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的考试,本来就是过过套,什么教育学、心理学,根本就是些没有什么用的东西,若仅靠这样一些玩意儿,就能上好课、教好书的话,那简直就是笑话。
我只要能够满足及格,也就行了,若不是为了评那远去了的职称,哪里还会想到去搞些这些名堂。
我出了考场,见有很多考生,将教育学的复习题随手扔掉,地上到处都是,也就随手拾起一张看看。这一看不打紧,却大吃一惊,刚才考试的题目几乎全在上面,包括教材以外的题目,甚至会一模一样,一个字不变。
无疑,这样的复习题出自考试命题人之手,至少也是知道题目的人,把它泄露出来的。
我原也有这样的预感,但做梦也不会想到,泄题会泄得这样的明目张胆。国家要求教师必修《教育学》、《心理学》,本应该是为提高教师的质量,而这样的现实情况,其所作所为,不正是与考试的目的相违背吗?
在社会上,难怪有各式各样的教师资格证考试培训班,他们竟敢于打出包过的广告,以此来收取高出天价的培训费,难道其奥妙就真在于此?
实际上,目前教师资格证的考试,已经成了一些部门的生财之道,既然是要求教师需要掌握这些知识,为什么不能跟高考一样去要求?
本来经过自己的努力,通过这次的考试,问题应该是不会很大的。这时,我担心自己的答题,会与培训班千篇一律的答案相差太远。特别是问答题,没有去获得他们的信息,在答题的规范上,必然会大打折扣,这次考试的成绩,大有通不过的可能。
他们的泄题,成了我的泄气,感觉到自己虔诚的应考,似乎被无情地捉弄,情绪受到很大的影响。
中午,我满腹心事地在学校旁的一家面馆,吃了一碗面条,这里已坐满了来参加考试的大学生。听着大家得意的议论,心里有着说不出的滋味。
出了面馆以后,我再买了一包烟,一个劲地边抽边走,情绪上十分的烦乱。
由于很难找到一块安静的地方,路上到处是大学生,我就只好坐在在公路边复习。这时,我对下午心理学考试的准备,很难集中精力,太阳穴跳得厉害。加上一直没有休息好,十分疲惫,感觉一个人像腾云驾雾似的,脑子空空。人家只需准备一张要点,而我却面对的是70多万字的书本和大量的笔记和自解题,这太不公平了。
我并不反对培训,可难以接受这种所谓“培训”,就是要人来高价买他们的题目。同样的考试,却是截然不同的起跑线,这样的资格考试叫什么考试?
我并不否定,这时也想看看人家的《心理学》复习题,可我也不愿打扰人家的复习,也不愿作为一个一大把年纪的人,在此太为现眼。因为在我背后就常听到别人的议论:这么大年纪的人,也来参加教师资格怔的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