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感的卡萨布兰卡-第19章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章(2 / 2)

单从情爱故事的角度来看,贝拉的注重由因到果的演进过程的“三恋”的故事已经够感人的了。你看,在贝拉的爱情故事里,既有男女主人公主体间的情感互动,也有人际、环境等外在力量的种种有形与无形的掣肘。因而,一边是无尽的思恋,一边是无奈的离别;一边是切盼的结合,一边是好事的多磨。种种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情节与细节,使故事本身充满玄机,又布满张力。

但《“9,11“生死婚恋》并没有在情爱的层面上止步,小说在最后一章——与格兰姆的爱恋步步走向高潮直到行将举行婚礼的部分,写到了新郎格兰姆因去世贸大楼换取领结而与撞击大楼的“9,11”事件的不期而遇的惨烈一幕,由此又把小说的内在意蕴有力地扩展了。从小说的篇章结构上看,这最后一笔所用笔墨并不多,所占篇幅也不大,但在作品中起到的作用却大得无可估量,真可以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从阅读感觉上看,读到一对恋人跨越重重障碍,终于要步入“三一”教堂成婚时遭遇“9,11”而成为孤魂寡女,会不由自主地在心里重读那些读过的部分,重温那些感人的场景,并通过这种再回首和再回味,深化乃至升华对于作品里的人物和他们的故事的认识与理解。

这种重读在显见的层面上,至少有这样两个层面的意义:

其一,由追求幸福的千辛万苦和毁灭幸福的一瞬之间,由生活理想的难遂人愿和苦难降临的无可设防,使人们痛切地感受到人生的或然性,命运的无常性。而这种由大喜到大悲的巨大反差,反过来使人们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个人的美满爱恋的重要,人生中幸福生活的可贵,从而倍加珍惜没有纷扰的现实生活,倍加珍爱追求幸福的个体生命。

其二,从一个最能打动人心的角度,诠释了“9,11”恐怖行为对于人类的反动与戕害。对于震惊世人的“9,11”事件,人们多从政治的、宗教的角度去理解和反思,但《9,11生死婚礼》却另辟蹊径,描述了它对正常的人生幸福的无情扼杀。它不仅让一对普通恋人的深挚爱恋嘎然而止,而且让悲愤至极的未亡人找不着确定的凶手。这种痛苦是无名的,冤屈的,因而更其强烈,更加深刻,更让人铭心刻骨。应该说,从这样一个角度去看取“9,11”事件,显然能让更多的普通人切身地认识和领悟“9,11”事件危害性的强度与烈度,从而竭尽全力地反对恐怖与暴力,维护和平与安宁。

事实上,贝拉在“9,11”事件中失去恋人格兰姆,对于贝拉的影响是终生的。在作者的后续作品《贝拉的神秘花园》、《伤感的卡萨布兰卡》里,我们看到了贝拉对格兰姆的苦苦思恋和深深怀念,这种挥之不去还愈演愈烈的思恋情绪,既使她在现实生活中总处于恍恍惚惚的梦幻状态,又使她难以忘掉过去重新开始新的爱恋,一种剪不短、理还乱的失意情绪如影随行地伴随着她,使她的“9,11”之后的生活充满了惆怅与迷惘。她的人生之路从此被无端修改,她的幸福由此也大打了折扣。

美国著名思想家爱默生曾经说过:“爱情,上帝的真髓,并不是为了轻薄欢娱,而是为了揭示人类的全部价值”(《论友谊》)。贝拉的《9,11生死婚礼》,便是对这一重要思想的文学诠释,它让我们从爱情中看到了美与丑、善与恶、喜与悲、生与死、爱与恨、情与仇诸多人生内涵。这样经由爱情故事表现和揭示人类全部价值的作品,自然是具有自己的价值的。

第七章魅幻惑影(上)

在贝拉古堡酒店的每一个夜晚,我都如期会与我的格兰姆在梦中相遇。梦是那么的真切,我明白对于我来说,梦已经比现实更加真实了。

那天巴黎下着雨,早早在酒店内的餐厅吃过晚餐,我就与画家一起来到酒店后院的那片空旷的草地散步。

“说实话,我好想看看那条20米长的红绸带,我好喜欢阿莱蒂,真是个可怜的印度女孩。”我边说边走。

“是啊!从孟买回来以后的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