################
很晚了,今天就写到这里,看看大家的判断力,不知道诸位书友发现这个概念的偷换过程没有。
笑~~~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