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能算,要后来按规定发的、专门的教师资格证。”
“以前在学校停薪留职,后来编制又挂到人才交流中心,没有办教师资格证,这次评职称,也问过市人才交流中心,他们说不需要教师资格证。”我觉得很冤。
“人才中心的那些人不懂,我可以给你一个星期时间,你自己去想办法补得来。”
“我这哪里想得办法到呢?就是参加了今年的考试,现在也来不赢。”
“那就只有再等明年了,这是要件,我也没有办法,其他方面都好办。我也很理解你,明年你即使没有拿到证,但只要你考试考过了,我就可以负责跟你办,到时如果办不了,你可以直接来找我。”
他叫我去人才中心拿回申报费发票,把钱退还给我,明年争取取得教育学、心理学合格证,再来办理。
我好说歹说,没有任何作用,直到人家下班吃饭去了,我还在那里发呆,不知如何是好。
无可奈何,我只得回来,精神压力非常之大,趋于崩溃,多年来的后遗症是如此难以消除,现在六中还在催着我要教师资格证和职称证,没有评到高级职称,将直接影响到我的工作。仅有的一线希望已经破灭。
我全身无力,一路心情沉重地推着自行车,心情复杂地走到秋水广场,怎么办?以后,生活上的路将更加难走。
在六中肯定是呆不下去了,前些天在报纸上曾看到一所中专,因没有收齐证件,扣压了一部分老师的工资,六中会不会也这样办呢?
我把自行车掉转头来,来到附近的五中,准备找杨老师叙叙,了解一下他们学校的情况,以备后路。
来到五中教学楼,在两栋楼都找了一下杨老师,没有找到。已经十一点半了,正准备回去,却在食堂门口遇到了他。
我们说了会话,他看到我车篮上放着的档案袋,我解释说刚到旁边的市职称办搞职称,省的有所误会。见我还没有吃饭,带我来到食堂里面,却用现金都买不到饭。杨老师说,老师都是用餐卷,他刚才已经吃过了。
杨老师无奈,拿出十元钱出来,叫我到外面农民街去吃快餐。我何会要他的钱自己一个人去吃快餐?便一口谢绝,自己解决。
我到农民街看了看,还蛮热闹的,可到这里来了,一个人却在外面吃饭,哪多没有面子,索性回到了家。我在家给杨老师打了个电话,表示已经回家,不会到他那里去了,以免他悬念。
我不得不注重教师资格证的考试了,可是,今年十月份的考试,已经考过了只有再作明年的准备。
下午,我跑遍了南昌市的主要书店,却难于找到合适的教材。最后,我选择了一本教育学、心理学在一起的大学考试书,开始抓紧时间,进行了艰难地补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