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惑的是,连载中把一些常人,真名实姓地信手写了进来,可能有违其愿,会对他们带来一些影响,这是我一直想避免的,可在主观上又总难以做到。而且,对网站是否会造成干系,也是我较注意和考虑的问题,在现实中,毕竟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看了你的留言,对你的指教,于我的思想上有很大的触动,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本人对这方面的重视。几天来,思来想去,还是觉得中止这样的连载为好。这些来自现实生活中的笔记,本身就属于个人隐私,不宜暴光,在主观上,我也并不想让自己周围的人,都知道有这么一件事。
另一方面我又很矛盾,对于这样的事例,离开了真实的人和事,很难写下去,而我又实在想有头有尾的写下去,写得也踏实,希望写到自己能摆脱阴影、有一个出头的日子结束。
这篇连载,谈不上是小说,只能看成是一些素材。说得好听点,也只能说成是个人的“报告文学”吧。
我有写成小说的想法,但对能够出版的信心不大。当然,那就不仅仅是对官司的叙述了,作为原型,我也有自己的爱、恨、情、愁;作为各当事人,就不可能再是真人真名;作为各事件,就可能不再全忠实于真实。也许就如你说的,看成一个虚构的故事。
这篇连载,确实浸透了自己的“宣泄”,感谢白露书院一个这样好的平台,让我在生活的风浪中维持平衡,给予了一定的支撑。
《为合法权益的艰难抗争》这部书,写到“十年纠纷终扬眉,司法争议遥无期”,原意就此结束。在去年六月,我收到白鹿书院编辑短信后,给了我很大的鼓励,觉得还应该有个“后记”,有所交代,便有了“长篇连载白鹿网圆梦重回教师岗”一节。
因此,该编辑的启示下,我有意关注新浪网。去年九月,正遇上“新浪原创文学擂台赛”,便选择了“百姓故事类”(后为“都市社会”)投稿,书目改为《回归的人事档案》。这样一改,就觉得后面有不少的章节可写,而且事件的前因后果相关。
我这一生,一无所成,社会适应能力差,倒霉的事尽撞上我。由于本人在学生时代就有写日记的习惯,倒有一个愿望,那就是把自己的一生写出来,作为一个留在世上的自传吧。
本篇作为小说,自觉能力有限,但我还是有尽心尽力去改编的准备。因为读者毕竟想看的是“小说”,哪能总是听自己在此诉说不幸与官司呢?想想也不好意思。
衷心感谢你的留言,也希望得到各位读者、各位高手的留言和指教。
当天,我在白鹿书院的连载,就得到了一位读者一则颇有深度的留言:
皮皮ip:留言时间:2006-6-69:21:50
很同情作者的遭遇。中国的法制建设在进步,但问题很多。这和中国的文化有关系。即使体制改变了,文化上的东西也不容易改变。向亲不向法,尤其在一些不是掉脑袋的事儿上尤其如此。官官相护,很多事儿不好办。中国人的日子,是否幸福两点不能丢:一个是没有和权势人物有你这样类似的事儿,二一个是不能生大病,这两个都足以毁掉所谓幸福的生活。
这则留言,话虽不多,却分析得入木三分,毕竟有知遇者的共鸣,我的内心感到了一种强有力的震撼。
经过查找,这是一位颇有实力的写作高手,怪不得对事物剖析的这样透彻,我拜读了他的一些作品,并写下了由衷的留言。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