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二月,我在白鹿书院文学网页,找到了一块园地,将十几年的日记加以整理,开始发表长篇连载《为合法权益的艰难抗争》,倾吐着自己的遭遇,多年的压抑得到了释放。
前两个章节,刚在白鹿书院长篇连载网页登出,就有了网友们的几则留言:
共时人较短长来自:上海留言时间:200449
看了压抑。难道真是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不过,你的“抗争”也太软弱了。事实如果真的如你所说,遭受到种种打击报复,无理刁难,你完全可以通过法律来讨回公道。就算没到那一步,那上一级单位的工会,组织部门总可去反映问题吧。
为什么你与那几个对头纠缠不清,自讨没趣?
史记老兄,你阅历深,你的看法呢?
史记来自:大庆留言时间:2004-2-221:25:35
共老弟,我刚才到别的网转了,没及时回复,见谅。我也没什么阅历,不过也遇到过这种事,只没这么气人而已,这样的事我们是没办法和这帮无耻之徒讲理的。后来我把那个给我穿小鞋的家伙教训了一顿!是狠狠教训了一顿!告诉你教育这种混蛋的方法,就是要审时度势,不能等他太嚣张的时候,那样就不好制服他了!教训他的时候要让他有苦说不出,还有最重要就是要他从心里怕你!怕你比他还“坏”,还“狠”!记住了
我为能得到这些读者的关注而感到欣慰,并从心里对他们深深感谢。
二月底,我看到一个招聘教师的广告,这是一所颇有名气的民办学校――南昌华联外语实验学校。我不禁心里一动,凭借自己以往当教师时的实力,为什么不能再去做老师呢?公办学校已经去不了,民办的总应该可以吧?
细看要求,又是应聘者需在40岁以下,但我还是试着去了电话联系。对方叫我先寄一份简历,以作考虑。为求时间,我当即给该校发了一封电子邮件。
几天以后,我再去了一个电话给华联外语学校,对方说已收到到我的邮件,但目前暂时还没有适应我的岗位。
不久,我在报纸上,又看到丰城市高级中学招聘老师的广告,而且条件优越,便也给该校发了一份电子邮件简历。
后来,我在报纸上,还看到一个艺术学校招聘地理老师的广告,便又打电话过去联系。对方是南昌当代艺术学校,约我去学校面谈。我来到该校,是一位姓罗的年轻副校长接待了我,我如实说了这段时间没有教书,并聊了聊社保问题。该负责人让我留下了电话号码,但以后并没有跟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