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十一月十三日,为六中星期天的补课。这天上午,我被邱副校长叫了去。学校的老师都讲他在教学方面是个外行,这次我可真正理会到了。
“这次的期中考试,学生地理考得怎样?”邱问我说。
“现在试卷刚交上去拆封统计,成绩还没有拿下来,但据改卷的情况来看,高二年级的内容比较容易,我改的是选择题,普遍答得比较好;高一年级的内容比较难,我改的是综合题,成绩要低一些。反正难易在全市中学都一样,到时可参照市里的平均分。”
“据说高二(5)班有同学对你上课方式有些反映,其他的班都还好,没听到什么。”
这时我想到这个班的学生,在我刚接班任教时,要求他们认真作好笔记,不要仅仅是抄抄老师的板书,还要能根据老师讲的内容自己能够归纳。
有的学生提出,以前的地理老师上课,都是一边划书一边讲的,不要另外作笔记。
我强调说,各个老师有各个老师的教学方法,那种照本宣科的读书讲法,我作为他们现在的老师来说,是不赞成的,那样对他们没有多大的好处。一再强调每人都要有专门的笔记本作笔记,而且我本身上课就一般不大去翻书本和教案的。
“是不是学生讲我没有跟他们划书?这一点我有不同看法,作为一个老师,如果仅仅是跟他们划划书,勾勾所谓重点难点,那最多只能是照本宣科,对学生没有多大的好处,也许是换老师的适应过程。”我估计可能是这样一回事。
“我们老师只能去如何适应学生,不能让学生去适应老师,学生提出来怎样好,就要怎样教。”邱跟我争起来了。
“现在我们一方面强调的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老师的主导作用,哪能样样都听学生的呢?”我不同意他的观点
“我们民办学校就是要听学生的,学生讲要划书就要跟他们划书。”他有些强词夺理。
“那我是不赞成这个观点,虽然有些内容在复习时,跟学生划划要点也是可以的,但地理课毕竟跟语文课不一样,每节课都叫我去那样照本宣科的讲,那不是好的教学方法。”我说明自己的理由。
“上次我也听了你一节复习课,讲得也不是很紧凑。”他似乎总想抓到点什么。
我想起在期中考试前几天,邱副校长突然来听过我一节课。因我已安排第二天模拟测试,那节课在进行主导复习的前提之下,特意拿出十几分钟时间让学生提问题,以便全面巩固知识。可能他觉得一个人坐在那里无聊,很没面子,心里不大舒服,尽管我当时还跟他作了解释。
那天也巧,邱听我解释后,刚出教室,就看到其他班有一个学生在翻窗子,他去抓那个学生,又把学生的手给扭伤了,弄得家长的意见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