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严重的是,劫匪劫走的粮食在重新检查的时候,发现部分粮食长霉,缺口极大。
事情传回来的时候,子黎当机立断,让相邻郡县开仓,取相应粮食补充到送粮队伍中,那两个郡县来年可免除一年赋税。
待妥善处理完后续,已经是深夜了。
到了这个时候,子黎和祭足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倒腾出精力来处理这桩疑案。
巧合偶然意外?
让军队粗心大意,让劫匪劫去粮食?
即便这些劫匪是亡命之徒,这些草莽又有何自信去劫持一个军队的粮食?
是谁盯上了这趟运粮队伍,如果没有里应外合是不可能做到的。
更何况劫匪全部被杀,不留活口,又是在这种紧急运输的途中,无处查询,也根本无法去盘查操作这一切的黑手,只能当劫匪劫持了粮食为结论。
然而不动军粮,偏偏劫匪全部死了,这分明是一个早已布置好的局,用来昭示太子无用的局,这看起来更像是一个警告。
敌人过于狡猾,子黎和祭足只能静观其变,伺机而动。
天已渐白,子黎和祭足方才歇息了一个时辰,子黎和大臣们见面,继续推进选官制度。
有大臣禀告:各地的才子已经陆陆续续的奔赴京都,等待着下个月初的考试。
也有大臣询问考试试卷的处置等等。
也有大臣担心进京人数过多,如何安置这些人。
因为没有先例,一切都是未知的,便有许多疑惑问询和质疑。
子黎直接将从前说过的话再一次重申:“此事由祭足全权负责,四皇子督导。”
几个大臣面面相觑,想说什么又最终没说。自从太子正式处理政事之后,他们就一直是被牵着鼻子走的节奏。
现如今,也找不到好的理由去插手阻止,只等着看这各地才子或者出丑或者一鸣惊人了。他们只能好好督导自家子弟,尽量去少弄些风花雪月,看太子雷厉风行的做派,仕途经济终归是良策。
大臣们各自带着不同的想法离开。
子黎和祭足返回院子,因为越吹雪师弟盘问出一个重磅消息。
柴家丫鬟之死的原因,是因为柴臣要用同年同月同日生,不同时辰的十二个丫鬟以便做法事。而这些人并非是为他自己使用,而是为了贡献给他人。
第44章【出鞘】二分之一真相+六皇子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