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杨公子在府中举办了盛宴。他们四人,加上高公子和庞小姐,外加张艳小姐和唐公子等也都应邀前去赴会。当时杨府中宾客满门,热闹非凡。那群翩翩起舞的歌女,在吹拉弹唱出乐师们的弹奏着欢乐喜庆之乐,响彻整个夜空。
随后,首先是那位绿衣姑娘立即吹响长笛开引演奏着《花好月圆》。各种乐声随之而跟随响起。老乐师专心的拍着青铜鼓,时而侧面注视着正沉浸和享受在弹奏梅琴当中的红衣姑娘。只见她低头含笑的来回拔弄着琴弦,显得那样的娴熟和优雅。而那位吹奏古埙的五姑姑和那位面白如雪的小姐同时弹奏着悠扬轻脆的箜篌,真是袅袅动人。而右侧那三位并列弹奏琵琶的姑娘,更是面容娇美艳如春吐白梨花,一片一朵惹人怜。那两位弹奏着古筝的紫衣姑姑,容颜质丽娇贵,犹如富贵人家的香太太。那三位拉着二胡小姐,显得情绪高昂,乐此不疲的快速拉着弦根,也令人赏心悦目。那位吹笙的小姐更是迷离着双眼,惬意的熏醉在欢乐的音乐当中。两位吹着唢呐的姑娘,更是高吭的摇头晃脑,扭动着她们阿娜的体态。吹奏其它乐器的姑娘更是穿插在其中,互相协奏,格外悦耳。
此时人群涌动,把酒欢喜的庭院上空,月光如水,轻泄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江风骤起,阵阵波纹随风摇晃,火树红灯婆娑倒影,围湖的垂柳绿枝荡荡,姑娘们的长裙迎风飘飘,庭院内的绿湖显得更加摇曳,乐曲在悠扬欢快,活泼跳动的旋律四处飞扬。
在杨公子前来替敬酒后,便在阵阵的声乐当中,斛光交错,杯起杯落,开饮作乐,众人好不欢畅。特别淮南王子喝过酒后,醉眼迷离的借着酒量,肆无惮忌的盯着对面的楚香香。香香则是凤眼明眸,顾盼生辉,袅娜迷人,格外温情。
恰时那乐队一直反复的演奏着那曲《花好月圆》,刘姑爷顿时来了诗感,不免央求着小姐要陪同他按照音律,作出一首诗歌。原本那李小姐就想寻机,让香香和王子互倾心思,如今难道这个机会。在姑爷一提议后,便说道:“公子,我们再过半个月就要举行婚礼。也算是一对准夫妻,不如我们两人作一首,他们两人作一首,你道如何?”
“我正是求之不得,不知王子和香香,意下如何?”
高公子听闻作诗,立即摆了摆手,张小姐也勉强的苦着笑脸,撅着小嘴,有些反感的瞪着他们。因为他们都不喜欢作诗。
此时淮南王子正欣喜若狂的看着香香的时侯,小姐立即解释道:“公子呀!你万万不可小瞧香香,她的诗赋不比我差呢?”
“不知香香意下如何?”
“虽然姑爷是一位才高八斗的举人,小姐又是一位才貌双全的才女,我们又何愄惧他们呢?你说是吗?王子。”香香不甘示弱的说道。
“嗯,正合本王子之意。我们今晚就比试比试?”王子也兴味盎然的说道。“如今在这里,刘兄的诗才最高,你就先作吧?”
刘姑爷自然是当仁不让。更何且自己的举人之才是勤学苦读而考取的,何不在未婚的娘子面前显露出一翻呢?于是在啜饮了一杯酒后,便摇头晃脑的倾听着喜庆欢乐的乐曲。诗意顿涌而出说道:人逢喜事精神爽,欢喜众人聚婚宴。
香花美酒满庭院,宾客迎门载歌舞。
众人听后,不禁鼓掌叫好。恰在此时,刚订婚的杨公子又牵着准娘子穿红披绿的又前来敬酒,李小姐转动着闪灵的媚眼,也脱口而出的继上道:郎才女貌笑盈盈,天作之合配良缘,夫和妻顺白头老,恩恩爱爱万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