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家有女倾天下-第六十八节 倾天下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其他类型>贫家有女倾天下> 第六十八节 倾天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八节 倾天下(2 / 2)

“回太后,朕在两年前,入朝向先王祝寿之时,曾在灵山寺向了空大师学佛法之时,在寺内曾有幸遇到一位前来许愿求神的白衣姑娘。”皇上不紧不慢纯正口语的说道。“那位姑娘长得美如白玉,香如芳草,让朕对她一见钟情,心生情愫。”

香香内心顿时火辣辣的一片灼热,使之激动的呜咽着诉责道:“皇上,如今身份有别,不可太放肆。”再说过去的事情,宛若如风如烟般飘荡过,已变得无影无踪了,何必又再缅怀,不然只会徒增悲伤。

“朕在前往北朝拯救皇太子之时,不幸被抓到关在天牢里之时,朕总倚窗盼望回去杭州再会见她,总对她朝思暮想,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娶她为妻,共渡此生。”

那位原本是淮南丞相,今入朝做皇上近臣的户部侍郎高大人便说道:“皇上,即然如此爱慕那位姑娘,何不下诏公告天下,寻找此人呢?”

另一位皇上的谋臣赵大人也建言道:“皇上刚刚登基,万民敬仰和传诵,此时下诏说寻找昔日在灵山寺内邂逅相遇的姑娘。若是那位姑娘尚未嫁人,定会前来相认?”

“朕的确是这么想。”许久,皇上才幽幽的说道。

香香脸上半红半紫,没哼声。又听到高大人说道:“太后,不知太后选中了哪位王爷或是大人的千金小姐呢?好让微臣跟皇上参详一翻?”

“哀家倒是选中了几位貌美如花的姑娘,且品德良好。只是正在赶赴杭州城的途中,可能需要半个月之后,才能全部到齐。”

“朕只会对昔日在灵山寺内,偶遇相逢的姑娘心生爱慕,其余人等,朕不愿多想?”皇上态度坚决的说道。“朕常常在想,若是她尚未嫁人,尚未有意中人。若不是高高在上,不是身份比皇上还要尊贵。若是她只是一介平凡的民家之女。这样,朕就可光明正大的选她作朕的皇后。”

香香听后内心混乱不堪。皇上什么意思呀!莫非是想让她放丢了皇太后的身份?真是太无理。太后的名份和权力,不是轻而易举拿到的,岂能丢掉。“皇上可否知道她的姓名,可否知道她在何处?哀家倒想看看她长得什么三头六臂,七眼八耳,让皇上对她印象深刻而如此痴情的迷恋她?”

皇上本想讨好她,没想到惹她动怒的数落他,真是不知道她到底是什么心思?

“是呀!皇上。若是皇上告知那位姑娘的姓名?就让微臣派人去寻找她吗?”高大人猴急的说道:“万一她嫁了你,岂不是误了皇上的终生?”

“哼!皇上身为一国之君,理应以国事为重,何必为了一个女子,让皇上如此不分尊卑,不成体统。皇上选择皇后之事,涉及到南朝的安危,岂能随便胡来。若是皇上没有主意,哀家择日就从诸位王公大臣的女儿当中,选出一位相貌端庄的皇后许配给皇上。”香香故意面无表情的动怒说道。

高大人和赵大人对太后的动怒,倒是感到不安,便双双恳请太后息怒。

“皇上长得英姿俊美,儒雅有度,是位美男子。但是皇上不能因为身份高贵,长得英俊而傲慢无理。哀家身为后宫之主,不会坐视不管?”

“朕听闻,太后未曾婚嫁,哪能懂得谁最合适做皇后。除非太后曾经嫁为人妻,才能配得上替朕选后?”皇上出其不意的坦言。

此举惊讶得高大人和赵大人目瞪口呆的盯着皇上。高大人甚是不解和埋怨的说道:“皇上,不得对太后无理。若是没有太后,皇上就没有今日登基为帝。”

“请太后息怒。皇上只是忧国忧民,故而显得精神不佳,还请太后息怒。”赵大人也迫不得已的解释。“皇上,太后虽然年轻,却是治国安邦之才。她曾陪着先王北上亲征,打败了北朝的大军,又辅助先王,安宁了南朝。若是没有太后,皇上估计还被囚禁在北朝做人质。请皇上三思?”

香香急促不安,正恼羞成怒的想借机朝他发脾气。却被皇上先开口的说道:“两位大人不必替朕担心。昔日朕和那位姑娘有约,说是准备跟着朕前往淮南。但是却被太后给阻止了,让她无法跟随朕前往淮南,让朕差点失去她。朕自然对太后心生怨恨。”

两位大人更是感得格外离奇的茫然不知所措。“太后娘娘,莫非你认得那位姑娘?”

香香又气又恼,便诉责道:“皇上在此胡言乱语。哀家不知道你说什么?哀家不认得什么姑娘。反正哀家会替皇上选后,以补偿昔日损失?”

“若是太后不交出那位姑娘,不告知那位姑娘的下落,让她跟联成亲?朕也不想当这个皇上了?”皇上也赌气的威胁道。

“好呀!你现在当了皇上,就对哀家不敬。”香香勃然大怒的开骂道:“人人都说皇上德才兼备,又忠孝仁义,怎么在哀家面前如此放肆,小心哀家就废了你!”

两位大人听闻,更吓唬得浑身哆嗦的下跪替皇上求饶,并且连拉带扯的让皇上跪下。“请太后息怒。皇上可能是因为刚登基当了皇上,兴奋过头,才冒然的得罪太后,请太后息怒。”

两位大人立即手忙脚乱的拉扯着仍然不依不饶的皇上离去。

香香望着他那副又气怨,又无奈的神色,情不自禁的喜上眉梢。尔后一阵抿嘴窃笑。没有想到,他如此固执,如此痴情,不枉自己这两年来,也对他朝思暮想,不枉对他痴情甚深。

“太后,皇上怎能如此无礼。若是被群臣知道,定会责怪皇上?”小环也不满的说道。

“此事你不必放在心上。皇上年轻气盛,说此过份的话,也无防。”

“皇上说太后你知道在灵山寺遇到的那位姑娘,你为何阻止她跟皇上到淮南去?”小纪更是满腹狐疑的询问。“莫非太后很早就很皇上认识吗?”

“你们真是多嘴。快去看看楚王在后院干什么?你就带他回来,外面刮风,免得又要着凉了。”

香香假装发脾气的努嘴,让两位宫女怏怏的离去后,脸上顿时又甜甜的笑起来。

高大人和赵大人对皇上在成安宫里的失态之举,显得惶惑不安,特别高大人作为淮南的丞相,看着淮南王子长大成人,帮助出谋划策的招兵买马,训练大军抵抗北朝。如今又天降重任,应召入朝,君临天下。他也左右相陪。而准南王子的言行举止,都是彬彬有礼,得体入微。为何如今在太后面前,如此失礼。

于是在跟随回宫的路上,更不满的诉责道:“皇上,太后是受到朝臣和百姓敬仰之人,而且也是得到太后的垂青,皇上才有机会君临天下,为何皇上今日如此失常,若是被外人所知,定会取笑和辱骂皇上?”

赵大人倒是从刚才两人的争吵当中,似乎猜测出两人之间有些非比寻常的关系,似曾相识,并有过节。“皇上,莫非在皇上未登基之前,就认识了太后吗?”

皇上一副无所顾虑,倒是为说出了两年来,压抑在心中之话而格外舒畅。当初没有机会对她表白心中之话,也没有时间亲近她,现在终于有了,为何不抓住时机?“两位大人不必替朕担心。朕跟太后早在两年前就认识了。而且还吵过架。”

两位大人更是暗暗吃惊。赵大人更是直截了当的询问道:“皇上,莫非皇上所说在灵山寺内邂逅相遇的姑娘,就是太后娘娘?”只因为太后太年轻了,比皇上还要小两岁。

皇上见被人猜出了,半响的怔住了。把两位大人吓了跳。尔后皇上又十分自豪的微笑说道:“昔日朕所邂逅相遇的姑娘,正是太后娘娘。”

此举把两位大人虎得目瞪口呆,茫然不知所措。

皇上现在正式想光明正大的向太后表达爱意。更何况如今住得如此近,仅有一墙之隔,若是再让她离开了杭州城,不知何年何月,才有机会见到她。若是失去她,岂不是抱恨终身。两位大人不敢苟同,若是外人知道皇上爱慕太后,有私情,不是被人诉责为淫-乱了宫廷吗?此举轻则坏了名声,重则丢掉江山。可是当听到皇上讲述他跟太后相识相恋的过程,每一个交往的细节之时,都只好沉默不语。当皇上想召子敬兄和李小姐入宫替他向太后传达爱意之时,两位大人一直强烈反对,可是又害怕惹怒了皇上,也只让允许派遣太监前去传召。

自从皇上登基后,就一直想召刘子敬入宫做为近侍。但是他想参加明年的科举考试后,再做决定。因为刘子敬希望依靠自己的才学入宫侍奉皇上。所以皇上并不强求。

他们夫妇两人楫拜皇上后,就切入了正题。在淮南王子被召入京登基之前,曾跟他们商议如何对待太后之事。他们想劝他放弃这段感情,把以前事忘掉,重新面对现在坐镇后宫,权倾天下的太后娘娘。但是皇上仍然耿耿于怀,不肯轻易放弃。

“虽然太后尚未嫁人,也未生儿育女。可是如今她是南朝皇室的太后娘娘,母仪天下。按辈份来说,皇上你是太后的儿子,儿子岂能对母后有非份之想?”刘姑爷一向尊儒敬礼,特别是四书五经,念得滚瓜烂熟,这等违背伦理礼节之事,不敢说出口。

“妾身最熟悉太后不过了。她虽然性情开朗大度,有容人之量。可是涉及到道德礼节,她都会义不容辞的拒绝,况且现在关系到皇上名节之事。”李小姐也嗫嚅的说道:“皇上长得英俊秀美,只要下召天下选后,就会有许多比太后年轻漂亮的姑娘前来让皇上挑选,皇上不必总挂念太后。”

“是呀!皇上,有违人伦之事,定会被天下人取笑。”高大人更是疾心痛首,苦口婆心的劝道道:“如今皇上刚登基,皇位不稳,若被臣民得知,定会取笑皇上的不伦之恋,说不定会丢掉江山。请皇上三思?”

“皇上还是听从微臣之言吧?况且太后也当面诉责了皇上。皇上理应知道太后是一位忠洁守贞之人。不会做出此等事。”赵大人小心翼翼的劝阻。

皇上被众人说成了有违伦理之事,顿时气极败坏的猛喝着烈酒。并忍气吞声的说道:“朕还是淮南王子之时,就认识她,爱恋上她。何况那时她并不是太后,只是官家小姐的婢女。如今岂能把朕说成了荒淫无道的人呢?”

“皇上,事过境迁,已今非昔比。皇上也不是淮南王子,太后也并不是官家婢女或贫家孤女。所以请皇上三思?”刘姑爷再一次郑重的劝慰。

皇上听后,忧郁的脸上,更是乌云密布,流露极度失望和沮丧。又重重的唉声叹气后,拿起酒杯,一口而尽。

赵大人看在眼,急在心头,便思索了片刻后,建言道:“即然皇上对太后如此重情重义,只要太后愿意让步,辞掉不合身份的太后之位,贬为平民之女。正如皇上所说那样,再下诏挑选太后为后,岂不是合情合理?更何况,太后才芳年十九岁,比皇上小二岁。两人又郎才女貌,十分般配,何不试一试太后之意?”

这一主意倒是新鲜,却把保守的高大人和刘姑爷给镇呆了。皇上也双眼泛光,充满的希望说道:“朕就是这个主意,让她去掉太后之位,成为平民之女,朕再挑选她为皇后。这不是两全齐美吗?”

“若是皇上有此意,就让臣妾前去探问太后的心意。”李小姐便自作主张的说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