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打上课铃了,宋副校长还没有到,我也不等了,开始进行了试讲。到快结束的时候,宋副校长又赶来了。
试讲结束后,我跟宋副校长说:“没有看到你来,我讲得都没劲。”
“我还以为是第二节课,还是刚才查纪律看到已经在上课。”宋副校长很抱歉地作了解释。
“我1点钟不到就来了,结果到两点钟才跟教务处接上头。”
“里面有人,门没有锁,就是太紧了,外面不用大气力推不开。”
“你能不能帮上一下高一、高二年级?”宋副校长又跟我商量说。
“那不行,我教的是高三。”我觉得很奇怪。
“你原来不是答应过可以兼一点高一高二的吗?”
“没有答应过,可能你记错了。”我很明确地说。
“我们就是要了你一个地理老师,不会记错。”他竟说得那么肯定。
这下搞得我也真有些摸不着头脑,就说:“如果高一、高二年级的地理教师紧张的话,适当调剂一下,再兼点课也是可以的,有困难大家来克服,但不能课头太多。”
宋副校长显然很高兴,连连点头说好。我也不掉以轻心,前面已有过的教训不得不吸取,认真地说:“签了合同后,我就没有与其他学校再联系了,这里万一有什么变动,希望能早点告诉我,我好与其他的学校联系,不要到时弄得大家都尴尬。”
宋副校长再三表示:“不会有变化,请你安心就在我们这里工作。”
既然如此,我也很干脆地说:“那我们就一言为定,我也就一心一意,不会去其他学校了。”
这时,我想起还有证件原件和复印件等,尚没有交给宋副校长,便同他来到教务处,请他一一看了学历证、职称证、中国科协中国地理学会会员证,以及获奖证书、简历、发表的文章等。还说明了去年因没有办教师资格证,暂没有评到高级职称。
宋副校长说不要紧,这里是不讲究职称的,对我的业绩也很满意。我留下了有关证件的复印件,也对所定下来了的合同放下心来。
七月十五日上午,老同事魏莉茹打来了电话,她说:“华联学校的老师,有很多都到少春学校去了,他们基本上都在新校区。”
“我也跟少春签了合同,不过是老校区,华联是不是把小学的学生都移过去了?”
“不是,小学的学生去了万科学校。”
“邓顺茹那里的现代外语学校,还叫我这个学期去他们那里。”
“你千万千万不要去,还去得呀,上次那样亏吃得还不够哇。”
“你来不来少春?”
“去不成,我现在好忙,要带外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