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这样的,妈!我不是迷上什么爱情诗,真的,我只想学习写诗的技巧!席慕容的诗的确很好,并不完全是写爱情的广我哭着争辩着,不顾一切地去抢那本湿漉漉的书,拼命地用袖子擦着。两股成咸的泪涌出眼眶,流到了嘴边,脸上被泪水洗刷过的地方变得凉凉的。
吴老师也动了感情,他摘下那副雾蒙蒙的眼镜,长叹了一声:“唉,你们这一代的孩子,太不懂家长、老师的心了。我们这样辛辛苦苦一辈子究竟是为了谁?还不是为了你们。当学生,还是要把主要精力用在学习上。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我抬头望了望吴老师,望了望他那因为过多的操劳而早白的双鬓,一种异样的滋味涌上了心头,可不知是哪儿来的一股勇气,我还是禁不住喊出声来:“吴老师,诗歌也是一种文学,我长大了,想学些新东西!我想……”
“啪!”妈妈狠狠给了我一巴掌。我脑子里“嗡”的一声,一下麻木了。
后来怎样,我记不清了,只晓得大家都愣了许久、许久。也许*分钟,也许半小时,反正后来吴老师临走时将前天英语测试卷塞给了我,大人们便又是一阵微叹。我打开试卷,一个鲜红的84分跃人我的眼帘,嗅,离老师和妈妈所定的标准差了6分
正当我低头沉思时,诗社的好友一阵旋风似地飞跑进来,欣喜地冲我嚷着:“嘿,你的《梦》得了三等奖了!这下我们的诗社可大有名气了……”
面对着欢呼雀跃的好友,我一阵迷惘,这是喜讯吗?我不知道。发生在昨天的那场争论,不,那次“交锋”,是我错了吗?我更不知道。我只觉得,我正在慢慢地长大、长大,而鸡壳似的空间,又实在是太小、太小。
三方的“一念之差”引起了这场争论。“老师”别大惊小怪,主要精力≠全部精力,“壅”不如“疏”;“母亲”别忧心忡忡,诚惶诚恐,“90”到“84”不是“质”的滑坡;“我”别遮遮掩掩,欲盖弥彰,席慕容《无怨的青春》就是“爱、爱、爱”,一个17岁的热爱文学的男孩读点爱情诗,可以理解,只要不因此而陷进“早恋”的泥坑就行。
对本文作者这些“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热爱文学的学生,初中引导其读点普希金抒情诗,高中引导其读些泰戈尔的哲理诗,不是挺好的么?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