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晚上,两人进屋休息,宋青书给她打好热水,从包袱里拿出毛巾帕子等等,让她洗漱,自己去了外间。等两人都安置下,宋青书盘腿在床上打坐,顾惜君除了外衣钻进了被窝里,她隔着桌案冲宋青书笑了笑,便吹熄了蜡烛。她看得清楚,少年脸通红,脸颊、耳朵、脖颈直至里衣里头,通红。
窗上映着水波粼粼一晃一晃,两人呼吸可闻。
顾惜君睁着眼,借着窗外的透进来的微微冷光,去看对面的人,不期然便对上了他黑亮的眼。他并没有笑,只是那样望着她,专注得仿佛沉溺。
如此又在船上过了两天。
“哎,那我们什么时候下船呢?”顾惜君颇有些无趣。
两人的行程是宋青书安排的,顾惜君没过问,反正凡事问他就好。
“再忍两天,我们就到成都了,届时你就可以显摆你的马术了。”宋青书笑道。
作者有话要说:求留言!!!!
天天发糖不容易呀~~小伙伴们~~没人夸我吗?
☆、出差可以稍微玩一下
这天下午,天空略阴,倒是凉爽,船驶到了成都的一个埠头,顾惜君和宋青书下了船,慢慢走进城里去投宿。
宋青书自然提着全部的行李,顾惜君一身轻松地与他并肩走着,一边想着接下来的旅游攻略(what?!),兴奋地说个不停:“成都可是个好地方啊,往大了说有都江堰、青城山,往小了说有杜先生的草堂,武侯祠,诶!还有青羊宫,那不是一个老道观吗?你们都是三清门下,要不要拜访一下?”
宋青书略显无奈地看着她,想了想道:“你想去我们就去。”
他又和她说青羊观的事:“他们老观主云游时也曾来过武当,那时候我还太小,不太记得,后来听太师父说起,却似真正超脱于世的仙人一般。如今老观主已经仙去,新观主名叫智虚子,还不曾见过,只听说尽得老观主真传。”
“我没想去。比起那些,我对成都的小吃更感兴趣。”顾惜君回忆着,“龙抄手、钟水饺、赖汤圆、火锅、串串香……”
够了不要凑字数了喂!
宋青书及时地制止了她的神飞天外:“惜君,你很想去玩吗?反正我们今晚在这里住宿,正好可以逛夜市。其他的我以后再陪你来看,好不好?我们还要赶路,耽搁太久总不太好。”
顾惜君听他这样小心翼翼地哄着,哪里会不同意,况且她本来也是有分寸的人,只是第一次和他一起出来,兴奋过了头。她笑道:“坐了那么多天的船,太累了,今晚还是好好休息吧。明天我教你骑马吧?你答应过的,不许赖。骑马快啊,咱们边学边赶路,也好节省时间。”
宋青书微笑望着她,颔首道了一个“好”字。
两人走到人烟最密集的地方集市,在那里找了一家客栈住下,对外只说是兄妹。
一进门小二就迎上来问:“两位客官,打尖还是住店?”
顾惜君听到这熟悉的台词,心情更好了一点。宋青书这一回自然要了两间房。他心里虽然有点遗憾,但心知在船上住同一间可以借口说是权宜之计,现在绝不能让她被人说三道四,更不能让她觉得他轻浮。顾惜君没有想那么多,要了宋青书正对面的房间,把行李一放,稍作整理,就去敲对面的门。
宋青书来开门,见她急匆匆小兔子一样乱撞的样子,勾起一个笑来,愈发显得丰神如玉:“是饿了吗?想在这里吃还是去外面呢?”
顾惜君呆了呆,眼睛亮亮地盯着他道:“在这里吃也是一样的,刚才上来的时候看到他们有人在吃火锅,我们也吃吧~”吸溜……
“……咳,”宋青书掩饰了下自己的失神,笑道,“好,走吧。”
他们被小二招呼着走到大堂里,选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窗外是一条清澈的小河,河边一丛丛翠绿枝条间生着嫩黄的迎春花。
“两位客官好见识!咱们这店,别的不说,火锅那绝对是十里八乡里的一流!两位,吃辣吗?”那小二咋咋唬唬夸了一通,问道。
顾惜君不爱吃辣,能吃一点点,但她知道宋青书是挺能吃辣的。她刚到宋府的时候,宋青书才八九岁大,面不改色地就着一碟油辣子就能吃下一碗饭,还不用别的菜,为此宋夫人还说他。
她还没说话,宋青书就已经对小二温文开口道:“劳烦不要辣。”
小二一声“好嘞”刚说完,就见那年轻的道长对面的小姑娘问道:“有鸳鸯锅吗?”
顾惜君想的很简单,他俩一个嗜辣,一个向来不沾辣,吃火锅首选鸳鸯锅啊!宋青书当然迁就她,但如果有鸳鸯锅就没必要了嘛。
小二听了嗓门更大:“哟,这位客官一看就是行家!这鸳鸯锅只需一炉,铜锅在浇筑的时候就在中间嵌了铜片,双味同锅,一边儿辣汤,一边儿是清汤,吃辣不吃辣都包你满意!两位,来一锅?”
“来一锅来一锅,”顾惜君当即道,又转向宋青书,“好不好?”
“当然…咳,当然好。”宋青书脸色保持一派镇定,实际上脸已经红了。鸳鸯锅……
顾惜君不懂他在害什么羞……咦,他这种在别人睡觉的时候还盯着别人看的人还会害羞?少来!她和自己心里的小人斗着嘴皮子,那厢宋青书已经点好了她要吃的菜,小二便下去忙活了。
宋青书装作若无其事地问:“怎么叫鸳鸯锅呢?”
顾惜君回过神来,盯着他半晌才笑道:“又不是我取的,我怎么知道?大概因为,嗯…看似是两半,其实是一体的,生死不离?”
她说着为自己牵强的解释笑出了声。
她眉眼弯弯,嘴角上翘,淡粉色的双唇间露出一线洁白小巧的贝齿,很是愉悦的样子,看在宋青书眼里就是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美景。