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岳说到这里,抬起手掌,向着大殿一侧约有五丈远处的一根柱梁遥遥一拍,只听得一声尖啸,一股有形有质的光柱直射而去,将那合抱粗的梁柱,哗嚓一声便从中击断,接着,那处殿顶哗啦啦掉下了大片瓦木,幸好这庙宇之类是窜架结构,大殿并没有完全倒塌。
颍王李缠和他的宠美王若兰吓得同时大叫起来。
赵归真从宋观主身边慢慢走过来,对颍王李缠说:“王爷,这少林寺的行者就是这般蛮横。待贫道出观去奉陪他,以免在此打斗,惊了王爷平安。咱们后会有期。”颍王到了此时,巴不得这郭子岳早些离去,忙道:“道长有暇,务必请到十六王宅来找本王。”
“遵命。王爷保重。”赵归真说。然后调头向郭子岳道:“小子,咱们到观外去打。”
郭子岳道:“你不会遁去吧?”
赵归真失笑道:“老夫纵有怕惧,还怕不到你名下。”言毕,抬腿向观处飘去。
郭子岳紧随其后,向外飘去。
颍王李缠眼见二人向法殿外面飘去,刚刚脱离了目及范围,便听得轰地一声巨响,接着便是一阵乱七八糟的响声,掌声,树木的断裂声、飞沙走石的呼啸声,什么建筑物(或许是山亭之类)
的倒塌声……不绝的响声直向远去,直到打得远了,再也听不到响声为止。
颍王李缠骇得心惊肉跳,而邯郸美女王若兰,骇得几乎昏死过去。二人相依相扶,站了好久,直到身边响起观主宋公远的声音。
“王爷王妃受惊了。贫道这就令人设素席水酒为王爷王妃压惊。”
“哦,这……这倒不必。请观主令人带本王去客殿歇息。”
邯郸美女说:“王爷需要想一些事情。需要一间静室。”
宋公远忙道:“贫道这就引王爷王妃去客殿歇息。”
到了客殿,宋公远想说什么,王若兰说:“烦观主去为王爷准备点水酒,半个时辰后来唤我们。”
宋公远久混道界官场,是混世精了。明白二人不耐烦搅,便答应着退出去了。
颍王站在窗前,一声长叹。他在京城中和宫中,也常见武士们比武斗狠。可那是一刀一枪的打斗,一脚一拳的勾当,他连想也想象不到,一个人隔着五丈远,以掌力遥遥击向合抱粗的顶梁柱,竟能将其拦腰击断。这是何等功力?传说中的神仙也不过如此而已。更有那赵归真,竟然能调元神出入躯体,那又是何等高明的法术。如若他手下有此二人,何愁在宫中无人尊敬?
这时候,邯郸美女依偎上去,柔声说:“王爷,那两人的武功不是很高么?”
“是又怎样?”
“贱妾知道王爷在想,如是得如此高人辅佐,何愁在宫中不能出人头地?”
“你又都猜取了?”他问,暗叹这个邯郸美女真能善解人意。
“贱妾猜到了。可是却不以为然。”
“怎么?有这等高人辅佐不好么?”
“是的。这些人武功很高。可是,这类武功特别高的人,一是人间太少。只有三五个而已;二是这些人太过狂傲,为所欲为。很少唯他人是从,第三,这些高人,几乎都有武功同等高的人时刻为敌。所以,他们不能时时为王爷效命,为王爷所用。王爷的手下如有这种人,倒会时刻担心反被他们利用。”
“这个——”颍王沉吟。
“贱妾以为,王爷欲成大器,当务之急,还是要抓住神策军。
王爷不记得了么?当年敬宗皇帝为宦官球将所杀,宦官刘克明,球将苏佐明等人,假造敬宗遣命,欲立绛王李悟为帝,只因他们与绛王李悟交好。而此举却使神策军大为恼火。因为自古以来,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帝都要安置他自己的亲信在要职上把关,新帝才有安全感。于是,神策军中尉梁守谦,王守澄,魏从简等人,发兵杀进宫中,将刘克明、苏佐明等人诛杀,连绛王李悟也趁乱杀了。然后拥立了江王爷,为今文宗帝。由此可见,神策军实在势力很大,大到了左右帝王兴废的地步。真是可怕!”颍王李缠怎么会不知道这个呢?自从天宝十三年陇石节度使哥舒翰在洮州设神策军以来,因安禄山之乱而人卫禁兵,几十年来,已成为禁军几个军种中势力最大,兵员定额达十五万、加上各地遥隶诸军,号四十万之众的军事集团。须知整个唐帝国也仅布兵八十七万,神策军几占一半之数!颖王李缠有次进宫,遇文宗正在独饮。兄弟俩平日较少见面,文宗占二,见五弟前来,十分高兴。酒醉之际,向弟颍王倾吐,说李家皇朝明存实亡:藩镇节度使拥兵自重;宦官内专并且拥兵镇外,比藩镇更可忧;道佛儒均不安份,道佛更竟相发展势力,要争排序名份;后宫为立太子而倾轧不断;朝党也因明争暗斗而政不安人不和。这五大祸害,除又除不了,不除又食不知味,日子实在过得连一个宫女都不如。
颍王年少气盛,加之素性豪迈,口中没说,心中却想,贵为九五之尊,何不没法各个击破?
如今他的宠美,对他提出了神策军的事,要他笼络神策军,以备日后有个照应,他便道:“神策军中尉仇士良因倒王(守澄)
有功,正在气焰高涨之时,只怕不受本王笼络。”
“一次笼络不成,二次再设法笼络。不断笼络,总有笼络住的时候。”
自此,邯郸美女更得宠幸。《新唐书》王贤妃条,记述“王氏生性机悟。开成末年,颍王即位,王氏私下帮助谋划,故进号才人,于是有宠。”这是后话。
两人在宗圣观中商量妥当,第二天便打道回长安了。邯郸美女与颍王都是骑马而行。美女并不坐轿抬。只是她坐在马上,因太美而为避免惊世骇俗,多戴了一顶纱帽。
在颍王与其宠美的马鞍旁。各自挂着一根精制的奇形马鞭。这不是竹节,更不是柳条鞭,更不是皮条鞭,而是桃木鞭。
颍王的那根鞭条弯曲有形,状若飞龙,而邯郸美女那一根,则状若游蛇。
自从第一次由这个邯郸美女为颍王折桃枝催马后,每次颍王骑马,需要马鞭时,王若兰就去为颍王折一枝。那桃枝每年新发的,追补不上被折去的。九年下来,已经枝残丫尽,开始逐渐枯干了。特别是有一些桃油节巴之处,又枯又诡,又有虫眼虫洞。眼看着这株千年桃树就要枯死了。
有一天,颍王李缠又练骑马,那一年颍王是十二岁,王若兰是十五六岁,二人打马走进马球场,颍王道:“我要桃枝打马,快去与我折一枝来。”
王若兰在一旁柔声道:“桃树都快枯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